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声现象.docx
7页课程信息【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章 声现象二. 重、难点1.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及回声测距离2. 乐音的三个特征及频率的概念3. 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三. 知识点分析(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一切传播声音的物质简称介质,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充当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3. 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同种介 质传播声音的速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大4. 回声:声音的反射1) 听到回声的条件: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 秒以上2) 应用:①tWO.ls,回声加强原声②t>O.1s,回声测距离二)音调、响度和音色1. 音调:声音的高低 1 )频率:物体在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频率越大 (2)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 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1) 振幅:物体振动,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2)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响度还跟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3. 音色:( 1 )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又叫音品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 1 )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2. 噪声等级:分贝3. 噪声的危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和身体健康4. 怎样减弱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典型例题】[例1] 一根琴弦两端固定如图中M、N所示,在P点使琴弦连续振动,用手指分别按压A、、C、D 四点时, 按压 点, 琴弦发声的音调较高.分析:(1) 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其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 琴弦振动的频率与其长度有关,长度越短,频率越大3)图中在固定N点的情况下,DN长度最短解答:D点说明:对于在实际情况中判定物体发声音调的高低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只需要掌握住 在一般情况下,同种材料、结构类似的物体几何尺寸越小,振动越快再结合有关的声学知 识,并和题目中的情况进行对照,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了[例 2] 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壮似的,这是为了:( )A. 减弱声波的反射;B. 增强声波的反射;C. 增强声音的响度;D. 仅仅是为了装饰分析:声音从声源出发后是朝各个方向发出的,在传播过程中呈放射状。
在遇到障碍物 被放射回来继续传播时仍然具有这个特性因此,当声音射向凸凹不平的墙壁后,朝各个方 向的反射波都有,且分布比较均匀在平行于墙壁的方向上,可能会出现很多朝相反方向传 播的声音,会互相抵消掉一部分,从而减少大厅内回声的影响解答:正确选项为 A说明:同学们在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留心,多观察哪些现象与物理学 有关,并尝试着进行解释[例 3] 甲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段,乙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甲听到两次响声如果铁管 长为L,铁和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分别为V]和v2,求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分析:这类题是求声音在不同介质通过相同距离的时间差的问题根据题意,声音在空气中通过的时间t空=L/v2,在铁管中通过的时间‘铁二L/人,则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t 二 t — t为 空 铁解答:已知: L 、 v1、 v2求:to解:t 二 L / v空2t 二 L / v铁1t 二 t — t 二 L(v — v )/v v空 铁 1 2 1 2答: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为L(vi — v2)/ viv2 o说明:这一类声音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或是声和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在两个速 度、距离和时间间隔这四个物理量中已知三个求一个的题目非常常见。
只要抓住以上方法便 可顺利求出结果[例 4] 一列火车以 72千米/小时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米时, 火车 鸣笛, 司机鸣笛后经过多少秒钟听到回声(声速为 340 米/秒)?分析 汽车从鸣笛开始到听见回声为止,车所走过的距离S车与声音所走过的距离S声之 和是鸣笛处到崖壁距离S的2倍即:解答:已知:卩车=72千米/小时=20米/秒;卩声=340米/秒;S=720米求: to解:S 二 v t车车2 S = S + S车声720 米 x 2 =20 米/秒 X t+340 米/秒 X t t=4 秒— S )/2车答:司机鸣笛后4秒钟听到回声方法提炼:根据同样道理,可求出听到回声处与崖壁间的距离为S'=⑺声[例5]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解析:我们测量速度只有v = S /1 一个公式,然而声速很大,传播所需时间极短,不易测得因而,我们采用较精确的数字式秒表和较长的距离 答案:实验原理: v = S /t o实验器材:米制卷尺、发令抢、数字式秒表、温度计三人一组) 实验方法和步骤:(1)选择一块合适的室外场地,记下室外空气的温度。
2)量出100 米的直线距离(或更长一些)3)让一名同学持枪站在100 米的一端另两名同学带秒表站在另一端,其中一名同 学为观察员,注视着发令抢,另一名同学为听声员,被对着发令员负责听声4)发令员鸣枪,观察员在看到发令抢冒出的烟雾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听声 员听到枪声时立即喊“停”同时观察员停止计时此时从秒表上读出的时间t就是声音在 空气中传播100 米路程所用的时间5)重复上述步骤3 至 5 次(交换角色),并检查记录时间差别大吗?(6)用公式v=S/t算出每次测得的声速,求出平均值,得出结论说明:实验设计类题目是当前中考的热门题目,解决这类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 目给了我们一个什么问题(或实验目的)在明确目的之后,确定实验原理是设计实验的基 础或出发点选择器材、安排方法及步骤应遵循方便、易行、准确等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有 减小误差的步骤或措施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 分钟)一. 填空题1. 声音靠 传播声音在钢铁中比水中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 米/秒2. 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 秒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 米3. 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 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 的振动,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 发出的振动。
4.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靠 交谈,说明 5. 利用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 ,需要测出 ,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海水深度6. 某同学对着一山崖高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声,该同学距山崖有 米7. 人们彼此交谈的语声,是靠 传播的8. 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弦的 产生的,通过 介质传入我们的耳朵9. 一人在窗前用望远镜观察到远处建筑架上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打钢钉, 他听到打击声恰好与看到击锤的动作一致,当工人停止击锤后, 他又听到了2次锤击声,工人离观察 者的距离约为 米设声速V = 340米/秒)10. 声音在25°C的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31米/秒,测海底深度时,用秒表测出听到回声经历了4秒(设海水上、下温度相同) ,则此处海底深度为 米二. 选择题1. 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 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D. 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2. 用两个金属盒或塑料瓶盖,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这是利用了( )A. 回声; B. 空气传声;C. 固体传声快; D. 气体传声快。
3. 声音在空气、水、枯木、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 空气; B. 水;C. 枯木; D. 钢4. 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 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A. 一次敲击声; B. 两次敲击声;C. 三次敲击声; D. 无数次敲击声5. 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 B.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C. 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D. 一样快6. 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 这根铁管在另一端能先后听到两下响声( )A. 后一下响声是前一下响声的回声B. 前一下响声是通过铁传播过来的C. 后一下响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D. 以上说法都不对7. 拉胡琴时,左手手指按弦, 右手拉弓,当左手位置不变时,下列情况中发声音调较高的 是( )A. 食指按下时 B. 小指按下时 C. 中指按下时 D. 无名指按下时8. 拿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装水,一只是空的, 用一把小勺敲击它们,哪个发声时,空气 柱振动的频率小( )A. 空杯 B. 盛水杯 C. 一样 D. 无法比较三. 计算题1. 某一运动会上 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 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2. 一汽车以20 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 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声速为 340 米/秒)试题答案】. 1. 介质;大于;340 2. 0.1 ; 173. 声带;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左右翅摩擦4. 无线电;真空不能传声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H=vt/26. 3407. 空气8. 振动;空气9. 68010. 3062. 1. B2.C3. D4. B5. AB6. BC7. B8. B三.1.已知:S=100m, v=340m/S求: t解: t=S/v=100m/340m/S =0.29S答: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0.29 秒。
c 口如 v = 20m/s, v = 340m/s, t = 2s2. 已知: 车 声求: S解:2S 二 S - S声车S = (S -S )/2声车=(v t-v t)/2声车= 3 2(0m)答:当司机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还有320 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