
第11章血液的生物化学精选文档.ppt
27页第 1 节血液的化学组成学习目标 1.说出血液的化学组成2.叙述非蛋白氮的概念、来源 及意义血浆血浆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清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血液的固体成分血液的固体成分无机物:以电解质为主无机物:以电解质为主有机物:蛋白质、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糖类和有机物:蛋白质、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糖类和脂类等脂类等 一一.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二二. . 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 主要有尿酸、尿素、肌酸、肌酐、胆红素和氨,它们在血中的含量与肝、肾功能等有关,在临床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小 结 血液由血细胞以及血浆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血液由血细胞以及血浆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有机物中除蛋白质外的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有机物中除蛋白质外的含氮化合物所含的氮统称为非蛋白氮主要有尿酸、含氮化合物所含的氮统称为非蛋白氮主要有尿酸、尿素、肌酸、肌酐、胆红素和氨,它们在血中的尿素、肌酸、肌酐、胆红素和氨,它们在血中的含量与肝、肾功能等有关,在临床具有重要的检含量与肝、肾功能等有关,在临床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测意义第 2 节血浆蛋白质学习目标1.说出血浆蛋白质的组成2.简述血浆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 •血浆蛋白是指血浆含有的蛋白质,是血浆中的主要固定成分• •常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用电泳法一般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五条区带(一)清蛋白 清蛋白是血浆中主要的蛋白质肝是合成清蛋白的主要器官血浆中清蛋白水平主要反映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和肾病造成的蛋白质丢失情况(二)球蛋白 血浆球蛋白主要分为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四种,其浓度为20-30g/L正常人清蛋白与球蛋白浓度的比值(A/G)为1.5~2.5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一)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二)维持血浆正常pH(三)运输作用 (四)免疫作用 (五)凝血和抗凝血作用 (六)营养功用 (七)催化作用小 结 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为60~80g/L,多在肝脏合成用电泳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五条区带,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清蛋白血浆中的蛋白质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pH、运输、免疫、凝血和抗凝血、营养、催化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临床上测定血浆总蛋白及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第 3 节红细胞的代谢学习目标1. 叙述影响血红素合成的因素2. 简述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及意义3.说出红细胞的氧化还原系统• •红红细细胞胞是是血血液液中中最最主主要要的的细细胞胞,,它它是是在在骨骨髓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而成中由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而成• •在在成成熟熟过过程程中中,,红红细细胞胞发发生生一一系系列列形形态态和和代代谢的改变谢的改变一、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一)血红素的生物合成1.合成原料及部位 参与血红蛋白组成的血红素主要在骨髓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中合成 合成原料 甘氨酸、琥珀酰CoA、Fe2+2.合成过程(1)δ-氨基-γ-酮戊酸(ALA)的生成(2)卟胆原的生成(3)尿卟啉原III及粪卟啉原III的生成(4)血红素的生成 血红素合成的特点 ①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但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 ② 合成的原料:琥珀酰CoA、甘氨酸Fe2+等小分子物质; ③ 合成过程的起始与最终过程粒体,中间过程在胞液(二) 合成的调节 ① ALA合成酶 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 受血红素反馈抑制 高铁血红素强烈抑制 某些固醇类激素可诱导其生成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与膜受体结合,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的合成促使原始红细胞的繁殖和分化。
② ALA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 可被血红素 、重金属等抑制,亚铁螯合酶还需要还原剂(如谷胱甘肽)二、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一)糖酵解1.ATP的作用 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的正常运转 维持红细胞膜上钙泵的正常运转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的脂质 进行交换2.NADH的作用3. 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1.谷胱甘肽与与NADPH 2.高铁血红蛋白(MHb)的还原小 结 成熟红细胞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糖酵解红细胞的氧化还原系统主要有NADPH、GSH以及NADH血红素的合成原料是琥珀酰CoA、甘氨酸和铁离子,ALA合成酶是合成血红素的限速酶,该酶活性受血红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类固醇激素等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