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最新的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19篇.docx

182页
  • 卖家[上传人]:1520****426
  • 文档编号:332641325
  • 上传时间:2022-08-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58KB
  • / 1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最新的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19篇二十四孝排序 1、大舜耕田在历山2、文帝尝药奉母餐3、曾母啮指参心痛4、鞭打芦花闵子骞5、千里负米唯子路6、董永卖身葬父女7、郯子鹿乳养亲娘8、江革行拥奉双亲9、陆绩怀桔遗亲尝10、崔妇乳姑不怠慢11、吴猛饱蚊为亲眠12、王祥卧冰不畏寒13、郭巨埋儿天赐金14、杨香扼虎救父还15、弃官寻母朱寿昌16、黔娄尝粪忧父病17、老莱戏彩慰亲心18、蔡顺拾桑敬高堂19、黄香扇枕能温席20、姜诗泉涌能跃鲤21、王裒闻雷泣墓旁22、丁兰刻木行孝道23、孟宗哭竹冬生笋24、涤秽事亲黄庭坚 二十四孝故事 卧冰求鲤、乳姑不怠、亲尝汤药、为母埋儿、弃官寻母、刻木事亲、尝粪忧心、拾椹供母、戏彩娱亲、行庸供母、卖身葬父、扇枕温衾、为亲负米、涌泉跃鱼、闻雷泣墓、孝感天地、恣蚊饱血、扼虎救亲、怀桔遗亲、鹿乳奉亲、涤亲溺器、哭竹生笋、单衣顺母、啮指痛心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2) 传统经典:二十四孝故事 题记: 元代人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概述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情节生动,文字简炼,内容多是宣传我国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孝悌,流传甚广。

      当然,由于时代所限,这些故事是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选编的,有的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但作为青少年,了解一下先贤行孝的故事,对于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特别是以德治国的今天,对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在此,浪子不揣冒昧,将原文翻译成白话文,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 鲁迅说过:“‘孝’如此之难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要求朋友们按照前人的模式去行孝,但至少应该关心老人、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正是: 负米何辞百里遥?但求萱柏俱年高赤身敢教冻冰消 取乳儿堪荒野鹿,行佣命系匪人刀闻雷泣墓草萧萧 ——寄调《浣溪沙》 一、孝感动天 原文:虞舜,瞽瞍之子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赞: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译文: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天生就懂得大孝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二、戏采娱亲 原文: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诗赞: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译文:周朝时有个老人叫莱子,非常孝顺他伺候二老双亲,总是极尽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他的年龄马上就七十了(古稀之年,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从来不在父母面前说老子他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装,象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昵有一次曾经在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三、鹿乳奉亲 原文: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乃免 诗赞: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译文:周朝时有个人叫剡子,天性非常孝顺他的父母年纪大了,俩人的眼睛都患上了眼病,想吃野鹿的乳汁。

      剡子于是穿上鹿皮做的衣服,进到深山密林里,混到鹿群当中,挤母鹿的乳汁拿回家供养双亲一次,猎人发现了他,以为是只失群的小鹿,便用弓箭瞄准准备射他,吓的他赶紧大喊说自己是为得到鹿乳而装扮成鹿的人,才逃过了一场大难 四、为亲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诗赞: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译文:周朝的仲由,表字子路他是孔子的学生,他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他把自己的俸米从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家给双亲吃后来,双亲死了,子路当了大官,他到南方的楚地游学时,护卫车队达到一百辆,家里积攒的粮食上万钟(钟,一种容器,铁铸,容积约30斤),坐的时候座位上铺着几层厚厚的坐垫,吃饭时面前摆着各种食器和餐具面对此景,子路放下筷子叹息:“虽然如此,我宁愿还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继续为双亲从百里外背米回家供养,可惜再也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五、啮指心痛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诗赞: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六、芦衣顺母 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以衣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紖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诗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闵损,字子骞(孔子的弟子,以德孝著称),幼年时母亲就死了父亲续娶了后妻,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冬天)继母给两个亲儿子穿着用棉花填絮做的冬衣,因为厌弃闵损,给他穿用芦花填絮的“绵衣”一天,父亲出门让闵损驾御马车,闵损因身体寒冷发抖,将缰绳坠落地上(因此被父亲鞭打,打破棉衣发现芦花)。

      父亲得知闵损受到虐待后,要休掉后妻闵损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孩子受冷;赶走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继母听说,立即悔恨知错,从此改过 七、亲尝汤药 原文: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诗赞: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译文:汉代第三个皇帝是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为代王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他即帝位后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闻天下 八、拾葚供亲 原文: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诗赞: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译文:西汉末年汝南(今属河南)人蔡顺,很小就丧父成了孤儿,对待母亲非常孝敬当时正遭遇王莽篡汉之乱,年景也是荒年,粮食不够吃,只得拾桑葚果(充饥),并用不同的器皿盛着。

      一天)赤眉军(汉末义军,统治者污为贼)撞见他后就问道他(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器皿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熟透的桑葚是供老母食用,红色未熟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同情他的孝心,送给他白米两斗、牛腿一只让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九、埋儿奉母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诗赞: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译文:汉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郭巨,家境非常贫困他有一个三岁的男孩,母亲经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孙子吃郭巨对妻子说:“家里窘困不能很好地供养母亲,孩子又分享母亲的食物不如埋掉儿子吧?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如果没有了是不能复有的妻子不敢违拒他,郭巨于是挖坑,当挖到地下三尺多时,忽然看见一小坛黄金,坛子上写着字:“上天赐给孝子郭巨的,当官的不得巧取,老百姓不许侵夺  十、卖身葬父 原文: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诗赞: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译文:传说东汉千乘(今山东高青县)的董永,家中非常穷他父亲死后,董永卖身富家为奴换钱安葬父亲等到去做佣人,在路上遇到一个女人,请求嫁给董永为妻子于是二人一起到了主人家,主人命他们织成三百匹锦缎方能偿贷回家他媳妇)一个月就干完了为董永抵债赎身在返家途中,来到了他们初会的槐荫地界,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孝子董永还债)辞别董永凌空而去(槐荫因此改名为孝感) 十一、刻木事亲 原文: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诗赞: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译文:东汉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没有机会奉养行孝,因而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对待雕像如同活人一样(凡事均与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自己才用,出告归省从不懈怠)她的妻子因为日久生烦,对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用针偷偷地刺木像的手指玩,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后来木像见到丁兰后,眼中垂泪丁兰查问妻子得知实情,就遂将妻子休弃。

      十二、涌泉跃鲤 原文: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诗赞: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译文:东汉四川广汉人姜诗,对待母亲非常孝敬后娶妻庞氏,她对婆婆照顾的更加周到姜诗的母亲天生喜欢喝长江水,其家距长江六七里路,庞氏亲自去江边水奉养老太太还特别爱吃鱼肉,夫妻就经常做鱼给她吃老人还不愿意自己独自吃,要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天气恶劣,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便将她逐出家门庞氏求住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换钱买好吃食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子旁边忽然涌出泉水,味道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中跃出,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 十三、怀桔遗亲 原文: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