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听武琼老师授课讲座有感.doc
4页听武琼老师授课有感王艳红(语文)我校第二十四届小学生主体性发展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虽然已落下了帷幕,但三天来的听课、评课所带来的思考,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特级教师武琼老师所作的《纪昌学射》示范课,听后更是受益非匪浅长期以来,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听了武老师课之后,我们有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语文课“为谁教”当然是为学生教,学生才应是课堂的主角,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教什么?当然是教语文,包括思想、观点、方法、价值观等,具体则要落实在字、词、句、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实践上,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怎么教?要“授之以渔”“自求得之”,“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上观点,在武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开课伊始,武老师向学生问问题:学文章之前,你做了什么事?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预习了生字,有的说读课文几遍等等,个说个地,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发言都没有联系以往的课堂我们可能只是作为一个环节流于形式草草地而过而武老师恰恰相反,她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欠缺,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如:“这两个同学之间的说话有关系吗?”“要想说清楚,首先要听清楚,听听伙伴说的跟你想的一样吗?有关系吗?”“想着怎么说清楚?先不着急举手。
别人在说什么,我听明白什么了,怎么补充?这样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如果我们说清楚,说明白,怎样说?那就先说大概念,再说小概念,这样就说具体,说明白了”课前交流足足用了17分钟,虽然用时过长,但是让我们感受的却是武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进行语言能力的提升,以及倾听习惯的培养,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中听、说的训练落实到了实处在学习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上,武老师她几乎不带孩子们分析课文,而是充分地信任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分析课文但当孩子们重要的地方没有读透,没有想明白时,她会不露痕迹地指导大家再分析孩子们找到了纪昌练眼力的两件事:注视飞梭和盯虱子但他们没去想,为什么注视飞梭而不是别的?为什么盯虱子而不是别的?别说孩子们了,坐在后排听课的我们也没想到这个问题经过武老师一提醒,孩子们才意识到,注视飞梭就是为了能面对移动目标时看得稳;而盯虱子,就能把小的东西看大,就能看得准这些都是学射箭的基本功原以为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到此为止了,谁知武老师并没有就此停止,她再次追问:“谁让纪昌注视飞梭、盯虱子的?”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他的老师飞卫了武老师让孩子再看书,“飞卫老师是这样说的吗?”孩子们才看到:“飞卫老师只是说: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还说: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
没有告诉他用什么练习武老师:“那到底谁让他躺在织布机下看梭子,也不怕砸到自己;谁让他吊起来虱子看的呀?”孩子们:“是他自己吧武老师:“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正因为纪昌选择了这样做,并且坚持这样做,他才能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学习就是这样的,老师只是指导,你要自己主动地做事情就像今天学习这篇课文一样,老师只是告诉你:看题目知大意,自己对着大意再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找答案,你就是在学习了这里老师不替代,只是鼓励、激励、唤醒孩子,激活思维纵观整个课堂,武老师不仅在教给孩子们知识,而是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是顺畅自如的教给了孩子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武老师的课没有课件,简简单单,朴实无华展示了一个扎实,实用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课堂看过了许多可望却不可及的名师教学之后,再听武老师的课感觉就像是穿上了一件久违的纯棉小褂,抛去华丽的包装,舒服、实用真水无香,却耐人寻味这是一堂公开的常态课,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这样为学生指导、归纳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怎能不提高?课堂教学怎能无效?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再上得扎实一些,再有味道一些! 2013年5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