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ppt
57页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21268- -2007 一、前言一、前言& &范围范围二、标准性引用文件二、标准性引用文件三、术语和定义三、术语和定义四、型号表示方法四、型号表示方法五、要求五、要求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七、检验规那么七、检验规那么 八、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八、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九、质量保证期九、质量保证期 目目 录录一、前言一、前言& &范围范围本标准由全国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本标准由全国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益高电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益高电动车制造、常州英科莱电动车业动车制造、常州英科莱电动车业本标准规定了非公路用电动旅游观光车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本标准规定了非公路用电动旅游观光车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型号、根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志、随车文型号、根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志、随车文件及附件、贮存、运输、质量保证期等。
件及附件、贮存、运输、质量保证期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内燃机、电动机驱动的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及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内燃机、电动机驱动的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及非公路用旅游观光列车〔简称观光列车〕非公路用旅游观光列车〔简称观光列车〕其他同类型的车辆〔如打猎车等〕可参照执行其他同类型的车辆〔如打猎车等〕可参照执行二、标准性引用文件二、标准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71 GB/T 177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 3847-2005 GB 3847-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及测量方法 GB/T 4094.2 GB/T 4094.2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208-1993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IPIP代码〕代码〕GB 4785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 4942.1 GB/T 4942.1 旋转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旋转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IPIP代码〕代码〕GB 7258-2004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平安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平安技术条件GB/T 7403.1 GB/T 7403.1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第牵引用铅酸蓄电池第1 1局部:技术条件局部:技术条件GB 8410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9286-1998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二、标准性引用文件二、标准性引用文件GB 9656 GB 9656 汽车平安玻璃汽车平安玻璃GB 10827 GB 10827 机开工业车辆平安标准机开工业车辆平安标准GB/T 13055 GB/T 13055 客车乘客区尺寸客车乘客区尺寸GB 18285 GB 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双怠速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及简易工况法) )GB/T 18384.1 GB/T 18384.1 电动汽车平安要求第电动汽车平安要求第1 1局部:车载储能装置局部:车载储能装置GB/T 18384.2 GB/T 18384.2 电动汽车平安要求第电动汽车平安要求第2 2局部:功能平安和故障防护局部:功能平安和故障防护GB/T 18385 GB/T 18385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GB/T 18386 GB/T 18386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 18565 GB 18565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986 GB 18986 轻型客车结构平安要求轻型客车结构平安要求JB/T 5335 JB/T 5335 蓄电池车辆用直流电动机根本技术条件蓄电池车辆用直流电动机根本技术条件三、三、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1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在指定区域内行驶,以电动机或内在指定区域内行驶,以电动机或内燃机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燃机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乘用车辆。
该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乘用车辆该型车是以休闲、观光、游览为主要型车是以休闲、观光、游览为主要设计用途,适合在旅游风景区、综设计用途,适合在旅游风景区、综合社区、步行街等指定区域运行的合社区、步行街等指定区域运行的车辆三、三、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2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列车非公路用旅游观光列车由一辆观光车与一节或由一辆观光车与一节或多节车辆的组合,其使多节车辆的组合,其使用区域与观光车相同用区域与观光车相同注:观光列车为观光车注:观光列车为观光车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特殊形式三、三、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3 坡道起步能力坡道起步能力 观光车在最大爬坡度的坡道上能够启动且观光车在最大爬坡度的坡道上能够启动且1min内向上行内向上行驶至少驶至少10m〔且电动观光车电动机电流不大于许用电流时〕〔且电动观光车电动机电流不大于许用电流时〕的能力的能力. 最大爬坡度,是指车辆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档克服最大爬坡度,是指车辆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档克服的最大坡度,它表征车辆的爬坡能力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的最大坡度,它表征车辆的爬坡能力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
车辆爬坡度表达了汽车爬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车辆爬坡度表达了汽车爬坡的能力只有当车辆牵引力大于上坡阻力和滚动阻力〔空坡的能力只有当车辆牵引力大于上坡阻力和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不计〕时,车辆才能爬上坡气阻力不计〕时,车辆才能爬上坡表述这种车辆爬坡能力的计量方法就是百分比坡度,用坡的表述这种车辆爬坡能力的计量方法就是百分比坡度,用坡的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例来表示,即百分比坡度=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例来表示,即百分比坡度=tgθ×100%,其中,其中θ是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例如是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例如“车辆爬坡度〞是车辆爬坡度〞是30%,根据上述公式得:,根据上述公式得:tgθ×100%=30%,即,即tgθ=30//100==0.3,查三角函数表得,查三角函数表得θ≈16°42电动观光车经过规定的等速行驶条件下试验循环后对动力蓄电动观光车经过规定的等速行驶条件下试验循环后对动力蓄电池重新充电至实验前的容量,从电网中得到的电源除以行电池重新充电至实验前的容量,从电网中得到的电源除以行驶里程所得的值,单位为驶里程所得的值,单位为Wh/km.三、三、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4 能量消耗率能量消耗率四、四、型号表示方法型号表示方法型号型号表示方法表示方法观光车型号由观光车代号、动力型式、额定载重量和更新代观光车型号由观光车代号、动力型式、额定载重量和更新代号表示。
