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犯罪心理种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15836250
  • 上传时间:2023-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贪污受贿的犯罪心理研究和分析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心理特点,尤其是贪污贿赂犯罪的心理特点,可以增强 检察机关自侦办案工作的侦查谋略,提高侦查水平和办案能力同时,在检察机关开展的职 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可以克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健康心理,真正从源 头上遏制贪污贿赂犯罪多发的势头通过办案实践分析,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一般有以下心 理特点1、 攀比心理有些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从其人生经历考察,出身比较清贫,从小在农村长大,在读 书、工作的各个阶段都经历过许多磨难在刚参加工作时,懂得生活的艰辛,对工作尽职尽 责,表现出色,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而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信任,并被委以 重任,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随着时长日久和社会交往面的不断扩大,他们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悄悄地在发生变化,认为自己为国家、集体付出了许多,但得到的回报却很少, 尤其是看到周围一些人日常生活阔绰,心理便产生不平衡为与他人比阔攀富,他们大多借 职务之便,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自己经管单位财务之便,或贪污,或受贿,进行权钱交易,逐 渐走向了犯罪的道路甘肃省盐业公司河西堡购销站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刘武堂, 出身农民,师范学校毕业,曾当过教师,1981 调河西堡盐站工作,由于工作努力,1986 被提 拔为盐站党委副书记,直至1995 成为盐站党政一把手。

      在盐站任职期间,刘武堂在生活上奢 侈腐化,有专用浴池,单位任何职工不得涉足;有专门供其打猎使用的专车,同时配有5支 猎枪;有专门为其服务的按摩师、理发员,另外还有多名情妇刘武堂后因受贿45.79 万元 被检察机关依法查处并提起公诉,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从众心理贪污贿赂犯罪是一个社会顽症,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一时还难以彻底清除,这 一社会病症的久治不愈,会诱使更多的人铤而走险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查处的贪污贿赂 案件,其中窝案、串案呈增多趋势,当办案人员问及犯罪的原因时,大多回答“社会风气都 是这样,周围的人都那么做,也没有出事,自己有机会不这样做,别人会以为自己傻有的 人原来在工作中一直能够廉洁从政,但是看到周围其他人的贪污贿赂犯罪行径总是屡次得逞, 没有得到法律的应有制裁,久而久之,他们渐渐地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贪污贿赂犯罪产生了 认同感,进而也萌生了实施贪污贿赂犯罪的心理动因,一旦机会成熟,他会将犯罪行为付诸实施2001 年,成县检察院抓住本县粮食 系统开展“清仓查库”的有利时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连在该县粮食系统查处多起职务 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借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国家有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之机,你贪我 占,互相效仿,大肆侵吞公款。

      原南康粮管所所长庆育安因挪用公款39 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 11年、原抛沙粮管所所长杨正国伙同会计、出纳共同贪污公款21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7 年3、图报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犯罪嫌疑人在任职期间,受他人请托,利用职务之便,替人办事后, 内心总希望能得到回报,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一旦他人为报答有所“送”,觉得是主动奉送, 并非是自己索要,也就“收”得当然这一“收”一“送”,往往在隐蔽的情况下,或以回扣、 或以好处费、或以贺礼等名义,以非常巧妙的手段完成有的国家工作人员自恃对国家贡献 大,为事业奉献多,抱怨国家给予的报酬少,在图报心理的作用下,理直气壮地把手伸向了 公款赵毅(女)在任省政府财政厅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主任期间,给兰州市第二汽 车运输公司办理160 辆“面的”车控办手续,收受无业人员火高林贿赂款14万元,按照当时 规定 160 辆面的车办理控办手续需64 万元,而火高林只用了5 万元在赵毅儿子结婚和孙子 满月时,火高林又送礼钱7000 元,送30 克金项链一条该案被检察机关依法查处并提起公 诉后,赵毅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火高林被判处有期徒刑7 年4、贪婪心理贪污贿赂犯罪分子实施贪污贿赂犯罪的目的大多并不是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而是为了 享乐,或满足自己一时的感官刺激。

