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司镜头後英文的意思是其设计的型式.doc
10页蔡司镜头後英文的意思是其设计的型式,让不同需求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因设计方式不同所以有 Biogon、Hologon、Diagston、Planar、Sonnar、Tessar、Tele-Tesser等 1、Biogon Biogon 镜头的外型是由Dr. Ludwig Bertele发明,它现今在光学史中仍是设计的水准标记其设计深受摄影家喜爱,经年不衰因为相机内没有反射镜,可以让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很小,此其优点之一因此,镜头的设计工程师就研发出这支Biogon 头,它几乎可以完全矫正变形现象Biogon 镜头的设计几乎是对称的,它的变形现象比单反相机所使用的Distagon广角镜头还低它深受专业摄影家的重视,一般摄影时,均爱使用它,因为它在任何摄影情形下,均有出色的表现 在1932年,Sonnar型镜头更进一步的发展,引导出了Biogon f/2.8镜头的设计这是一只35mm系统的高速、广角的镜头第一只Biogon镜头是由6片镜片分成4群所组成在1952年,它由7片镜片所组成的新设计所取代以获得更优秀的像场亮度以及对变形的进一步改善 从此之後,Biogon的标志在其他同等级的广角镜头中被Carl Zeiss建立了一个标准,因为它非常的快速且像场也特别地平坦。
这个特色也同时表现在Biogon f/4.5(120系统)这只由8片5群所组成的超广角镜头上,它能够提供的角度达到90° 这个焦长只有像场对角线一半长度的Biogon镜头能赋予全部的影像范围几乎完美的解析度和色彩饱和度,即使在全开光圈的情?下桶状变形和影像边缘的失真相对上是不存在的 Biogon特别适合在建筑、时装模特儿和全景摄影,也适合拍摄在狭窄空间中的机器或是工业流程 2、Hologon Holgon镜头是广角镜头中最有名的镜头这个镜头是在60年代早期由Dr.Glatzel所发明的,这个超级广角镜可以在106度的角度内制造出没有变形的影像Holgon这个字是由希腊holos所衍生的——意思是全部,你可以将每一样东西拍进一张相片里,因此在风景及建筑摄影中就变得非常有名 Holgon的镜片弧面几乎是半球面及完全平面所组成,制造这种镜片需要特殊的的技术,而且镜片的定位必须非常地精确目前只有Zeiss有能力依照规格生产这种镜头Holgon称得上是光学史上的艺术品,也是现在买得到的镜头中最神奇的镜头 15mm f8 Hologon for Leica 这只镜头并不是因为光学表现优异 (变形矫正及颜色反差非常棒,但画面明度不均匀,必须藉由原厂滤镜才能使画面亮度均匀) ,而是它的光学构造只由3片镜片所构成的。
如果对镜头有认识的话,应该知道广角镜头是最难设计的,因为会有严重的变形所以要用镜片矫正,通常20mm以下的超广角镜头用个十几片镜片矫正是很正常的事虽然光圈不够大,也不如Zeiss 15mm/3.5 实用 (Leica 那只15mm/3.5镜头是Zeiss做的,而Nikon的15mm/3.5镜头则是向Zeiss买设计图自行生产的,由此可见蔡司的设计实力) ,但Hologon有其独特的魅力 Leica 那只名镜(Hologon 15mm f8)由於总产量不超过350支,非常稀有二手的在美国要价8000到一万美金Holgon称得上是光学史上的艺术品,也是现在买得到的镜头中最神奇的镜头G系列那只镜头是德制的,要买德制镜头的人可以考虑,如果只是平常拍照,不用到望远及Macro镜的人可以考虑G系列,因为每支镜头都比单眼的优秀) 3、Planar Planar型镜头是由P.Rudolph博士於1896年在Zeiss所设计出的这是镜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第一个能够在大光圈时提供无像散的像场且能对球面像差做高度的矫正这款镜头在追求高速的同时也能对色像差有杰出的矫正 传统的Planar型设计,是由两组对称於光圈的透镜所组成。