号表示G更新代号:按英文大写字母顺序表示,从字母更新代号:按英文大写字母顺序表示,从字母A开始开始座位数:单位为人座位数:单位为人动力型试:电动式为动力型试:电动式为D;汽油为;汽油为Q;柴油为;柴油为C;石;石油天然气为油天然气为Y;酒精为;酒精为J观光车型号:观光车型号:G标记例如:标记例如:XX企业第二次更新的企业第二次更新的6座电动观光车,标记为:座电动观光车,标记为:GD06B座位数为两位数以上时,以实际数表示座位数为两位数以上时,以实际数表示五、要求五、要求5.1 5.1 根本要求根本要求5.1.1 5.1.1 观光车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观光车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1.2 5.1.2 观光车在明显位置以耐久的材料、清晰的字体在标牌上标明以下观光车在明显位置以耐久的材料、清晰的字体在标牌上标明以下内容:内燃观光车:内容:内燃观光车:a a〕制造厂名称;〕制造厂名称;b b〕产品名称和型号;〕产品名称和型号;c c〕制造日期和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和产品编号;d d〕整车整备质量;总质量〕整车整备质量;总质量= =整备质量整备质量+ +驾驶员及乘员质量驾驶员及乘员质量+ +行李质量行李质量e e〕最大能力:额定载客人数〔含驾驶员〕;〕最大能力:额定载客人数〔含驾驶员〕;f f〕满载最大运行速度;〕满载最大运行速度;g g〕制造许可证编号。
〕制造许可证编号电动观光车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电动观光车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h h〕电气系统中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容量;〕电气系统中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容量;i i〕电动机功率〕电动机功率五、要求五、要求观光车车身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工作条件和乘客平安,观光车车身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工作条件和乘客平安,并能提供良好的观光车视野并能提供良好的观光车视野观光车外露外表应美观、光洁、油漆应均匀不应有裂纹、堆积、起皮观光车外露外表应美观、光洁、油漆应均匀不应有裂纹、堆积、起皮及起泡等缺陷漆膜附着力应不低于及起泡等缺陷漆膜附着力应不低于GB/T 9286-1998GB/T 9286-1998的的2 2级质量要求级质量要求全玻璃钢结构的观光车对漆膜附着力不要求对于喷塑或吸塑的,还全玻璃钢结构的观光车对漆膜附着力不要求对于喷塑或吸塑的,还应参照应参照GB/T 1771GB/T 1771标准通过盐雾试验标准通过盐雾试验5.1.5 5.1.5 观光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设计参照观光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设计参照GB/T 4094GB/T 40945.1.6 5.1.6 载质量要求:每位乘员的质量按载质量要求:每位乘员的质量按70kg70kg计,每位乘员的手提物及随计,每位乘员的手提物及随身行李的平均质量之和按身行李的平均质量之和按10kg10kg计。
计5.1.7 5.1.7 观光车应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试验时间为观光车应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试验时间为150h150h,其平均故障时,其平均故障时间〔间〔MTBFMTBF〕应不小于〕应不小于50h50h,故障类型判断见附录,故障类型判断见附录A A五、要求五、要求5.2 5.2 结构尺寸和技术性能参数的要求结构尺寸和技术性能参数的要求5.2.1 5.2.1 主要结构尺寸应符合表主要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 1的规定 外部尺寸参数:全长 外部尺寸参数:全长L L、全宽、全宽W W、全高、全高H H、最小离地间隙、最小离地间隙H1H1〔无载状〔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车架中部离地间隙态和满载状态〕、车架中部离地间隙H2H2、接近角、接近角αα、通过角、通过角β[β=(4H2/L2)×100%]β[β=(4H2/L2)×100%]、离去角、离去角γγ、轴距、轴距L1L1、前轮距、前轮距W1W1、后轮距、后轮距W2W2、车轮静力半径〔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前轮、车轮静力半径〔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前轮RfRf、、RfRf';后轮';后轮RrRr、、RrRr'〕、座垫至前靠背距离'〕、座垫至前靠背距离L2L2、同向乘员座椅坐间距、同向乘员座椅坐间距L3L3、相向乘员座、相向乘员座椅坐间距椅坐间距L4L4、座椅靠背高度、座椅靠背高度H3H3、座椅面到顶棚之间的距离、座椅面到顶棚之间的距离H4H4,见图,见图1 1。
五、要求五、要求 表表 1 主要结构尺寸的要求主要结构尺寸的要求五、要求五、要求5.2.2 5.2.2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表2 2的规定的规定五、要求五、要求5.2.3 5.2.3 整车速度限制整车速度限制.1 .1 观光车的最高车速应不超过表观光车的最高车速应不超过表3 3规定的限值规定的限值5.2.3.2 5.2.3.2 应在设计及技术特性上确应在设计及技术特性上确保空载及满载状态下的观光车保空载及满载状态下的观光车实际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其最实际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其最高车速限值,且用户无法自行高车速限值,且用户无法自行调整限速,同时不应造成驾驶调整限速,同时不应造成驾驶员正常驾驶习惯的改变员正常驾驶习惯的改变 注:实际最大行驶速度是指观 注:实际最大行驶速度是指观光车在平坦良好路面行驶时能光车在平坦良好路面行驶时能到达的最大速度到达的最大速度表表3 观光车最高车速限值观光车最高车速限值 单位为千米每秒单位为千米每秒五、要求五、要求5.3 5.3 车体车体5.3.1 5.3.1 座椅座椅5.3.1.1 5.3.1.1 乘客座椅应尽可能均匀分布。
乘客座椅应尽可能均匀分布5.3.1.2 5.3.1.2 座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固定可靠座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固定可靠5.3.1.3 5.3.1.3 非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靠近车体边缘的乘客应有平安扶手,非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靠近车体边缘的乘客应有平安扶手,每位乘员应有平安把手,位于观光车最后部的乘客座位与运行方向相每位乘员应有平安把手,位于观光车最后部的乘客座位与运行方向相反布置的还应装设保护围栏等平安防护设施,已防止车辆行驶时乘员反布置的还应装设保护围栏等平安防护设施,已防止车辆行驶时乘员发生意外落车事故发生意外落车事故5.3.1.4 5.3.1.4 每位乘员座椅的座垫宽度应不小于每位乘员座椅的座垫宽度应不小于400mm400mm,座椅背靠高度〔体重,座椅背靠高度〔体重70kg70kg的驾驶员坐下后,座椅最低点至靠背下边缘的垂直距离〕应不小的驾驶员坐下后,座椅最低点至靠背下边缘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于450mm450mm5.3.2 5.3.2 观光车地板应防滑观光车地板应防滑5.3.3 5.3.3 踏步入口离地高度不大于踏步入口离地高度不大于450mm450mm;车辆地板离地高于;车辆地板离地高于450mm450mm时,可时,可分台阶设置踏步入口,第一级离地高度不大于分台阶设置踏步入口,第一级离地高度不大于450mm450mm,其他各级间高,其他各级间高度不大于度不大于350mm350mm。
