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原理第三章 国际交换和贸易条件(3).ppt
21页第三章 国际交换和贸易条件,第一节 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第二节 贸易条件,第一节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一、国际价值的形成(一)商品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主要观点:①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③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④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商品交换成为世界性交换时,社会劳动便具有普遍的国际性质,国别价值就演化成了国际价值第一节 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二)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同一性: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差别性: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一节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一)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例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少),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大)。
二)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呈正比例关系)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劳动强度越大(小),单位时间消耗的劳动越多(少),因而价值量也越大(小)第一节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三)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如果进入世界市场的某商品大部分是在具备中等生产条件的国家生产,而小部分是在较劣和较佳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则其国际价值应根据中等生产条件国家所生产的商品价值来确定如果进入世界市场的某商品大部分是在生产条件较劣(佳)的国家生产的,那么应根据生产条件较劣(佳),即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较低(强)的国家生产这种商品的价值来确定其国际价值第一节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三、国际市场价格(一)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1.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态;2.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二)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①垄断;②经济周期;③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④商品的质量与包装;⑤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⑥自然灾害;⑦政治动乱与投机第一节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自由市场:是由较多买主和卖主集中在固定的地点,按一定的规则,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的交易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到下形成的价格有四种类型:,①调拨价格(转移价格):跨国公司对其内部交易(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所规定的价格,旨在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全球性税赋、增加利润、转移款项、扶植子公司,控制市场竞争②垄断价格:国际垄断组织参考世界市场上的供需情况,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超额利润为原则,凭借其经济力量和市场控制力量所确定的对外交易的特种价格③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价格④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缓冲存货:国际商品协定就某种商品的生产国或出口国和主要销售国或进口国之间,为了保证商品供销、稳定价格达成的协议第二节 贸易条件,一、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一)贸易条件: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二)贸易条件类型:,1.净贸易条件:N= (Px/Pm)×100%2.收入贸易条件:I= (Px/Pm)×Qx×100%3.单因素贸易条件:S= (Px/Pm)×Zx×100%4.双因素贸易条件:D= (Px/Pm)×(Zx/Zm) ×100%,,1.净贸易条件:N=(Px/Pm)×100Px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例: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净贸易条件是多少?(58.3%)结论: N>1 对于这个国家是有利的; N<1对于这个国家是不利的;什么情况下N>1?什么情况下N<1?,,2.收入贸易条件:I= (Px/Pm)×QxQx: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例: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200%,收入贸易条件是多少?(116.6%),,3.单因素贸易条件:S= (Px/Pm)×Zx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例: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50%,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多少?(87.45%),,4.双因素贸易条件:D = (Px/Pm)×(Zx/ Zm)Z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50%,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80%双因素贸易条件是多少?(48.58%),第二节 贸易条件,二、贸易条件与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一)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二)马歇尔的供求曲线,二、贸易条件与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一)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产出品的数量;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投入量;,英德两国之间的交换比率介于1:1.5~1:2。
毛呢,酒,,英国,,葡萄牙,,(1:1),,,,,(1:1.2),(1.125:1),,,,,B,A,,德国,,英国,,,,(1:2),(1:1.5),,,假定英德两国之间A、B产品的交换比率为1:1.7在这个比率上,各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量是?英国对德国B产品的需求量800单位;德国对英国A产品的需求量1000单位;,,假定英德两国之间A、B产品的交换比率为1:1.8在这个比率上,各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量是?英国对德国B产品的需求量1200单位;德国对英国A产品的需求量900单位;,,约翰·穆勒的结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国际交换比价界限内,两国内具体的商品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