      作为工薪阶层人员,个人的工资收入难以满足需求,生 活需求的高层次与工资收入的低层次,促使其中一些人对金钱具有极强的占有欲,贪婪无比 而犯罪行为一次次的成功实施,使他们从中得到了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助长了贪欲,强化 了贪婪的心理,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贿赂发展成为不择手段地利用职务之便,主动寻机贪污受 贿,甚至肆无忌惮地公开索贿从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的办案情况看,大案要案逐年上升, 涉案金额在增大,涉案人员的职位在增高,并且犯罪持续时间较长,究其原因就是犯罪嫌疑 人在强烈的金钱占有欲的刺激下,变得有点丧心病狂,不可自拔2001年 3月 1 日,建行平 凉分行东街办事处出纳李世虎被“黄河风采”的高额奖金所诱惑,乘该办事处另一金库保管 员冯文斌脱岗之际,从二人共同保管的库箱中窃取公款26 万元,交给表妹谭芳、慕志宏夫妇 为其购买“黄河风彩”彩票当天,慕志宏为李世虎购买的20 余万元彩票开奖后未中大 奖,李世虎便产生了再次窃款后潜逃的念头第二天,李世虎以加班整理库款为由,从冯文 斌处要来金库和库箱的另外一套钥匙,打开金库和库箱的双锁,分两次盗出100 万元现金藏 到慕志宏的茶叶店中当日中午,李世虎分给慕志宏10 万元后,携余款逃往兰州,在亲戚的 帮助下,办理了假身份证,欲在兰州长期租房藏匿。

      3月6 日,平凉市公安局将李世虎抓获, 并从其租住的房内查获赃款88 万余元及假身份证、假发等物5、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的一种普遍心理有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自己一向做事诡 秘,无人知道,不会出事;有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自己是领导者,有权力,有关系,别人即使 知道了,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有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自己是优秀党员,是劳动模范,有“大 红伞”做保护,别人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作案抱着这种侥幸心理,这些人在作案时,往往会 采取非常隐蔽的手段,巧妙地将犯罪行为掩盖起来如行贿者与受贿者大多是“一对一”,看 起来只是简单地一“送”一“收”,行贿者却深谙此道,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打消受贿者心理的 顾虑,对行贿的时间、地点、环境、方式有所选择,为受贿者的侥幸心理注射“强心剂如 不送现金送存折,不送本人送亲人,名为赌实为送,或逢家中有喜事、难事、急事送,送得 巧妙,收得也自然1997年 8月,省院立案查处的原兰州钢铁公司总经理张斌昌贪污、受贿、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张斌昌在酒泉钢铁公司、兰州钢铁公司担任领导多年,在任职期间, 多次贪污、受贿,涉案金额特别巨大作为地级领导干部,他侥幸地以为司法机关不会轻易 调查自己,在公司大会上他为自己“约法三章”,大树廉洁形象,迷惑职工,他做事一向谨慎、 诡秘,作案后又都较安全地隐匿了赃款,甚至在检察机关对其违法犯罪问题进行调查时,他 又买通一办案人员把巨额赃款转移。

      但最终在铁的证据面前,他仅存的心理防线也彻底崩溃 了张斌昌因贪污120 万元、受贿92 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110.8 万元,被依法判处死刑 缓期两年执行6、矛盾心理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在尝到犯罪甜头和得到快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又时时不能摆脱犯罪 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总害怕罪行暴露后,会身败名裂,累及亲人,失去多年来自己为之奋 斗的名誉和地位,内心十分矛盾,整日里显得慌乱不安,对周围的人非常的猜忌有的犯罪 嫌疑人自作案后,一直感到耳鸣、心悸、无睡意,犯罪的快乐情感体验与担心罪行败露后得 不偿失的心理相互斗争,使其终日坐立不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外界 的有关信息会对其产生一种导向作用,当听到某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被逮捕、被判决,他会 自动收敛犯罪行为;当得知同样有贪污贿赂犯罪行径的人长期不被查处,更会激发他继续犯 罪的心理所以,对职务犯罪的打击,也要象打击其他严重刑事犯罪一样,始终处于“严打” 的高压态势1997 年省院查办的省海外旅游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常立新贪污案常立新在任职 期间,利用自己分管业务之便,先后三次将外方旅行社付给海外公司的团费19 万美元、包机 补偿款3827 余万日元采用帐外截留的办法,直接汇到由其丈夫掌管设在日本的秘密帐户隐瞒 检察机关依法查处时,常立新显得十分慌乱紧张,内心比较矛盾,虽然如此,她依然不坦白。