五、要求五、要求5.3.4 5.3.4 观光车装有前挡风玻璃的,前风挡玻璃刮水器应满足观光车装有前挡风玻璃的,前风挡玻璃刮水器应满足GB7258-2004GB7258-2004中中12.312.3的要求5.3.5 5.3.5 观光车应在左右各设置一面后视镜后视镜应符合观光车应在左右各设置一面后视镜后视镜应符合GB7258-2004GB7258-2004中、中、及的要求及的要求刚性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乘坐区的应急出口的设置应符合刚性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乘坐区的应急出口的设置应符合GB7528-GB7528-20042004中中12.612.6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车身内部和外部,凡乘员可能触及的任何部位都不应有可能使人致伤的车身内部和外部,凡乘员可能触及的任何部位都不应有可能使人致伤的锋利凸起物〔如尖角、锐边及毛刺等〕锋利凸起物〔如尖角、锐边及毛刺等〕5.3.8 5.3.8 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其门锁应平安可靠,行驶中不得自行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其门锁应平安可靠,行驶中不得自行开启;采用动力开启的乘客门,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应仍能简便地靠开启;采用动力开启的乘客门,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应仍能简便地靠手动来开关,并应有醒目的标志和使用方法提示;门窗应使用符合手动来开关,并应有醒目的标志和使用方法提示;门窗应使用符合GB GB 96569656的平安玻璃。
的平安玻璃五、要求五、要求5.3.9 5.3.9 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应设置乘客通道,距通道地板上平面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应设置乘客通道,距通道地板上平面900mm900mm以下范围内的通道宽应不小于以下范围内的通道宽应不小于300mm300mm,,900mm900mm以上的通道宽应不以上的通道宽应不小于小于450mm450mm,通道上设有折叠座椅时,在收起座椅后通道宽应满足上,通道上设有折叠座椅时,在收起座椅后通道宽应满足上述要求〔假设每排座椅两侧均设计有车门供乘客上、下的除外〕述要求〔假设每排座椅两侧均设计有车门供乘客上、下的除外〕5.3.10 5.3.10 车轮不得超出车体,防止由于车轮的离心力抛出的物件〔杂物、车轮不得超出车体,防止由于车轮的离心力抛出的物件〔杂物、石块等〕伤及乘员石块等〕伤及乘员五、要求五、要求5.4 5.4 仪表、信号及照明装置仪表、信号及照明装置5.4.1 5.4.1 内燃观光车应装备里程表或计时表、车速表、发动机水温表或水内燃观光车应装备里程表或计时表、车速表、发动机水温表或水温表报警装置、机油压力表或油压报警装置、蓄电池充电〔报警〕指温表报警装置、机油压力表或油压报警装置、蓄电池充电〔报警〕指示灯和燃油表,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观光车还应装有气压表。
示灯和燃油表,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观光车还应装有气压表 电动观光车应装备里程表或计时表、电流表或蓄电池荷电状态指示 电动观光车应装备里程表或计时表、电流表或蓄电池荷电状态指示器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低于一定值时,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器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低于一定值时,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例如:声和光信号〕显示例如:声和光信号〕显示5.4.2 5.4.2 观光车应设置具有连续发声功能的音响装置如喇叭,其工作应可观光车应设置具有连续发声功能的音响装置如喇叭,其工作应可靠有效;观光车应装备倒车声音警报音响装置靠有效;观光车应装备倒车声音警报音响装置五、要求五、要求5.5 5.5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5.5.1 5.5.1 观光车制动器的性能应符合观光车制动器的性能应符合GB 10827GB 10827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GB 10827 GB 10827 第第7 7款:制动器性能款:制动器性能 在机开工业车辆上安装的制动器必须到达在机开工业车辆上安装的制动器必须到达ISO 6292 ISO 6292 中规定的性能要求中规定的性能要求注:注: GB/T18849-2021 GB/T18849-2021〔〔4.74.7、、6.46.4款〕款〕=ISO 6292:2021=ISO 6292:20215.5.2 5.5.2 观光车应具有完好的足以使其减速、停车和驻车的行车制动系统观光车应具有完好的足以使其减速、停车和驻车的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装置,行车制动应作用在观光车的所有车轮上〔总质量不和驻车制动装置,行车制动应作用在观光车的所有车轮上〔总质量不大于大于750kg750kg的车厢除外〕,行车制动的控制装置与驻车制动的控制装的车厢除外〕,行车制动的控制装置与驻车制动的控制装置相互独立。
置相互独立5.5.3 5.5.3 观光车的行车制动应采用双管路或多管路,行车制动系统制动踏观光车的行车制动应采用双管路或多管路,行车制动系统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应符合该车有关技术条件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效板的自由行程应符合该车有关技术条件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效能时的踏板力应不大于能时的踏板力应不大于700N700N5.5.4 5.5.4 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驾驶员在座位上就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驾驶员在座位上就可以实现驻车制动观光车驻车制动性能应满足可以实现驻车制动观光车驻车制动性能应满足GB 7258-2004 GB 7258-2004 中的中的要求驻车制动时驾驶员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力;手操纵室,应不大要求驻车制动时驾驶员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力;手操纵室,应不大于于500N500N;脚操纵室,应不大于;脚操纵室,应不大于600N600N5.5.5 5.5.5 观光车行车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应满足表观光车行车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应满足表4 4的要求,观光车应具的要求,观光车应具备应急制动能力〔备应急制动能力〔GB7258-2004 7.3GB7258-2004 7.3款〕。
款〕五、要求五、要求五、要求五、要求5.5.6 5.5.6 观光车在满载状态下,应能在观光车在满载状态下,应能在15%15%的坡道上或设计坡道〔当设计坡的坡道上或设计坡道〔当设计坡道小于道小于15%15%时〕上下方向停车时〕上下方向停车5.5.7 5.5.7 观光车带有车厢时,车厢应有制动性能〔总质量不大于观光车带有车厢时,车厢应有制动性能〔总质量不大于750kg750kg的车的车厢除外〕,且该制动功能可以由观光车上的驾驶员方便地实施厢除外〕,且该制动功能可以由观光车上的驾驶员方便地实施5.6 5.6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5.6.1 5.6.1 传动系统不得有异常噪声,变速箱不应有自动脱档,串档现象传动系统不得有异常噪声,变速箱不应有自动脱档,串档现象5.6.2 5.6.2 观光列车的连接装置应满足观光列车的连接装置应满足GB 7258-2004GB 7258-2004中中12.1812.18的要求5.7 5.7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5.7.1 5.7.1 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无异响,机油压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无异响,机油压力正常应有良好的启动性能。
力正常应有良好的启动性能5.7.2 5.7.2 观光车应能够爬上设计的坡道,且在设计坡道上能平稳起步;电观光车应能够爬上设计的坡道,且在设计坡道上能平稳起步;电动机驱动的观光车的爬坡电流应不大于动机驱动的观光车的爬坡电流应不大于5min5min〔〔S2S2〕工作制电流〕工作制电流5.7.3 5.7.3 观光车的最大牵引力应不小于设计值,且据此牵引力折算的最大观光车的最大牵引力应不小于设计值,且据此牵引力折算的最大爬坡度应不小于爬坡度的设计值爬坡度应不小于爬坡度的设计值五、要求五、要求5.7.4 5.7.4 由总质量不大于由总质量不大于750kg750kg的观光车车厢组成的观光列车,其最大运行的观光车车厢组成的观光列车,其最大运行坡度应不大于坡度应不大于5%5%5.7.5 5.7.5 电动观光车行走用电动机采用电动观光车行走用电动机采用60min60min〔〔S2S2〕工作制,电动机的绝缘〕工作制,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不低于等级不低于F F级;采用串励电动机时,应有必要的保护装置〔不包括级;采用串励电动机时,应有必要的保护装置〔不包括车轮制动器〕,防止出现电动机持续超高速运转;直流牵引电动电动车轮制动器〕,防止出现电动机持续超高速运转;直流牵引电动电动机应符合机应符合JB/T 5335JB/T 5335的要求。
