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十四章探究电路.doc
54页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一.单元教材分析全章共分五节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电阻”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学生已有“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的生活经验类比出“电荷在导师体中定向移动会受到阻力”,导出电阻的概念,给出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由生活用电中导线的选择不同来导出实验探究,探究过程突出了由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的探究环节,同时探究结论的得出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路变阻器”这部分是通过展示实物来重点介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示意图和在电路中的符号,并引导学生领会滑动变阻器是如何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使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主要内容分为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欧姆定律两部分其中“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按科学探究的程序来展现的,力图使经历基本的科学探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第三节“家庭用电”,主要内容包括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常识二.单元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知道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知道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4、测量小灯泡工作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5、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发展性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再到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过程2、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3、会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归纳结论,并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三.教法学法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本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是要让学生认识电阻,学生使用常见的变阻器,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应用于解决简单电路问题;了解家庭电路的构成;正确使用测电笔;知道安全用电知识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突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环节,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并向学生介绍用“图线法”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增强与他人的协作能力探究和实验贯穿全章,对此在教学中应将“过程与方法”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四、课时安排新授课8课时(电阻和变阻器2课时,欧姆定律2课时,伏安法测电阻1课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课时,家庭用电1课时),复习检测1课时,共计9课时第一节 电阻教学目标:1、知道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3、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再到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过程4、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各种电阻器实物,R—T演示器学生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自制电阻线板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如图所示,将导线AB(这时的导线相当于用电器)连入右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引导学生比较2次实验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产生疑问:电路中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在上述实验,用的都是同一个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以“水在水管中流动受阻力”的生活经验类比“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力”它的变化遵循怎样的规律?从而引入电阻的概念。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提出自学要求:在课本上划出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及其换算,电阻器的图形符号,常见用电器的电阻阻值等教师:出示各种电阻器实物,让学生观察了解;具体点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的意义三、合作共建,化解疑难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按教材的设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并整理学生的猜想(同学们的猜想大体相同,也就是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系2.引导学生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研究一个量和多个量的关系时,基本思路就是用控制变量法,并让学生具体讨论出在实验中怎样实现变量控制,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在实验中是怎样探知电阻的大小的,进一步完善实验器材3.教师介绍自制电阻线板:自制电阻线板是在长木板上固定的四条金属线,如图其中AB为锰铜线,CD、EF、GH为镍铬线,导线AB、CD、GH同长,EF比AB、CD、GH短,导线AB、CD、EF横截面积相同,GH的横截面积比AB、CD、EF大4.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是否有关让学生将选择的导线以及导线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比较情况填表,并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电源的电压相同),测出流过它们的电流并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比较出2根导线电阻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
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流电阻注意结论的语言叙述方法: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导体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不同)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让学生将选择的导线以及导线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比较情况填表,并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电源的电压相同),测出流过它们的电流并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比较出2根导线电阻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流电阻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让学生将选择的导线以及导线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比较情况填表,并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电源的电压相同),测出流过它们的电流并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比较出2根导线电阻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流电阻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5、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巡视学生实验进行情况6、组织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7、演示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对灯丝加热,让学生观察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演示电流表的示数又有什么变化?师生总结: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流表的示数越来越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学生独立完成知能应用,巩固新知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完成诊断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知识点: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电阻的电路符号;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方法:类比法,间接法,控制变量法七、布置作业: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练习题八、板书设计: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用字母R表示 2、单位:欧姆Ω 1MΩ=103KΩ=106Ω 3、电阻器的电路符号 : 二、实验探究1、猜想: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2、制定方案:变量控制法 3、结论三、方法总结:类比法,间接法,控制变量法教学反思:第一节《电阻》学案一、自主学习熟悉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及其换算,电阻器的图形符号,常见用电器的电阻阻值等二、合作探究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 讨论总结为: 引导学生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研究问题方法: 怎样实现变量控制,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在实验中是怎样探知电阻的大小的?4.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是否有关,结论: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结论: (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结论: 7、分析以上实验,归纳得出结论:电阻的大小与 有关8、演示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学生总结: 三、重难点知识突破:1、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例题1: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导体的电阻为12Ω,断开电源,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 ) A.OΩ B.1 2Ω C.9Ω D.3Ω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例题2:根据下表提供的4根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导线____________; (2)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选用导线____________;(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应选用导线____________。
练习1、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引起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A.电线的长度 B.电线的横截面积 C.电线的材料 D.电线的温度 练习2、读信息窗“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体材料在20℃时的电阻值,分析问题:为什么选用导线时,常用铜丝而不用铁丝?四、知能应用1.50KΩ=________Ω =__________MΩ2.一段铜丝,对折起来扭成一股后,它的电阻变小,这是因为它的_______变短,而________变大的缘故,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__________,这是因为导线的_________变大,同时___________变小的缘故3.长短相同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导线,把它们串联在电路里,接通电源后( )A.粗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大 B.细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大C.通过两导线中的电流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白炽灯的灯丝烧断以后,如果搭上仍能使用,则灯丝电阻将 ( )A.增大 B.减小 C.和原来一样 D.无法判断学案答案:重难点知识突破:例1、B 例2、(1)乙和丙(2)甲和乙(3)甲和丁练习1、B 练习2、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温度相同时,铜的电阻小于铁的电阻知能应用:1、5.0×104 5.0×10-2 2、长度,横截面积,变大,长度,横截面积 3、C 4、B第二节 变阻器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知道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2、在“交流讨论”中,培养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识重点难点:对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学生实验: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各一,导线若干演示实验:电源,演示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阻箱各一,导线若干;变阻器活动挂图一幅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