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听课笔记Word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44878329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习听课笔记㈠学校班级:实验小学 二年8班 科目:语文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第六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过程:一、 复习生字词1、 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词2、 同桌之间一起拼读生字词二、 引入新课1、 教师提问学生:雷锋叔叔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生平有哪些事迹呢?学生自由发言2、 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归纳出雷锋叔叔是怎样的人,并导入今天要学的新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3、 教师适当强调纪律:“一二三,坐端正”,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三、 讲授新课1、 全班学生齐读课文,并分析文章,然后给课文分段2、 让学生说出怎样分段,根据什么而分段,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表达3、 教师提问:文章讲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几件事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表达4、 教师分析文章的情境,概括出雷锋叔叔具有的精神,并详细讲解课文的中心思想5、 结合课文的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教育学生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学习乐于助人,做好事四、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从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五、 布置作业㈡学校班级:实验小学 二年2班 科目:数学 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用乘法口诀求商,做练习题教学过程:一、 复习1、 让全班学生默背1~9的乘法口诀2、 口算(一位学生回答一道题)2×4=8 3×4=12 30÷5=6 30÷6=5 ……二、 做一做(用乘法口诀求商)1、 找朋友把练习题抄于黑板上,让学生轮着回答,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对,对回答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12÷3=4 15÷3=5 24÷3=8 18÷9=2 30÷6=5 21÷7=3 ……2、 看谁先到家让学生比赛回答,一位学生回答,全班学生评价对错,学生回答错误,就由其他学生补答,对回答得很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教师适时维持班里纪律,对调皮的学生适当批评一下三、 布置作业 / ㈢学校班级:实验小学 二年8班 科目:数学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乘除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 复习1、 全班学生背诵1~9的乘法口诀2、 放映幻灯片,让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口算做练习题二、 新授1、 引入 (1)、用幻灯片放映课本上第31页的“儿童商店”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构成一道应用题 (2)、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解决应用题,教师一步步详细解说 板书:①每辆小汽车的价格:12÷3=4(元) ②5辆小汽车的价格:4×5=20(元) 答:5辆小汽车的价格功20元 (3)、教师进一步引入这种应用题就是乘除两步计算的应用题2、 做一做(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先独自解决课本第31页的“做一做”练习题(2)、教师再一次详细解说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

      板书:①共多少盆花:9×2=18(盆) ②可以摆多少个图案:18÷6=3(个) 答:可以摆3个图案三、 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第32页的“练习七”的练习题,教师从旁辅助,再详细解说四、 布置作业对较难的作业题,先给学生初步提示一下,再让学生做题㈣学校班级:实验小学 二年5班 科目:数学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乘除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 回顾复习1、 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用除法计算应用题,需要几步才能解决?学生回答用一步除法就可以解决应用题2、 教师讲解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提问学生回答,对做错的次数较多的作业题,重点讲解,然后让学生把错误的修改正确3、 做练习题: (1)、口算:30÷6=5 4×6=24 15÷5=3 …… (2)、用除法计算应用题二、 引入新授1、 放映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幻灯片上的图片,根据图片上的已知条件,提出应用问题2、 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详细讲解 ①每辆小汽车多少钱?:12÷3=4(元) ②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4×5=20(元)3、 教师提出:假如把第一个除法问题去掉,问题变成只求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该先算什么呢?怎么求呢?学生回答:要先算一辆小汽车的价格是多少钱,才可以求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

      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12÷3=4(元) 4×5=20(元) 答:4、 教师导出,像这样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乘法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把今天要学习的重点说出来5、 让学生看课本例题,教师先分析题目,再详细讲解三、 动手练习让学生动手做课本第31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分析题目,再列式计算教师再详细讲解四、 总结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的是什么,教师再补充总结五、 布置作业㈤学校班级:实验小学 三年3班 科目:英语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Unit 2. My family Part B教学过程:一、 复习1、 教师放磁带播放音乐,学生跟着磁带,齐读课本第16页的“Let’s chant”2、 全班跟着磁带音乐齐唱课本第15页 “Let’s sing”里的歌曲“Father and Mother”3、 听写: f g G f Bb Dd Ee Aa Cc4、 复习单词: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二、 引入新课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学生根据教师所说的,用学过的单词,复述出教师的家庭里有什么人,进一步复习单词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