电动机的防护等级应符合的要求电动机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4942.1-GB/T 4942.1-20062006中中IP55IP55等级5.7.6 5.7.6 电动机控制器应具有过电流、过热、过电压和欠电压的保护功能,电动机控制器应具有过电流、过热、过电压和欠电压的保护功能,其防护等级应符合其防护等级应符合GB 4208-1993GB 4208-1993中中IPX5IPX5等级5.8 5.8 操纵系统操纵系统5.8.1 5.8.1 各操纵机件的功能及使用要求应使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且在车各操纵机件的功能及使用要求应使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且在车体上应采用清晰和耐久标志标明各操纵机件的功能体上应采用清晰和耐久标志标明各操纵机件的功能5.8.2 5.8.2 发动机应能由驾驶员在座位上启动发动机应能由驾驶员在座位上启动5.8.3 5.8.3 各操纵机件应布置合理,操作方便各操纵机件应布置合理,操作方便5.8.4 5.8.4 控制电路应有钥匙开关装置控制电路应有钥匙开关装置五、要求五、要求5.9 5.9 转向系统转向系统5.9.1 5.9.1 观光车的方向盘不应右置,应设置转向限位装置,在平坦、硬实、观光车的方向盘不应右置,应设置转向限位装置,在平坦、硬实、枯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其方向盘不应有摆振,路感不灵或其他异常枯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其方向盘不应有摆振,路感不灵或其他异常现象。
现象5.9.2 5.9.2 转向机构应轻便灵活转向机构应轻便灵活5.9.3 5.9.3 在平坦、硬实、枯燥和清洁的水泥或沥青道路上行驶,以在平坦、硬实、枯燥和清洁的水泥或沥青道路上行驶,以10km/h10km/h的车速在的车速在5s5s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直径为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直径为24m24m的圆周行驶,作的圆周行驶,作用在方向盘外缘上的切向手操作力应不大于用在方向盘外缘上的切向手操作力应不大于150N150N5.9.4 5.9.4 当观光车以当观光车以15km/h15km/h速度直线行驶方向盘保持不动时,不应有明速度直线行驶方向盘保持不动时,不应有明显的蛇行现象显的蛇行现象5.9.5 5.9.5 最大转角时,转向轮不应有明显的侧滑最大转角时,转向轮不应有明显的侧滑5.9.6 5.9.6 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转角均应不大于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转角均应不大于1515◦5.9.7 5.9.7 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不允许有裂纹、损伤、横、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不允许有裂纹、损伤、横、直拉杆不允许拼焊,并且球销不应松旷。
直拉杆不允许拼焊,并且球销不应松旷五、要求五、要求5.10 5.10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5.10.1 5.10.1 应采用双线制,保证良好的绝缘,控制局部应可靠电动给观光应采用双线制,保证良好的绝缘,控制局部应可靠电动给观光车的蓄电池,应清晰可见地注明其化学类型对于铅酸电池,其冷态车的蓄电池,应清晰可见地注明其化学类型对于铅酸电池,其冷态绝缘电阻用绝缘电阻用500V500V兆欧表测量应不低于兆欧表测量应不低于50kΩ50kΩ;其他动力蓄电池的绝缘;其他动力蓄电池的绝缘电阻应满足电阻应满足GB/T 18384.1GB/T 18384.1中的要求,对可能发生电解液泄露的动力蓄中的要求,对可能发生电解液泄露的动力蓄电池,其爬电距离应满足电池,其爬电距离应满足GB/T 18384.1GB/T 18384.1的要求电气设备载流局部的冷态绝缘电阻在正常使用温度,湿度小于电气设备载流局部的冷态绝缘电阻在正常使用温度,湿度小于95%95%的条件的条件下用下用500V500V兆欧表测量应不低于兆欧表测量应不低于0.5MΩ0.5MΩ5.10.3 5.10.3 观光车的信号和照明装置应包括:大灯、转向灯、制动灯和刹车观光车的信号和照明装置应包括:大灯、转向灯、制动灯和刹车灯。
灯5.10.4 5.10.4 电动观光车上蓄电池金属盖板与蓄电池带电局部之间以空间方式电动观光车上蓄电池金属盖板与蓄电池带电局部之间以空间方式绝缘时应有绝缘时应有30mm30mm以上的空间如金属盖板和带电局部有绝缘层时,那以上的空间如金属盖板和带电局部有绝缘层时,那么其间隙应不小于么其间隙应不小于10mm10mm;蓄电池或蓄电池应远离高温并牢固固定,以;蓄电池或蓄电池应远离高温并牢固固定,以免车辆翻倒时伤及乘客如果蓄电池安装在乘客舱内,应设置相应的免车辆翻倒时伤及乘客如果蓄电池安装在乘客舱内,应设置相应的装置将其平安隔离,如放置蓄电池的乘客舱位密闭载人车厢,还应使装置将其平安隔离,如放置蓄电池的乘客舱位密闭载人车厢,还应使蓄电池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蓄电池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五、要求五、要求5.10.5 5.10.5 充电时应保证电源与主电路别离,插接器应有定向防护,防止插充电时应保证电源与主电路别离,插接器应有定向防护,防止插触器接反损坏电器、电动机触器接反损坏电器、电动机5.10.6 5.10.6 电动观光车总电源应设有机械方式紧急断电装置,该装置在电路电动观光车总电源应设有机械方式紧急断电装置,该装置在电路失控时,驾驶员应能方便地切断总电源。
失控时,驾驶员应能方便地切断总电源5.11 5.11 静态横向稳定性静态横向稳定性 处于标准无载状态的观光车侧倾稳定脚不小于处于标准无载状态的观光车侧倾稳定脚不小于3535◦5.12 5.12 续驶里程续驶里程 电动观光车续驶里程应不小于设计值电动观光车续驶里程应不小于设计值5.13 5.13 环保环保5.13.1.1 5.13.1.1 使用汽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排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使用汽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排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8285GB18285的要的要求求5.13.1.2 5.13.1.2 使用采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按使用采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按GB 3847-2005GB 3847-2005附录附录I I进行柴油机自进行柴油机自由加速烟度试验所测得的排气光吸收系数应不大于以下数值:由加速烟度试验所测得的排气光吸收系数应不大于以下数值: ————自然吸气式:自然吸气式:2.5m-12.5m-1 ————涡轮增压式:涡轮增压式:3.0m-13.0m-1五、要求五、要求5.13.2 5.13.2 电动观光车应有残留电解电动观光车应有残留电解液收集装置液收集装置。
5.13.3 5.13.3 观光车在标准载荷最高车观光车在标准载荷最高车速下匀速行驶时车外噪声限值速下匀速行驶时车外噪声限值〔〔“A“A〞计权〕见表〞计权〕见表5 55.14 5.14 防火要求防火要求5.14.1 5.14.1 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车身内所用的内饰材料应采用车身内所用的内饰材料应采用阻燃材料,其阻燃性应符合阻燃材料,其阻燃性应符合GB GB 84108410的规定5.14.2 5.14.2 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封闭式车身结构的观光车应随车配置干粉灭火器,灭火应随车配置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应妥善固定并便于驾驶员使器应妥善固定并便于驾驶员使用5.14.3 5.14.3 内燃观光车燃料系统的平内燃观光车燃料系统的平安保护要求参照安保护要求参照GB 7258-2004GB 7258-2004中中12.712.7执行表表5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 6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6.1 6.1 试验前的准备试验前的准备6.1.1 6.1.1 试验前应使观光车具备正常的技术状态,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正确试验前应使观光车具备正常的技术状态,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保证平安及试验顺利进行,要尽力消除各种隐患,防止发性。