尤其以光圈两旁相对称的高曲率透镜弧面形成一个近似封闭的空间为其特色由於这种设计有Gauss型望远镜头的特点,所以这种目前被许多镜头制造厂商所使用的设计型式,都统称为Gauss型镜头 在20世纪,这型的设计更进一步引导出高速镜头的设计,例如为35mm电影机所设计的Biotar型高速镜头(f/2,f/1.4),或是光圈值达f/0.85的X光机镜头,发展给NASA用的50mm f/0.7 Planar 新的Planar型镜头维持数十年的传统,将起始光圈设定在f/3.5至f/0.7之间 Planar型镜头也能将所有镜头工学上重要的改良立即吸收到它的设计之中这项特色使得现代的Planar镜头始终居於领导地位即使在全开光圈下,整个像场上也都能呈现优越的解像力,使得Planar镜头真正地成为一支世界性的镜头而它也特别适用於中型相机和135相机 4、Sonnar Sonnar镜头是传统式的设计,摄影家们已寻求多年过去几年中,不断地加以修改,如增加其速度,减少镜头的像差,以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准确Sonnar 镜头针对小型快拍或正式人像均非常理想,即使在全面光圈它也可为影像区边角提供高对比 Sonnar是采用传统型的设计。
大约在60年前,随著Sonnar f/1.5和f/2这两个高品质、高速的镜头出现,对35mm系统的摄影具有决定性的贡献,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Sonnar型镜头的小尺寸和较短的後焦距对新型35mm系统相机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Sonnar型镜头的发展在往後很快的使这型镜头能运用在长焦距镜头和大尺寸的底片上面到目前为止,这型的镜头不断地改善和更进一步地发展大量的新型Sonnar都有高速、锐利、色彩饱和和优秀的像场照明等特色,一些特别的长镜头在专业或业余的人像摄影、望远摄影、新闻摄影、舞台摄影或科技上的摄影都有极高的评价[2008-02-01 05:22 补充如下]Tessar:Tessar型鏡頭是由P.Rudolph博士在1902年所設計的特色是用最少的光學鏡片卻能得到最高品質的影像,Tessar型的鏡頭已經在世界上很普遍地被使用,這是Rudolph博士這項精巧設計的巨大成功90年來Tessar型鏡頭已經建立起它獨特的地位,隨著鏡頭設計和光學鏡片的發展,更加證明了這項產品的靈巧方便和經得起考驗它在鏡頭設計史上的藝術地位已經被確立了今天,Tessar鏡頭意同於銳利的解析度、高透光率、均勻的像場亮度和傑出的變形矯正。
這個型式的鏡頭使用在彩色攝影上不需要更改任何設計以消除色像差的問題如同所有的Zeiss鏡頭,Tessar鏡頭在設計時就已經做好色彩矯正的工作了Tessar鏡頭現已被廣泛地使用在風景、建築、人像和運動等攝影上Tele-Tessar:與像場的對角線相比之下,Tele-Tessar型的鏡頭有一個長的焦距這型鏡頭所提供的優勢是它的設計簡單,同時能使最前面的鏡片到底片的距離比實際焦距還短,有時可以減少到25%的長度這型鏡頭的特色是擁有4到6片的鏡片,且前組聚集的鏡片群和後組較分散的鏡片群之間有一段長距離後組的鏡片相對之下比較小因此允許光線通過狹小的機身孔也因為重量輕,所以能夠手持拍攝,即使用的是600mm長鏡頭第一隻Tele-Tessar鏡頭是由W.Merte於1921年在Zeiss開發出的由於使用新型的鏡片,適當的光學特性加上廣泛地使用電腦系統來輔助設計,使得今日的Tele-Tessar鏡頭有著非常優異的表現也因為鏡頭的角度可以小到4°,所以當你從觀景窗看出去的時候,它就像是一支有力的望遠鏡在長距離、運動、新聞、探險考察的攝影領域中,Tele-Tessar型鏡頭是一個完美的選擇而較淺的景深也時常被運用成為影像的特質。