      三、 新授1、 展示课本上第17页 “Let’s talk”里的图片,提问学生“Who’s this boy/girl?”学生回答:“He is Sarah’s brother. / She is Bai Ling’s sister.” 重复提问几遍,让学生重复回答几遍,加深印象2、 让学生重复几遍读“brother”、“sister”这两个单词 并且提问学生“How many brother/sister do you have?”学生回答:“I have one brother/sister.”……让学生多读几遍3、 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纪律较好的小组,奖予小星星四、 练习1、 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放学回到家,看到一个很大的蛋糕,你该怎么说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一步提出“What a big cake!”2、 由“What a big cake!”引到课本第18页“Let’s learn”上的“What a big fish!”3、 学生跟着教师练习齐读: What a big cake! What a big fish! ……4、 学生跟着磁带练习读课本第18页的“Let’s chant”,重点练习 help each other 、paly together五、 做游戏 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学生根据教师所说的单词,说出这个单词相对应的单词T:you S:meT:brother S:sisterT:big S:small ……六、 布置作业㈥学校班级:实验小学 二年8班 科目:语文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过程:一、 回顾复习1、 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任务:查找有关泼水节的资料。

      2、 全班学生齐读课文题目2遍3、 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词,然后男女生分开齐读,再叫个别几个学生读生字词二、 教授新课1、 提问学生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学生回答是:难忘的泼水节教师接着提问什么地方是能体现难忘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独自读课文一遍,并给课文分自然段2、 当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时,教师把思考题目写于黑板上思考:1、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 3、当时周总理的衣着和表情?(△△△)3、 提问学生怎么分自然段?哪些地方体现了难忘?学生回答回答不完全时,让其他学生补答,然后教师让全班学生齐读体现难忘的第二自然段4、 全班学生齐读思考题2和3,然后齐读课文,再把有关的答案分别用“~~~”和“△△△”划出来5、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思考题2,把有关的描写句子读出来,然后再叫几位学生把这些描写句子的热闹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出来6、 教师示范怎么朗读更能体现热闹情境,然后再叫几位学生起来朗读,最后全班齐读7、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思考题3,然后全班学生齐读有关思考题3的第四自然段8、 全班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然后说出从这四个自然段中懂得了什么,教师把学生读错的地方纠正过来。

      三、 课堂小结提问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怀着难忘的心情齐读课文四、 讲小故事让学生拿出查找到的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提问几个学生,让他们把查到的泼水节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㈦学校班级:实验小学 五年3班 科目:数学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1、 幻灯片放映四个图形,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各图形中涂色的部分2、 口算下列各题:3/8里面有(3)个1/8 ……二、 引入新课1、 教师提问学生问题,学生回答:① 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6÷2=3(块)② 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1÷2=0.5(块)=1/2(块)2、 幻灯片放映例题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个? 教师提问学生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该怎么列式?教师拿出做好的硬纸皮道具,给学生分析题目,然后再让学生回答 1÷3=1/3(个)3、 让学生观察以下算式,并说出这些算式有何特点?6÷2=3(块) 1÷2=0.5(块)=1/2(块) 1÷3=1/3(个)学生回答这些算式的特点,教师接着导出今天要学习的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 教授新课1、 幻灯片放映例题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教师提问学生怎么列式:3÷4=2、 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片道具,让学生试着把3块饼分成4份,同桌之间互相讨论3、 教师让学生演示怎么把3块饼分成4份,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子分?通过实验剪拼分饼,得出:3÷4=3/4(块) 即3个1/4=1块的3/44、 幻灯片放映演示怎样具体分饼,然后口算:6÷7=6/7 5÷13=5/135、 让学生观察列式: 1÷3=1/3(个) 3÷4=3/4(块) 6÷7=6/7 5÷13=5/13 提问学生从这些列式中可以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结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 a÷b=a/b(b≠0)6、 放映幻灯片,让学生总结结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是一种预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是一种数,也可看做两个数相除四、 做练习题五、 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