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营销专业学年论文模板.doc
11页一、 撰写学年论文的目的、要求、评分为了全面提高木科生培养质量,备木科专业学生必须结合木专业课程的学习,撰写学 年论文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综合运川所学专业理论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 力,掌握调杏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学术论文的基木规范和写作方法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确定论文题目,收集资料,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年论文 具备论文的基木格式,摘要,关键词,英文翻译,参考文献等齐备,观点正确,结构清晰, 语言规范字数不少于3500字学生的学年论文必须于2014年6月20日前提交给指导老师(纸质版和word电了版), 指导老师于6月25日前给出评语与成绩二、 论文格式要求(一) 论文应由以下部分构成:1、 封面2、 目录3、 正文(1) 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2)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3) 论文主体部分(3000字以上)4、 参考文献(二) 各部分内容格式规范:1、 封面应按统一格式制作(见附件模板)2、 “目录”两个字用四号宋体加粗,目录内容用五号宋体3、 正文部分格式要求:(1) 中文题目用小三号宋体加粗;摘要300字以内,“摘要”两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加 粗,摘要内容用五号宋体;关键词为3至5个,“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宋体 加粗,具体关键词用五号宋体。
2) 英文题目用四 Times New Roman 加粗;^Abstract”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英文摘要内容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具体英文关键词用五Times New Roman0(3) 论文主体部分用小四号宋体,文中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文中图、表标题用五 号宋体4、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宋体,要求至少7篇以 上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 图书[1]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 期刊[1]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 学位论文[1]著者.题名[D].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年份.三、附件:本科学年论文模板:基于流动视角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专业名称 年级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1. 引言 12. 农民工流动就业新特点 22」中西部就业的农民工持续增长 22.2就地就近转移 22.3就业范围从制造业建筑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23.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33」高度碎片化 33.2低覆盖 33.3低水平 44. 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 44」主要保险制度的影响 44.2重要救助及福利制度的影响 54.3社会保险衔接状况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 5参考文献 6基于流动视角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谢凡摘要:从农民工流动的视角来关注其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流 动的新特点,阐述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即在体系上高度碎片化,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还处 于低水平阶段的“一高两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医疗等主要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福利及社会保险衔接状况等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农民工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社会保障Research on Social Security of Migrant Labo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grationXie FanAbstract: The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and perfec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of migrant kib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gration of migrant labors. Fir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migrant labors migration, and then states social security status of migrant labors, that is highly frag me nted system, low coverage and security level.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 on the migration of migrant labors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including medical insura nee, social assistance, social welfare and the status of social in sura nee join. At las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migrant labors・Key words: migrant labors; migration; social security1. 引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吋期的国家战 略,其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 农民工无市民待遇,我国被纳入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2.63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就 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与城镇户籍居民相差甚远,农民工参加城镇职 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等5项基本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仍较低,农民工基本不 能亨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也没有住房公积金制度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 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占农 民工总量的62.21%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农民 工流动的数量规模也会持续上升,血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最基本的问题z-就是解 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城镇化加快、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其流动有何影响,应如何从有利于农民工流动的视角来完 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值得探索的问题2. 农民工流动就业新特点 2.1中西部就业的农民工持续增长H前东部仍是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区域,但随着中四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曲部打工的机会和收入增长较快,打工者经济收益的地区间 差距逐渐缩小,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持续增长,近3年来农民工在中 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持续上升(表1)。
2. 2就地就近转移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趋向于就近就地转移以2012年为 例,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流动的农民工8 689万人,占外岀农民工总量的53.2%; 跨省流动的农民工7647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6.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比例下降,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的上升不仅增强农民工就业 的稳定性,也减少了农民工流动成本,同时方便照顾家庭,有效缓解留守儿童老 人妇女等社会性问题表1 2010-2012年农民工在东中西部地区就业数量就业地区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万人)(% )(万人)(% )(力人)(% )东部地区1621366.91653765.41698064.7中部地区410116.9443817.6470617.6西部地区384515.9121516.7447917. 120122011注:数据根据国家统让局《2011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査报告》、《2012年全国农民丁监测调查报告》资料整 理而得2.3就业范围从制造业建筑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以前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情况不同,当前农民工主要集中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尤其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行业吋,不仅看重岗位的工资水平, 也很看重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
新生代农民工很少从事建筑业,2010 年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显示,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其他集中在服 务业餐饮业等这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产业结构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有 关农民工流动出现了现阶段的一些新特点和趋势,当然,这其中有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等方而的原因,不容忽视的是,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制度变革对农 民工流动的影响也H益深远有学者研究发现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会随着家庭生 活担忧度的增加而降低3.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3.1高度碎片化现阶段农民工社会保障表现岀强烈的碎片化特征,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高 度碎片化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农民工社会保障也是我国整个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碎片,这个碎片又分化为地方自主制定、操作的多种模式, 形成进一步碎片化为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4种:一是将 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城保模式,该模式在现实中呈现出覆盖 而低退保率高的特点;二是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微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双低模 式,该模式被北京、浙江等许多地区采用,但在不同地区不同项H的设计上有较 大差别,因血参保率、保障待遇等也存在较大差别换句话说,又进一步碎片化; 三是专门为农民工设计的综合保险模式,该模式进行了重大制度创新,推动了农 民工社会保障覆盖而的扩大,同时简单易行,管理成本低。
但综合社会保险与城 保和农保制度都不衔接,农民工的保障在城市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体外运行,既不 利于城市化,也不利于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风险统筹;四是纳入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的农保模式,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已有的制度保障水 平都较低,同时该体系并不涵盖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工伤、失业保险等内容, 不能很好满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3. 2低覆盖各项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范围依然处于低水平状态从2008-2012年的 统计数据表可以看出,随着保障制度的不断改善和农民工保障意识的加强,农民 工参加各项保险人数和比率均有所提高,除工伤保险外,2012年养老医疗失业 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比2008年分别提高了 4.5、3.8、4.7、4.1个百分点.但总体水 平依然较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明显不足事实丄,现行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 制度在制度层而并不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其原因既有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定 而难参保等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怕参保增加人工成本,地方政府担心 推进农民工参保会影响本地投资环境等主观方而的问题,还有现行制度不适合农 民工如门槛高难转移等方而的问题同时,主要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低收入群 体不愿降低收入参加社保,他们宁愿主动不参保,让单位将这部分费用转化为工 资发给自己。
3. 3低水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低水平主要表现为保障的缺失和不足除了居于保障体系 核心地位的社会保险不足外,居于最低层次的社会救助和最高层次的社会福利均 严重缺失从社会救助来说,据调查只有3%的农民工在生活困难吋能得到来H 半地委员会、地方政府帮助,其原因在亭受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救助制度 时,农民工受到如户口等各种限制而对于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住房技能培训、 心理健康文娱等关于个人发展的更高层次的社会福利服务方而,农民工更是处于 严重缺失状态许多农民工子女尚未纳入流入地公办义务教育体系,只能就读于 教学条件普遍不高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