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乡思原文及翻译乡思赏析(可修改).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7442887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乡思原文及翻译,乡思赏析乡思原文 :李觏 〔宋代〕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译文及解释 译文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解释 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乡思赏析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用“还被”二字唤起,障碍重重,恨重重再说,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也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字,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等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童情绪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

      中国古代诗词作法,有透过一层、加一倍写法这种写法,有用在一联中的,如杜甫《夜闻觱篥》云:“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本意写行路难,再加写遍地战争,行路就更难了又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过一层,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写思念故宫,故宫不见,转而梦见,最后连梦中也见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涨李觏的这首诗,也是采用了这一手法 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3 / 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