同时为保证平安及试验顺利进行,要尽力消除各种隐患,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生意外事故6.1.2 6.1.2 一般试验条件一般试验条件 样机各总成、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按规定装备齐全,并应到达作为样机各总成、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按规定装备齐全,并应到达作为商品销售的技术要求商品销售的技术要求6.1.3 6.1.3 样机试验前应按产品色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保养,油、水、电、样机试验前应按产品色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保养,油、水、电、液等均应满足相应的试验、检验要求液等均应满足相应的试验、检验要求6.1.4 6.1.4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a a〕气温〕气温-5℃~40℃-5℃~40℃;;b b〕风速不超过〕风速不超过5m/s5m/s,试验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另行规定;,试验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另行规定;c c〕蓄电池样机试验时,在环境温度为〕蓄电池样机试验时,在环境温度为20℃20℃时,周围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不时,周围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大于90%90%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试验场地为枯燥、平坦的混凝土、沥青路面,且应满足样机相应试验工试验场地为枯燥、平坦的混凝土、沥青路面,且应满足样机相应试验工况的要求。
况的要求试验前应对各种试验仪器、设备、量具进行校对和标定〔在标定有效期试验前应对各种试验仪器、设备、量具进行校对和标定〔在标定有效期内,可不重复标定〕内,可不重复标定〕6.1.7 6.1.7 试验时观光车的状态试验时观光车的状态a a〕无载状态:按规定加足燃料、蓄电池液、冷却水、润滑油、轮胎为标〕无载状态:按规定加足燃料、蓄电池液、冷却水、润滑油、轮胎为标准充气气压〔偏差为准充气气压〔偏差为±0.02Mpa±0.02Mpa〕;〕;b b〕满载状态:在无载荷状态根底上,满载乘员时的等效载荷〔人均〕满载状态:在无载荷状态根底上,满载乘员时的等效载荷〔人均80kg80kg〕均匀分布在乘客座椅上的状态〕均匀分布在乘客座椅上的状态6.2 6.2 试验前检查试验前检查观光车呈无载状态,检查以下工程:观光车呈无载状态,检查以下工程:a) a) 车轮边缘不超过车体边缘;车轮边缘不超过车体边缘;b)b)测量蓄电池极柱至盖板间的最小距离;测量蓄电池极柱至盖板间的最小距离;c)c)检查轮胎气压标识;检查轮胎气压标识;d)d)检查转弯时轮胎是否有侧滑;检查转弯时轮胎是否有侧滑;e)e)仪表、灯光信号等应符合仪表、灯光信号等应符合5.45.4的要求。
的要求6.3 6.3 观光车外部尺寸的测定观光车外部尺寸的测定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3.1 6.3.1 技术状态技术状态 观光车呈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观光车呈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6.3.2 6.3.2 测量工程测量工程 全长全长L L、全宽、全宽W W、全高、全高H H、最小离地间隙〔无载状态和满载、最小离地间隙〔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车架中部离地间隙、接近角、通过角、离去角、状态〕、车架中部离地间隙、接近角、通过角、离去角、轴距、前轮距、后轮距、车轮静力半径〔无载状态和满载轴距、前轮距、后轮距、车轮静力半径〔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前轮〕、同向乘员座椅坐间距、相向乘员座坐间状态〕〔前轮〕、同向乘员座椅坐间距、相向乘员座坐间距、座椅靠背高度、座椅面到顶棚之间的距离,见图距、座椅靠背高度、座椅面到顶棚之间的距离,见图1 16.4 6.4 观光车质量参数的测定观光车质量参数的测定6.4.1 6.4.1 技术状态技术状态 观光车呈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观光车呈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6.4.2 6.4.2 观光车整机质量的测定观光车整机质量的测定6.4.2.1 6.4.2.1 观光车整机质量的测定观光车整机质量的测定 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 观光车呈无载状态,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应停在秤台中心部位。
测观光车呈无载状态,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应停在秤台中心部位测量时,观光车挺稳,关闭发动机,切断启动电源然后观光车调转量时,观光车挺稳,关闭发动机,切断启动电源然后观光车调转180°180°,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6.4.2.2 6.4.2.2 车厢质量的测定车厢质量的测定 车厢呈无载状态,从一个方向停在秤台中心部位,测量其质量然后,车厢呈无载状态,从一个方向停在秤台中心部位,测量其质量然后,调转调转180°180°,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6.4.3 6.4.3 观光车前、后桥质量的测定观光车前、后桥质量的测定 观光车分别呈现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先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一次观光车分别呈现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先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一次秤出前桥、后桥质量测量时只允许被测桥车轮停在秤台上,样机保秤出前桥、后桥质量测量时只允许被测桥车轮停在秤台上,样机保持水平,停稳后发动机熄灭〔或关闭电动机〕然后观光车调转持水平,停稳后发动机熄灭〔或关闭电动机〕然后观光车调转180°180°,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桥质量分配修正:桥质量分配修正: G G''0 = G0 = G''1+ G1+ G''2 ………2 ………〔〔1 1〕〕 f = G f = G''1 / G1 / G''0×100% ………0×100% ………〔〔2 2〕〕 r = G r = G''2 / G2 / G''0×100% ………0×100% ………〔〔3 3〕〕 G1 = G0 f ……… G1 = G0 f ………〔〔4 4〕〕 G2 = G0 r ……… G2 = G0 r ………〔〔5 5〕〕 式中: 式中: G0 ——G0 ——总质量测量值,单位为千克〔总质量测量值,单位为千克〔kgkg〕;〕; G1 —— G1 ——前桥质量修正值,单位为千克〔前桥质量修正值,单位为千克〔kgkg〕;〕; G2 —— G2 ——后桥质量修正值,单位为千克〔后桥质量修正值,单位为千克〔kgkg〕;〕; f —— f ——前桥质量分配百分数;前桥质量分配百分数; r —— r ——后桥质量分配百分数;后桥质量分配百分数; G G''0 ——0 ——前、后桥测量值之和,单位为千克〔前、后桥测量值之和,单位为千克〔kgkg〕;〕; G G''1 ——1 ——前桥质量测量值,单位为千克〔前桥质量测量值,单位为千克〔kgkg〕;〕; G G''2 ——2 ——后桥质量测量值,单位为千克〔后桥质量测量值,单位为千克〔kgkg〕。
〕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5 6.5 测倾稳定性试验测倾稳定性试验 观光车呈无载状态,向左侧和右侧最大倾侧稳定角为观光车呈无载状态,向左侧和右侧最大倾侧稳定角为35°35°,观光车应,观光车应不倾翻6.6 6.6 转向性能试验转向性能试验6.6.1 6.6.1 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 方向盘呈自由状态,测量方向盘从中间位置向左和向右的最大自由转方向盘呈自由状态,测量方向盘从中间位置向左和向右的最大自由转角6.6.2 6.6.2 方向盘转动全行程方向盘转动全行程 用方向盘转角测量仪测定方向盘从左极限位置到右极限位置的总转角,用方向盘转角测量仪测定方向盘从左极限位置到右极限位置的总转角,再测量从右极限位置到左极限位置的总转角,取平均值再测量从右极限位置到左极限位置的总转角,取平均值6.6.3 6.6.3 方向盘转向力方向盘转向力 观光车呈无载状态,以观光车呈无载状态,以10km/h10km/h的速度在的速度在5s5s之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之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直径为渡到直径为24m24m的圆周行驶,用方向盘测力仪测定方向盘向左、向右的圆周行驶,用方向盘测力仪测定方向盘向左、向右的转向力。
