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高考语文试卷(广东卷、江苏卷、浙江卷、全国1卷)wo.docx
27页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 歼灭/忏悔 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 膝盖/油漆 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 扮演/搅拌 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 阻挠/妖娆 传记/传奇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应接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 作地争奇斗艳,有 不严的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 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 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上海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D. 后面一座小山上,引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一块紫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4.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②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③ 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④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⑤ 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A.④①⑤③② B. ④③⑤①②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③④①②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其智能亦自可韬 B.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语其妻曰……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 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D.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7.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3分)(1)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2)画画为大眼诸丑怪状(3)侯船过,附而锯其舵 (4)乃改行,投身军营(5)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6)得钱买药,则两活矣A.(1)(3)(6) B.(2)(3)(5) C.(2)(4)(5) D.(2)(4)(6)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解决了猴患B. 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C. 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D. 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9. 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2)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布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4)--------,--------,小田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将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的说:“美是难得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的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都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袀不相同美事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两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当时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见,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表乱少时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你、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顺着它与人凡人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由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你、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和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却不然,你能说美是有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
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E.斑马身上的墨、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没的问题并不复杂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的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
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