T* Coating: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所有的光學系統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即使它們的光學設計都.非常的完美也是一樣 ﹕這個問題就是影像品質下降是因為在所有空氣與玻璃的交界處都會產生反射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Zeiss科學家亞歷山卓斯馬庫拉博士(Dr.Alexander Smakula)所發現的,他發明了防反射鍍膜技術並且獲得1935年的專利,過了好幾年才將其中的秘訣公開這項發明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要去降低軍事雙筒望遠鏡所產生的反射,避免敵人偵測到觀測兵在哪裡不過,主要的目標是降低玻璃和空氣接觸面所產生的反射這項發明改革了所有光學技術的領域,而且也可以設計配有很多鏡片的高性能鏡片組,而且也不會降低對比從那時起,Coating 就用來增進光線的傳輸不過,防反射鍍膜的進展並未因此而停頓下來多層鍍膜的使用甚至可以壓制一些廣泛範圍光線的反射----最後發展出有名的T*-coating,從1972年Carl Zeiss就使用在鏡片上今日,Zeiss利用鍍膜法讓Zeiss的每一個鏡片傳輸正確的顏色就是說,Zeiss充分利用整個光譜傳輸,包括每一種玻璃類型的光譜吸收來獲得整個光譜傳輸需求和一般中性鏡片做比較,能夠高度傳輸藍色區段光線的鏡片叫做冷鏡,而能夠高度傳輸紅色區段光線的鏡片叫做暖鏡。
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常常需要根據用在個別鏡片上特殊玻璃的折射率,規定每一種鏡片表面個別的鍍膜法-----當然,這樣會讓製造過程變得更複雜而價格相對提高鏡片的外表和的表面大部分的時候都很乾淨,但有時卻髒的很難處理針對這個問題,改進鍍膜的耐久性就成為所要達成的重要目標在離子法鍍膜過程中,使用具有高能量的氣態離子這些具有高能量的離子的使用有二種目的 ﹕其中一種就是,它們會釋放鍍膜的原子動能,讓原子加速另一種目的是:它們讓這些基本鏡片的表面引起震動,讓鍍膜的原子能更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這些離子將鍍膜的原子帶到最適當的位置上傳統的防反射過程裡,那些沈積的材料容易形成不正常的柱狀晶形-----沒有離子撞擊,結果變成一個不鬆不緊的結構離子法鍍膜過程可以產生很光滑的表面,在硬度的增加和耐磨性的改進都有很好的效果讓我來說明更進一步方法T*--coating這種光學相位校正鍍膜是Zeiss特別為了雙筒望遠鏡內部的頂部稜鏡(roof prism)所發展出來的,頂部稜鏡所發生的相位移.對於有使用頂部稜鏡的雙筒望遠鏡,嚴重影響其影像品質----這是Zeiss的雙筒望遠鏡可以提供給使用者的另一種更好的品質举报 返回顶部 ok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ok0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0-11-11 注册时间2006-1-5 阅读权限200 时间2690小时 虹币10210 枚 贡献3981 点 雨钱3083 ¥ 积分19956 精华18 帖子9746 主题610 UID1258 超级版主爆料指数0 点 虹币10210 枚 雨钱3083 ¥ 帖子9746 地板 发表于 2008-8-23 11:04 |只看该作者 卡尔蔡司照相机摄影镜头发展里程碑1846年卡尔·蔡司(Carl Zeiss)公司在耶拿(Jena)成立1890-开始生产相机用镜头1896-Paul Rudolph发展出Planar镜头的始祖1902-Tessar镜头面世,后来这种镜头被称为"鹰眼"1928-推出特别高速的BiotarF/1及F/0.85镜头,是专为X光摄影而设计★1932★-推出高速的Sonnar F/2镜头,供Contax相机使用1935-T镜头镀膜技术出现★1951-Flektogon广角镜出现,供单镜头反光相机Praktica、Exakta135单反、Pentacon120单反相机使用★1954-Biogon F/4.5镜头出现,视角达90度1962-蔡司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