向左、向右各测量的转向力向左、向右各测量3 3次,取平均值次,取平均值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6.4 6.6.4 最小转弯半径最小转弯半径 观光车呈无载状态,转向轮转到最大转角并保持不变,以最小稳 观光车呈无载状态,转向轮转到最大转角并保持不变,以最小稳定车速运行,绘出车体外侧的轨迹测出车体外侧最小转弯半径前定车速运行,绘出车体外侧的轨迹测出车体外侧最小转弯半径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各测左、前右、后左、后右各测2 2次6.7 6.7 各档最大行驶速度试验各档最大行驶速度试验 观光车分别呈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变速操纵杆置于所测档位, 观光车分别呈无载状态和满载状态,变速操纵杆置于所测档位,直线行驶,测定以最大行驶速度通过测量区段直线行驶,测定以最大行驶速度通过测量区段L L的时间辅助运行距的时间辅助运行距离应保证到达最大行驶速度试验往返进行离应保证到达最大行驶速度试验往返进行2 2次,取平均值〔电动观次,取平均值〔电动观光车应监测行驶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光车应监测行驶电动机的工作电流〕 各档最大行驶速度按式〔 各档最大行驶速度按式〔6 6〕计算:〕计算: ……… ………〔〔6 6〕〕 式中: 式中: V ——V ——各档最大行驶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各档最大行驶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h/h〕;〕; L ——L ——测量区段距离,单位为米〔测量区段距离,单位为米〔m m〕;〕; t ——t ——通过测量区段的时间,单位为秒〔通过测量区段的时间,单位为秒〔s s〕。
〕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8 6.8 动力性能试验动力性能试验6.8.1 6.8.1 爬坡性能试验爬坡性能试验 观光车呈满载状态,在坡下平路段距坡底 观光车呈满载状态,在坡下平路段距坡底1m1m处画起始线,坡上距处画起始线,坡上距坡底坡底3m3m处为测试起点,取长度为处为测试起点,取长度为L L的测试段〔见图的测试段〔见图2 2〕,在测试段起止〕,在测试段起止处安放光电测速仪或标杆样机停放在坡下,使前轮轴线投影与起始处安放光电测速仪或标杆样机停放在坡下,使前轮轴线投影与起始线重合,观光车以前进线重合,观光车以前进1 1档起步,最大速度通过档起步,最大速度通过4m4m预备区进入测试段,预备区进入测试段,测定观光车通过测试段的时间〔电动观光车应同时测量电动机最大工测定观光车通过测试段的时间〔电动观光车应同时测量电动机最大工作电流〕,试验重复作电流〕,试验重复3 3次,按〔次,按〔7 7〕计算爬坡速度,取平均值〕计算爬坡速度,取平均值 ……… ………〔〔7 7〕〕 式中: 式中: V ——V ——平均爬坡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平均爬坡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h/h〕;〕; L ——L ——测试段距离,单位为米〔测试段距离,单位为米〔m m〕;〕; t ——t ——通过测试段时间,单位为秒〔通过测试段时间,单位为秒〔s s〕。
〕 图图2 2 观光车爬坡试验观光车爬坡试验 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8.2 6.8.2 观光车坡道起步试验观光车坡道起步试验 观光车呈满载状态停在设计坡道上,试验时挂前进档放松制动器, 观光车呈满载状态停在设计坡道上,试验时挂前进档放松制动器,同时迅速踏下加速踏板,观光车能平稳起步〔电动观光车同时测量电同时迅速踏下加速踏板,观光车能平稳起步〔电动观光车同时测量电动机最大工作电流〕,测量观光车起步后行走动机最大工作电流〕,测量观光车起步后行走10m10m距离的时间距离的时间6.8.3 6.8.3 最大牵引力最大牵引力 在观光车与负荷拖车之间装置拉力传感器,牵引力传感器安装在 在观光车与负荷拖车之间装置拉力传感器,牵引力传感器安装在离地离地900mm900mm以内的位置上,观光车呈满载状态,以最低档最大速度行以内的位置上,观光车呈满载状态,以最低档最大速度行驶,稳定后,用负荷拖车加载,使观光车车速平稳下降,内燃观光车驶,稳定后,用负荷拖车加载,使观光车车速平稳下降,内燃观光车直至发动机熄火或驱动轮完全滑转为止;电动观光车行驶牵引电动机直至发动机熄火或驱动轮完全滑转为止;电动观光车行驶牵引电动机到达到达5min(S2)5min(S2)工作制电流值,用仪器记录力值及电流值。
工作制电流值,用仪器记录力值及电流值 试验往返进行 试验往返进行2 2次,记录试验数据次,记录试验数据6.8.4 6.8.4 最大牵引力折算爬坡度最大牵引力折算爬坡度 根据试验测出的最大牵引力,按式〔 根据试验测出的最大牵引力,按式〔8 8〕近似计算最大爬坡度:〕近似计算最大爬坡度: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 am=sin-1am=sin-1〔〔Fm /9.8G0 Fm /9.8G0 〕〕 ……… ………〔〔8 8〕〕 式中: 式中: am——am——最大爬坡度,〔最大爬坡度,〔°°〕;〕; Fm—— Fm——最大牵引力,单位为牛顿〔最大牵引力,单位为牛顿〔N N〕;〕; G0——G0——满载质量,单位为千克〔满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kg〕6.9 6.9 续驶里程续驶里程 电动观光车分别呈无载和满载状态,以最大平安速度各行驶 电动观光车分别呈无载和满载状态,以最大平安速度各行驶2 2㎞〔㎞〔试验时保证平安条件下,尽量不使用制动器〕,测量电能耗和所用时试验时保证平安条件下,尽量不使用制动器〕,测量电能耗和所用时间。
按式〔间按式〔9 9〕计算出续驶里程:〕计算出续驶里程: …… ……〔〔9 9〕〕 式中: 式中: W——W——总耗电量,单位为安时〔总耗电量,单位为安时〔A·hA·h〕;〕; L—— L——续驶里程,单位为千米〔㎞〕;续驶里程,单位为千米〔㎞〕; l——l——试验实际行驶距离,单位为千米〔㎞〕;试验实际行驶距离,单位为千米〔㎞〕; C—— C——蓄电池蓄电池5h5h放电率容量,单位为安时〔放电率容量,单位为安时〔A·hA·h〕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10 6.10 制动性能试验制动性能试验6.10.1 6.10.1 制动距离制动距离 样机呈无载状态,最高车速 样机呈无载状态,最高车速≥27≥27㎞㎞/h/h时,按〔时,按〔30±330±3〕㎞〕㎞/h/h的初速的初速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1818㎞㎞/h≤/h≤最高车速<最高车速<2727㎞㎞/h/h时,按〔时,按〔20±220±2〕〕㎞㎞/h/h的初速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最高车速<的初速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最高车速<1818㎞㎞/h/h时按〔时按〔10±110±1〕〕㎞㎞/h/h的初速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观光列车按〔的初速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观光列车按〔10±110±1〕㎞〕㎞/h/h的初速的初速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
当最高车速到达规定值后驾驶员用脚制动器进度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当最高车速到达规定值后驾驶员用脚制动器进行紧急制动制动距离为开始踩下制动踏板的一瞬间车辆的位置至停行紧急制动制动距离为开始踩下制动踏板的一瞬间车辆的位置至停车位置的距离车位置的距离 用下式修正制动距离: 用下式修正制动距离: ……… ………〔〔1010〕〕 式中: 式中: S——S——修正后的制动距离,单位为米〔修正后的制动距离,单位为米〔m m〕;〕; S'——S'——实际制动距离,单位为米〔实际制动距离,单位为米〔m m〕;〕; V0—— V0——规定初速度,规定初速度,3030㎞㎞/h/h、、2020㎞㎞/h/h或或1010㎞㎞/h/h;; V0'——V0'——实际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实际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h/h〕 往返各进行 往返各进行2 2次,取平均值次,取平均值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10.2 6.10.2 制动稳定性要求制动稳定性要求 观光车在中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上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同时检查观观光车在中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上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同时检查观光车是否超出试验通道的边缘线。
