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诗三百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七言绝句.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3559833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4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诗三百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七言绝句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二  李白是一位酷爱自然、喜爱交游的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踪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很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美美妙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白两位诗人的深厚情意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闻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调其次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旺盛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非常欣羡。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开心与憧憬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钦佩,两人的情意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显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留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终最终消逝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旧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好像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奇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予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

      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非常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爱护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溢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开心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憧憬,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值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妙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沉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开心,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旺盛,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巡游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悲伤和不开心,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欢乐得很,他憧憬扬州,又憧憬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翱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常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闻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开心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开心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漫,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当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季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美丽,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好像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溢诗意的细微环节。

      李白始终把挚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始终看到帆影渐渐模糊,消逝在碧空的终点,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视,这才留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挚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憧憬,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憧憬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敞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微环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