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18页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As 75 Ba 13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太空计划再次迈出重要一步下列与这次载人飞行任务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研究和改变合金中原子排布可以为航天工业寻找性能优越的材料B. 太空中观测恒星的光谱来自于原子中电子在轨道上的跃迁C. 宇航员所呼吸的氧气可通过电解水反应制备D. 太空舱中的太阳能电池翼工作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D【解析】【详解】A.寻找性能优越材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研究和改变合金中原子排布可以为航天工业寻找性能优越的材料,A正确;B.光谱是原子中电子在轨道上的跃迁,是能量变化的的结果,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生成的氧气可以为宇航员所呼吸的氧气,C正确;D.太阳能电池翼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2. 反应速率的加快可以缩短工业生产中的时间成本。
改变下列条件,不能提高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A. 扩大容器体积 B. 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C 适当升高温度 D. 增大分压【答案】A【解析】【详解】A.扩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压,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减少,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反应速率降低,A符合题意;B.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C.适当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D.增大分压,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下列物质所含化学键与其晶体结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物质化学键晶体结构ANaCl离子键离子晶体B(s,冰)共价键共价晶体C共价键共价晶体DNa金属键金属晶体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钠为金属最外层1个电子易失去,形成钠离子,氯最外层为7个电子易得到1个,形成氯离子,所以NaCl中化学键为离子键,其属于离子晶体,A正确;B.氢最外层1个电子,氧最外层6个电子,二者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所以H2O中化学键为共价键,其属于分子晶体,B错误;C.硅最外层4个电子,氧最外层为6个电子,二者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SiO2,SiO2中化学键为共价键,其属于共价晶体,C正确;D.金属钠是由金属钠离子和自由电子所形成化学键为金属键,其属于金属晶体,D正确;故选B。
4. 化学语言是化学必备知识之一、下列溶液中存在盐类水解且水解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 硝酸钠溶液中:B. 碳酸钠溶液中:C. 碳酸氢钠溶液中:D. 醋酸钠溶液中:【答案】D【解析】【详解】A.硝酸为强酸,NO不存在水解平衡,A错误;B.多元弱酸根离子应分步水解,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CO+H2O⇌HCO+H+,B错误;C.HCO+H2O⇌CO+H3O+为HCO的电离平衡,HCO的水解为:HCO+H2O⇌H2CO3+H+,C错误;D.醋酸根的水解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D正确;故选D5. 下列金属防护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将车漆喷在汽车外壳上B. 将水库铁闸门连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C. 在船身上装锌块来避免船体遭受腐蚀D. 向金属器材上涂抹油脂【答案】B【解析】【详解】A.将车漆喷在汽车外壳上可起到隔绝氧气和水的作用,A合理;B.将水库铁闸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可起到防护作用,外加电流的的阴极保护法,B不合理;C.在船身上装锌块来避免船体遭受腐蚀,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合理;D.向金属器材上涂抹油脂可起到隔绝氧气和水的作用,D合理6. 下列描述与推断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选项描述推断A碳的燃烧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为,碳与水蒸气制备水煤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焓变为B常温下,将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铁的金属性强于铜C工业上使用催化剂可提高的产量催化剂可改变平衡转化率D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将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的泡沫混合液起灭火作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可互相促进水解反应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吸热反应Δ>0,放热反应Δ<0,由题干信息可知,A项错误;B.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所以将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片做负极,失电子,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B项错误;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C项错误;D.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混合能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是因为二者能互相促进水解反应,D项正确;故答案为D。
7. 短周期x、y、z、m、n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某种原子可以在考古时用来测定文物年代常温时,测得0.1mol/L y、m、n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pH分别为11、4、1且z、m还可以与Na形成如图所以结构的化合物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z<m<n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zC. 电负性:z>y>xD. 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e-稳定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短周期x、y、z、m、n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某种原子可以在考古时用来测定文物年代,则x为C,常温时,测得0.1mol/L y、m、n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pH分别为11、4、1,则y为N,n为Cl根据z、m还可以与Na形成如图所以结构的化合物得到m为S,z为O详解】A.由题意推知短周期x、y、z、m、n五种主族元素分别为C、N、O、S、Cl原子半径:S>C1>O,故A错误;B.和水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且水常温呈液态,氨气呈气态,而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顺序为:,故B正确;C.同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从左向右依次增大,故C正确;D.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各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8. 氰化氢(HCN可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 、采矿业等常温下,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混合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温下,B. 该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C. 该混合溶液中存在:D. 该混合溶液中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的,可知,A项正确;B.混合溶液显碱性,的水解大于HCN的电离,促进了水的电离,B项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根据物料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混合溶液显碱性,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C项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根据物料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则溶液中质子守恒应为:,D项错误;答案选D9. 苯磺酸为一元强酸,其制备机理如下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是A. 升高温度有利于增大苯的平衡转化率B. 其决速步骤反应为+H2SO4→+H2OC. 两步反应活化能的差值为总反应的焓变D. 反应过程中存在一个碳原子连接两个氢原子的中间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增大苯的平衡转化率,A错误;B.化学反应决定于活化能,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反应速率决定于反应慢,活化能大的,由图可知的活化能大,所以反应速率及决定于,B正确;C.焓变与两步反应活化能的差值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C错误;D.反应过程中不存在一个碳原子连接两个氢原子的中间状态,D错误;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0.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所含数目为0.1NAB. 含的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为0.4NAC. 5.6g铁与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0.3NAD. 28gN60 (分子结构为)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答案】D【解析】【详解】A.NH会水解,1L0.1mol⋅L−1NH4Cl溶液中所含NH数目小于0.1NA,A错误;B.一个CH3COOH分之中有4个氢原子,0.1molCH3COOH含有0.4molH,溶剂水中也含有氢原子,故0.1molCH3COOH的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大于0.4NA,B错误;C.5.6g铁与0.1molCl2完全反应,氯气不足,0.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C错误;D.28gN60中含有×60=2mo1氮原子,由图示可知每个氮原子平均形成1.5个σ键,故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 D正确;故选D11. T K温度下,控制体积不变,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发生下列反应:i. ii. 和的分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第3min时只改变了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
已知:可以用分压表示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代表变化的曲线为B.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C. T K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D. 3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答案】AD【解析】【详解】A.反应i和ii均消耗,所以的变化量偏大,所以图中代表变化的曲线是,A项错误;B.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B项正确;C.由图可知2min时反应均达到平衡,利用方程式列出的反应关系为:所以T K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C项正确;D.3min时分压均增大,则改变的条件有可能是加压或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压强也会增大),但加压后反应ii会正向移动,随后的分压会降低,不符合;升温后两反应均逆向移动,两物质分压均再次增大,D项错误故答案:AD12. 微生物电池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优点某微生物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极为该电池的负极B.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放电过程中a极附近pH降低D. 当外电路通过时,理论上溶液中会有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b极【答案】B【解析】【详解】A.该电池中甲醇做还原剂,所以a极为该电池的负极,A项正确;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项错误;C.放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所以其附近pH降低,C项正确;D.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b极,D项正确。
故答案为:B13. 常温下,向20mL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气体因逸出不考虑)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曲线Ⅰ表示物质的量分数B. 水解的平衡常数为C. 水的电离程度:M>N>P>QD. Q点存在:【答案】BD【解析】【分析】向溶液中通入HCl,和HCl反应先生成,再和HCl反应生成H2CO3,故曲线Ⅰ表示物质的量分数,曲线Ⅱ表示物质的量分数,曲线Ⅲ表示H2CO3物质的量分数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Ⅰ表示物质的量分数,A项正确;B.水。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