光车是否超出试验通道的边缘线6.10.3 6.10.3 坡道停车制动坡道停车制动 观光车呈满载状态,变速箱置空档〔如有时〕、发动机熄火,或关观光车呈满载状态,变速箱置空档〔如有时〕、发动机熄火,或关闭运行电动机以不大于闭运行电动机以不大于500N500N的力拉紧手制动,停在规定的坡道上,的力拉紧手制动,停在规定的坡道上,停稳后观察停稳后观察5min5min上坡、下坡各进行一次记录试验结果上坡、下坡各进行一次记录试验结果6.11 6.11 噪声试验噪声试验 按本标准附录按本标准附录B B进行6.12 6.12 油漆附着力油漆附着力 按按GB/T 9286-1998GB/T 9286-1998进行6.13 6.13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 样机呈无载状态〔冷态〕,用兆欧表测量蓄电池极柱、电动机接线样机呈无载状态〔冷态〕,用兆欧表测量蓄电池极柱、电动机接线柱、控制线路对车体的绝缘电阻柱、控制线路对车体的绝缘电阻6.14 6.14 标牌检查标牌检查 检查并记录观光车的标牌内容是否符合的要求检查并记录观光车的标牌内容是否符合的要求。
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15 6.15 排放试验排放试验 汽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排气污染试验按汽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排气污染试验按GB 18285GB 18285进行 柴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排气污染试验按柴油发动机的观光车排气污染试验按GB 3847-2005GB 3847-2005进行6.16 150h6.16 150h可靠性强化试验可靠性强化试验6.16.1 6.16.1 跑到设置跑到设置试验场地应平整、清洁场地布置见图试验场地应平整、清洁场地布置见图3.3. 试验坡道试验坡道————跑道上有上、下坡度的斜坡段和一个水平路段组成的爬跑道上有上、下坡度的斜坡段和一个水平路段组成的爬坡路段,以考核观光车爬坡和制动性能〔坡度为坡路段,以考核观光车爬坡和制动性能〔坡度为1010%〕观光车试验%〕观光车试验时不经过试验坡道时不经过试验坡道 障碍块尺寸见图障碍块尺寸见图4.4.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图图3 3 可靠性强化跑道可靠性强化跑道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障碍块高障碍块高h h见表见表6 6表表6 6 障碍块高度障碍块高度6.16.2 6.16.2 强化试验方法强化试验方法 试验中第一个循环的程序如下:试验中第一个循环的程序如下: 观光车在起点的位置,呈满载状态,启动后挂前进档,沿跑道逆时观光车在起点的位置,呈满载状态,启动后挂前进档,沿跑道逆时针方向运行;左转针方向运行;左转90°90°进入爬坡路段,爬坡先将车换成低速,爬到坡进入爬坡路段,爬坡先将车换成低速,爬到坡道的中部进行停车制动,停车道的中部进行停车制动,停车3s~5s3s~5s,启动后继续爬坡到坡道水平路,启动后继续爬坡到坡道水平路段以平安速度下坡,左转段以平安速度下坡,左转90°90°进入障碍跑道,以不小于进入障碍跑道,以不小于4 4㎞㎞/h/h车速,车速,左侧轮越过左侧障碍块后,右侧轮越过右侧障碍块,在越过障碍块过左侧轮越过左侧障碍块后,右侧轮越过右侧障碍块,在越过障碍块过程中不允许停车及严重跑偏越界。
观光车继续前进左转程中不允许停车及严重跑偏越界观光车继续前进左转90°90°进入直线进入直线跑道,继续前进左转跑道,继续前进左转90°90°到达起始点位置到达起始点位置图图4 4 障碍块尺寸障碍块尺寸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6.16.3 6.16.3 试验要求试验要求 a) a)作业车速:样机以最高平安车速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作业作业车速:样机以最高平安车速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作业 b) b)日作业量:日连续作业量应不少于日作业量:日连续作业量应不少于8h8h c) c)样机的保养:样机可以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日常保养样机的保养:样机可以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日常保养 d) d)实验进行实验进行75 h75 h后改为反向运行后改为反向运行6.16.4 6.16.4 可靠性指标计算可靠性指标计算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TBF:: ……… ………〔〔1111〕〕 有效度有效度A A:: ……… ………〔〔1212〕〕 式中: 式中: T T作作————纯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纯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h h〕;〕; r——r——故障当量数〔见附录故障当量数〔见附录A A〕;〕; T1—— T1——保养时间和排除故障时间总和,单位为小时〔保养时间和排除故障时间总和,单位为小时〔h h〕。
〕6.16.5 6.16.5 主要性能复测工程主要性能复测工程 最大行驶速度;最大行驶速度;六、试验方法六、试验方法最大爬坡度;最大爬坡度;无载制动距离; 无载制动距离; 坡道停车制动坡道停车制动6.16.6 6.16.6 在实验中,统计每日工作时间、燃油消耗量、蓄电池充电一次的在实验中,统计每日工作时间、燃油消耗量、蓄电池充电一次的工作时间,故障、零件损坏情况,保养和修理措施工作时间,故障、零件损坏情况,保养和修理措施6.16.7 6.16.7 整个实验结束后,应进行阶梯检查,检查主要部件、总成的磨损整个实验结束后,应进行阶梯检查,检查主要部件、总成的磨损6.16.8 6.16.8 可靠性强化试验故障判定按标准附录可靠性强化试验故障判定按标准附录A A进行七、检验规那么七、检验规那么7.1 7.1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7.1.1 7.1.1 每辆车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每辆车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前方可出厂前方可出厂7.1.2 7.1.2 出厂检验工程:出厂检验工程: a)a)外观质量、渗漏检查、重要紧固件的紧固力矩;外观质量、渗漏检查、重要紧固件的紧固力矩; b)b)照明及信号装置工作状况;照明及信号装置工作状况; c)c)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 d)d)坡道停止制动;坡道停止制动; e)e)排气污染物;排气污染物; f)f)最小转弯半径。
最小转弯半径7.2 7.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7.2.1 7.2.1 凡属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凡属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时;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时; b)b)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七、检验规那么七、检验规那么c)c)上级质量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上级质量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d)d)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及质量时;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及质量时; e)e)合同环境下用户提出要求时合同环境下用户提出要求时7.2.2 7.2.2 检验工程及检验方法检验工程及检验方法 型式检验时,如果以属中 型式检验时,如果以属中a)a)、、b)b)、、c)c)、、d)d)四种情况的,应按第四种情况的,应按第6 6章的内容章的内容进行整车结构、技术参数和性能检验,并按进行整车结构、技术参数和性能检验,并按6.166.16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如果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如果属属7.2.1c)7.2.1c)情况的,仅对受影响工程进行检验。
情况的,仅对受影响工程进行检验7.3 7.3 试验样车数量试验样车数量 试验样车为试验样车为1 1辆新产品型式检验的样车为试制样车新产品型式检验的样车为试制样车7.4 7.4 结果评定结果评定7.4.1 7.4.1 整车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整车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7.4.2 7.4.2 可靠性强化试验〔含专项试验〕中不出现重大故障〔定义按标准性附录可靠性强化试验〔含专项试验〕中不出现重大故障〔定义按标准性附录A A〕7.4.3 7.4.3 检验中如有工程不合格,允许调整后重新检验,假设仍不合格,那么判定检验中如有工程不合格,允许调整后重新检验,假设仍不合格,那么判定该产品不合格该产品不合格7.4.4 7.4.4 观光车进行观光车进行150h150h的可靠性强化试验后,其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的可靠性强化试验后,其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八、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八、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8 8 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8.1 8.1 标志标志8.1.1 8.1.1 在观光车的明显而又不易碰害处固定一个永久保持的标牌。