      当办案人员依法对其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并表明如再不交代,会去日本将其丈夫带回国内接 受审查时,她便嚎啕大哭,知道检察机关已全部掌握了其罪行,终于俯首坦白,并协助办案 人员追回了全部赃款后常立新被判处有期徒刑6 年7、自恃心理从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地位看,他们在单位一般都处于领导地位,拥有一定的 权力,或者是经管着单位财务具有实施贪污贿赂犯罪的职务之便他们自恃有职位、有权力、 有关系、有后台和保护伞,有恃无恐,疯狂作案,认为即使案发了,也有人出来为自己开脱, 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这种心理的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胆子大,手段无所顾及,涉案金 额高,涉及面广,对其依法查处受到的阻力也大,案情一般比较复杂检察机关在依法查处 时,有的会端官架子,有的会打旗号、亮后台,有的会利用社会关系上下说情或是威胁恐吓 办案人员,在讯问中,他们百般狡辩,甚至辱骂、诋毁办案人员,无论他怎么样,在铁的证 据面前,他们依然会低下高傲的头颅996年,省院、金昌市院、金川区院联合查办的“7・18” 贪污受贿窝案,涉案人员大多职务高,权力大,其中蒋克忠是金昌市委主要领导,张树生担 任市委秘书长多年,姚启武是市公安局副局长,都实权在握,邓天佐虽然病休,但也曾在市 政府和公安局担任过要职。

      这些人信息灵、关系广,又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应变能力较 强当被依法传讯时,他们自恃位高权重,不把办案人员放在眼里,态度较为蛮横,并手拍 胸膛,保证自己没有问题但当办案人员把赃物等铁的证据摆在其面前时,他们却无言以对 检察机关通过该案共追回赃款14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0 余万元,案件被起诉法院后, 蒋克忠、邓天佐、姚启武、张树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 年、7年、12 年、7 年8、抗拒心理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在自恃、侥幸等心理的作用以及在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下,罪 行被揭露后,为了逃避打击,一些顽固分子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抗拒心理,不肯轻易就范 犯罪嫌疑人的抗拒心理随着办案进程的推进,在方式、程度等方面表现得也不同在案件初 查阶段,抗拒心理表现尤为突出,犯罪嫌疑人一般不轻易供述犯罪,认为只要自己不开口, 不承认,检察机关就定不了案随着案件的深入侦查,当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再也无法掩 盖时,一些犯罪情节轻微、涉案金额不大、属从犯又有立功机会的,其抗拒心理会很快消失, 主动坦白;一些犯罪情节严重、涉案金额巨大、对后台和保护伞仍抱有幻想的,不会供述, 或避重就轻、或百般狡赖,推卸责任,会抗拒到底。

      对此,办案人员要明查细究,坚决依法 办案,不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张建明在担任张掖市供水公司青年门市部经理期间,利用职 务之便,采用收入不入帐、虚报冒领等手段,贪污公款71 万余元,挪用公款17.9 万余元, 且绝大多数赃款被其挥霍案发后,张建明无悔罪表现,不积极退赃,抗拒侦查,该案被检 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后,张建明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交通肇事的犯罪心理1. 恐慌心理: 事故发生后,少数肇事者的内心充满着恐惧,害怕承担巨额经济赔偿等责任,而选择逃逸;2. 畏罪心理: 肇事者害怕由于造成重大事故而受到法律追究,因而心理压力增大,导致其当时心理第一想 法就是尽快逃离事故现场;有的事故虽不严重,但肇事车辆手续不合法,驾驶人无驾驶资格, 或者未按规定驾驶准驾车型、车辆未按规定购买第三者责任险等,肇事司机担心事后赔偿超 出自身能力,害怕受到法律追究,干脆一走了之3. 侥幸心理: 肇事时间和地点多是司机决定是否逃逸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事发地点偏僻、时间较晚的, 肇事者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没有目击者,从而铤而走险就算有目击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