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docx
5页中心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2023—2025年)一、指导思想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保教并重,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工作条例》,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为我们办园指导思想二、办园思想体系办园宗旨:为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服务办园理念:尊重儿童差异,培养独立自主的人课程理念:遇见生活一预见教育一育人未来园所文化:蹲下来,仰视儿童;站起来,追随儿童;伸出手,帮助儿童;停下来,等待儿童寄语教师:勤于思辨勇于探索善于践行寄语幼儿: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大家的事共同负责共同解决办园愿景:争做一名具有影响力的教师影响一批具有能动力的幼儿成就一所具有影响力的园所三、现状分析优势一一幼儿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幼儿园的深度发展垫定了基础幼儿园已由拒绝“小学化”阶段迈向“自主游戏”深入开展期课程理念以深植于每位教师心底,遇,即为遇见,是课程资源的源头眼界宽,则心智熟预,亦为预见,是预见课程的价值,是课程的灵魂预则立,不预则废育,即为育人,育人是课程的核心成己成物,止于至善课程的实践探索初见成效,为游戏课程的深度开展提供了准绳。
劣势一一大批新教师入职,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缺乏学习主动性,思想保守,眼界窄,工作没有创造性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态、学习环境及资源、课程活动等质量因素关注不够,没有真正确立教育的质量意识;多数教师局限于单一的实施者,而非课程建设者;教研活动展示性较强,而非重视问题的解决四、总体发展目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坚持保教并育,依托“遇见即教育”的课程理念,为幼儿提供适合发展的活动课程,使其成为身心健康、思维灵动、习惯良好、自主发展的人,为未来更好的学习做准备―)愿景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幼儿园章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发掘园本资源,突出特色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幼儿园发展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力争到2023年底,把幼儿园办成一所环境优美,教育设施齐全,办学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幼儿园二)三年目标党建阵地建设深化提升;幼儿园文化内涵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幼儿核心素养良好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规范1.坚持以党建品牌“真•情”的引领,围绕“本真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2 .深入挖掘幼儿园文化,建构园本课程体系,用游戏滋养幼儿生命在实施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让孩子站在课程的中央,让老师成为课改的主角为孩子提供鲜活的课程资源,最终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3 .聚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通过模块化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从纵向“从业经验”和横向的“专业特色”两个维度划分教师梯队,梳理不同教师的专业需求4 .关注幼儿生命体验、生活经验在游戏中的反映,用“自然、本真”的方式影响儿童学习,上午开展(室内外)自主游戏,下午小组活动、个别化学习,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教师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幼儿的深入和深度学习,全面发展,提升幼儿核心素养5.继续实行五莲县幼儿园月度考核方案,细化考核细则,将个人工作进行月度考核,通过实时激励、即时激励,强化过程管理,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吧,实现“全体总动员,争创一流园”的目标五、实施步骤1.第一年(2020.9—2021.8)(1)改变教师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一步提高收费做好充分准备2)提高教师待遇和教师的幸福指数,让教师愿意留下来,干事心舒畅,体验成就感在让教师务实的基础上,鼓励创新。
3)加强家园联系,多渠道虚心听取家长建议,让家长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之中,让他们体会当主人的感觉4)不放过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外派优秀教师参观学习,打造1・2名县级骨干教师5)为中心园和村办园配备一定数量的教玩具和多媒体设备中心幼儿园建起图书阅览室,村办园添加电视等设备,改善办园条件2.第二年(2021.9-2022.8)(1)优化教师队伍,通过竞争的方式配齐中层干部,成立职能部门通过拉大绩效工资差的手段,让优秀教师更加优秀,让能者愿意多劳培养1—2名在全县幼教工作有影响力的教师2)创造条件增添男教师,调剂幼儿园的工作氛围3)做好《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及时调整教研方向和策略4)给崖头幼儿园添置大型玩具,改建各种用室3.第三年(2022.9—2023.8)(1)为村办园配齐教师,选拔懂业务、善管理的负责人2)创造条件,做好崖头幼儿园迁建或是扩建工作3)初步探索镇域内的教师交流机制,努力达到镇域内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4)争取项目,增加中心幼儿园的建筑面积,改善师幼的工作和生活条件5)尝试实行班级教师竞争上岗,给教师营造紧迫感的氛围,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