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索小学语文比较阅读之途.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304778
  • 上传时间:2018-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索小学语文比较阅读之途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学生的语文素养,源于广泛阅读,而比较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笔者归纳了几种易于运用的比较阅读的方法,以资商榷 一、沉潜文本,推敲词语 1.比较替换,领略用词的精当 引导学生从词语意义上的差异感受在同一语境中不同词语所特有的表达效果,尝试比较替换,领悟作者的独具匠心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 ,通过“一根” 与“一把”的比较,学生就能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擦燃一整把火柴,是特别渴望能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是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心情的显现,是绝望的呈现 2.比较增减,品味用词的准确性 比较一个句子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后的表达效果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 ,让学生讨论“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去掉“ 似乎”一词后语义上有什么区别,学生就能明白有这个词只是作者的错觉,而去掉这个词语,就变成真的了    3.比较褒贬,感知用词的独创性 比较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妙,进而准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珍珠鸟》一文,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神气十足”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淘气可爱 二、由内及外,推敲句子 1.比较修辞,感受意境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把邱少云比喻成 “千斤巨石 ”,是为了突出战友对邱少云的钦佩 2.比较句式,探究语句的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特定语句中句子的语气或句式,以此来品味语言的优美如《忆江南》中的最后一句,让学生讨论陈述语气和反问语气的表达效果,学生会认识到这一问实在是太妙了,凡是欣赏此作的后人都难免会产生欲去江南一睹为快的冲动,也就明白了语气的精妙    3.比较标点,揣摩语句的蕴含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切不可等闲视之如《草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小学语文课时特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句子中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什么?建议学生先谈谈这里的标点有什么特殊之处。

      ”“河”的前面先是破折号后面又是感叹号,作者想传递什么情感?学生讨论后茅塞顿开,原来是作者要表达他见到河之后的满心喜悦――河是草原的心脏 三、探究结构,推敲段落 1.对比结构,激发探究兴趣 许多文章都讲究情节结构的起伏跌宕,前后内容的强烈反差容易构成比较如《草船借箭》首尾的巨大差异的比较,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2.对比构思,解读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前面采用的往往是概括介绍,到后面就会出现具体的实例,详略有独特的构思有些文章先抑后扬,这类文章适合进行比较前后段落表达形式,如《桃花心木》 ,可补充资料,播放视频在反复的比较阅读中,学生能深切体会以物喻人的精妙构思 四、探究个性,博览群文    1.对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感悟作者丰厚的人生积淀 名家名作以其规范、精彩而深受学生喜爱可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异中求同、管中窥豹,了解名家们的文学创作风格及其个人的思想性格,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主题如阅读《猫》 ,学生可感受到作者对猫的百般怜爱;阅读《养花》 ,学生感受到的则是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丰富情感与收获 “花与猫,哪一个是老舍的最爱呢?”细细品读,细细比较,不难发现:老舍的日常生活充满了高雅的情趣,他爱猫,也爱养花;他经历坎坷,腿疾在身,可始终那么热爱生活,关注所有的生命,对一切生命充满敬畏与珍惜,而正是这高尚的情操成为这两篇作品感人至深的灵魂。

      没有比较,是不能有此深刻感悟的,而这种感悟,又同样能在老舍的《趵突泉》 《草原》 《林海》等作品中得到印证 2.比较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体会编者的独具只眼 很多文章选入教材前,编者都做过改动,其中有很多修改成功的例子如萧红的《火烧云》原文是这样的:“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堂堂的了,一会儿金洞洞的了,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编辑把“红堂堂”“金洞洞”改为“红彤彤”“金灿灿”,不仅适于学生朗读,更易于理解;而“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则更易于�W 生掌握色彩词语的合成规律,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总之,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形式,探究文字内涵,搭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它由点连线,有助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由线到面的扩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力;由浅入深的强化,有助于学生归类和积累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