标牌在观光车的明显而又不易碰害处固定一个永久保持的标牌标牌应符合的规定应符合的规定8.1.2 8.1.2 观光车使用充气轮胎时,应在车体上标记充气轮胎规定的压力值观光车使用充气轮胎时,应在车体上标记充气轮胎规定的压力值8.1.3 8.1.3 观光车有明显的起吊位置,并能保证平安吊装;或在使用说明书观光车有明显的起吊位置,并能保证平安吊装;或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装卸方式并详细说明中明确装卸方式并详细说明8.1.4 8.1.4 观光车车架的明显位置应有钢字顺序号标记观光车车架的明显位置应有钢字顺序号标记8.2 8.2 随机文件及附件随机文件及附件8.2.1 8.2.1 观光车出厂应附带以下文件:观光车出厂应附带以下文件: a) a)使用维护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 b) b)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合格证书;八、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八、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 c)c)易损件目录;易损件目录; d)d)装箱单;装箱单; e)e)随车工具清单随车工具清单8.2.2 8.2.2 观光车出厂应附带随车工具及必要的易损件观光车出厂应附带随车工具及必要的易损件。
8.3 8.3 运输运输 产品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应做必要的固定和防护,以防止损伤产品 产品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应做必要的固定和防护,以防止损伤产品8.4 8.4 贮存贮存8.4.1 8.4.1 产品应置于枯燥通风处,应防止在高温环境和温度急剧变化处放产品应置于枯燥通风处,应防止在高温环境和温度急剧变化处放置8.4.2 8.4.2 产品应与酸、碱等有化学腐蚀性物品隔离产品应与酸、碱等有化学腐蚀性物品隔离8.4.3 8.4.3 产品应采取必要的防锈措施,保证在正常的储运条件下,产品应采取必要的防锈措施,保证在正常的储运条件下,6 6个月内个月内不发生锈蚀现象不发生锈蚀现象8.4.4 8.4.4 符合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有关规定符合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有关规定九、质量保证期九、质量保证期9 9 质量保证期质量保证期 用户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维护的要求,对主要部件和总成进行保养用户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维护的要求,对主要部件和总成进行保养 在用户遵守产品的安装和使用及保养规那么条件下,产品自交付用户在用户遵守产品的安装和使用及保养规那么条件下,产品自交付用户之日起之日起6 6个月内确因制造质量不良而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个月内确因制造质量不良而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为用户修理或更换。
为用户修理或更换 〔标准性附录〕〔标准性附录〕故故 障障 判判 断断 按故障原因和影响车辆正常工作的严重性及故障的关联性,将观光车按故障原因和影响车辆正常工作的严重性及故障的关联性,将观光车故障分为三级,即重大故障、一般故障、轻微故障它们之间的当量故障分为三级,即重大故障、一般故障、轻微故障它们之间的当量关系是:关系是:1 1次重大故障相当于次重大故障相当于5 5次一般故障;次一般故障;1 1次轻微故障相当于次轻微故障相当于0.20.2次次一般故障故障的判断原那么见表一般故障故障的判断原那么见表A.1A.1 故障判断原那么故障判断原那么附录附录A 〔标准性附录〕〔标准性附录〕观光车匀速行驶车外噪声测试方法观光车匀速行驶车外噪声测试方法B.1B.1测试条件测试条件B.1.1B.1.1测试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测试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25 m25 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B.1.2B.1.2测试场地跑道应有测试场地跑道应有20 m20 m以上的平直、枯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以上的平直、枯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包括加速段在内路面坡度不超过包括加速段在内路面坡度不超过0.5%0.5%。
B.1.3B.1.3测试仪器经过校准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测试仪器经过校准且在检定有效期内B.1.4B.1.4本底噪声〔指测量对象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包括风噪本底噪声〔指测量对象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包括风噪声〕应比所测观光车噪声至少低声〕应比所测观光车噪声至少低10 dB10 dB〔〔A A〕,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其他声源所干扰B.1.5B.1.5为防止风噪声干扰,可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为防止风噪声干扰,可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度的影响度的影响B.1.6B.1.6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那么应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那么应站在测量者背后站在测量者背后附录附录B B.1.7B.1.7被测观光车不载重测量时动力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噪声测试被测观光车不载重测量时动力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噪声测试在最高车速试验后进行在最高车速试验后进行B.2B.2测试场地及测点位置测试场地及测点位置B.2.1B.2.1测试场地示意图见图测试场地示意图见图B.1B.1。
B.2.2B.2.2测试话筒位于测试话筒位于20 m20 m跑道中心点跑道中心点“○“○〞两侧,距中线〞两侧,距中线7.5 m7.5 m,距地面,距地面高度高度1.2 m1.2 m,用三角架固定,话筒平行于路面,其轴线垂直于观光车,用三角架固定,话筒平行于路面,其轴线垂直于观光车行驶方向行驶方向B.3B.3噪声测试方法噪声测试方法B.3.1B.3.1观光车以最高设计车速对应的档位,加速踏板保持稳定,以最高车观光车以最高设计车速对应的档位,加速踏板保持稳定,以最高车速〔最高车速试验的实测值〕匀速通过测试区域速〔最高车速试验的实测值〕匀速通过测试区域B.3.2B.3.2声级计用声级计用“A“A〞计权网络,〞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观光车驶过声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观光车驶过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数B.3.3B.3.3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1 1次,观光车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次,观光车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2 2 dBdB〔〔A A〕,假设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假设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6 6次,即每侧次,即每侧测量测量3 3次。
次B.3.4B.3.4分别将观光车每侧分别将观光车每侧3 3次噪声测试值进行算术平均,取左、右两侧平次噪声测试值进行算术平均,取左、右两侧平均值中的大者作为被测观光车匀速行驶的噪音测试结果均值中的大者作为被测观光车匀速行驶的噪音测试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