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优秀范文5篇](二).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87540729
  • 上传时间:2021-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1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优秀范文5篇]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教师文稿 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 湖北麻城陈昌学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灵魂和根基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引擎 我们麻城作为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而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要抢抓大别山实验区的历史机遇,建设“五个麻城”,打造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谋求跨越式发展,也只有从文化着眼,充分挖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特色文化这篇大文章,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才能更好地使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麻城的六大特色文化 麻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自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麻城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具体来说有六大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杜鹃文化、移民文化、麻姑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

      红色文化麻城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也是鄂豫皖红军之源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麻城诞生董必武在此撒播革命火种,王幼安在此首建特别支部1927年,“麻城惨案”震惊全国,毛泽东派学生军驰援麻城革命战争年代,麻城有13.7万多人参加革命,6万多人参加红军,有在册烈士12532人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其中有著名的开国大将王树声、传奇将军许世友、二野猛将陈再道、华野虎将王必成老区乘马岗还是“全国将军第一乡”,红色古迹遍布全镇,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杜鹃文化麻城山川秀丽,花色似锦全市共有100万亩杜鹃林.其中,龟峰山风景区有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华一绝,世界罕见,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2021年、2021年麻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影视明星曹曦文为麻城城市形象代言人、麻城首席杜鹃仙子杜鹃花城”的美誉已叫响全国;“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已成为麻城响亮的城市名片此外,麻城还有国家级4a景区龟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全市生态游、红色游、人文游方兴未艾.移民文化麻城是明清两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圣地。

      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明初麻城有四乡,其中古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沈家庄等移民遗址遍布麻城当时10万麻城乡亲前赴后继、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西迁巴蜀建功立业,麻城人几乎填充了四川、重庆的每个角落;“麻乡约”川渝有名.央视纪实片《大迁徙》在麻城开机拍摄显示了麻城是中国移民发祥地之 一今天,我们张扬这种筚路蓝缕、敢闯天下的移民精神,就是为了谋求麻城的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教师文稿 跨越式发展如今,有26万多麻城人外出务工经商,有千余名“麻城海员”漂洋过海;还有一大批麻城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麻城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麻姑文化麻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大将麻秋之女麻姑之父麻秋所筑之城即为今天的麻城麻姑故里在五脑仙山,那里有麻姑的美丽传说,如今是国家森林公园.“麻姑仙洞”是麻城著名风景名胜“三台八景”之一、近几年来,为了弘扬麻姑文化,麻城市聘请神话作家周濯街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麻姑》,并筹划拍摄了神话电视剧《麻姑传奇》,充分展示了麻姑与麻城的历史渊源及麻城丰富独特的文化魅力.名人文化麻城历来崇文重教,书墨飘香,人文昌盛秀丽的山川造就了邹来学、刘天和、李长庚、梅国桢、梅之焕、耿定向、刘侗、女诗人毛钰等众多杰出人物.其中仅明代一朝,麻城就诞生了文武进士121人。

      明清两朝,麻城书院林立,有万松、白杲、东溪、道峰、辅仁、白云、芝佛、天台等著名书院,这里曾一度是明代中晚期进步思想的中心革命战争年代,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将星璀璨到了近代,麻城有辛亥革命志士余诚、严重、“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著名作曲家张敬安、著名数学家严士健、斯诺克台球手梅希文、中国围棋“新人王”李喆2021年金红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魏霞入围2021年度“感动湖北”人物候选;程龙富入选2021年度“感动湖北”十大人物;还有全国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丁颂扬,当代麻城英模人物辈出回溯到古代有:三国时期的曹操;唐代的李白、杜牧;宋代文学家苏轼;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文学家冯梦龙;清代廉吏于成龙;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文学家和诗人郭沫若、著名作家王愿坚、邓一光等都曾客游麻城,歌咏麻城.民间文化麻城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特产丰富,地域文化底蕴深厚一是东路花鼓戏.俗称“哦呵腔”,是由鄂东民歌演变而成的地方剧种.2021年东路花鼓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近,麻城市大型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获湖北省戏剧节金奖二是麻城花挑.麻城花挑是湖北独具风格的民间歌舞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原流行于麻城福田河双庙关一带.2021年已入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麻城美食.麻城的肉糕、火烧粑;东山的老米酒、吊脚火锅;夫子河的鱼面;黄土岗的鳝鱼面等各具风味,特色鲜明.四是自然景观文化.龟峰山的雄壮、五脑山的幽静、九龙山的神奇、杏花村的古韵、麻城“三台八景”的胜迹都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五是麻城特产文化.福田河的“福白菊”、盐田河的板栗、龟山的老米酒、乘马的花生、顺河的山油茶这些地理标志性产品,其自身就是底蕴深厚、辐射面广、源远流长的麻城文化符号。

      麻城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推进“名城强市”战略,我市在麻城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著名作家熊召政为麻城文化发展顾问;定期开设“麻城讲坛”探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开通麻城首家村级网站,创作村歌《麻城杏花村》,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开展全市性的文物普查工作,做好文物和重要历史遗址的挖掘、保护和规划,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文物监管和保护的力度,大力推进文物事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麻城文选》的编辑出版填补了麻城文学选集出版的空白,是麻城文化名城建设的一件大事;龟峰山、麻城烈士陵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五脑山、杏花村、博物馆、乘马会馆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检查验收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增强了麻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了麻城城市形象目前,我市在发掘境内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的文化生产主体还比较单一,文化产业弱小,难成气候;市场意识不强,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旅游景点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网络化旅游体系;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产品开发也比较滞后;尤其是资金与人才的缺乏,使我市的文化产业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我们麻城要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建设“文化麻城”,关键是要把本土内涵深厚的特色文化资源、文化精神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用特色文化产品占领市场 力”的观念让全市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文化事业中来,共同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让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大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以建设好乡镇文化站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城乡影院建设;广泛开展“送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开展“麻城文化周”活动,积极支持传统地方戏曲、民间节会演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三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推介力度,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地方经济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质的红色文化、杜鹃文化和名人文化产业,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资源整合和媒体推介等措施,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依托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改扩建乘马会馆,修复改造将军故居及革命遗址,将乘马、顺河众多的红色景点串连起来,让游客在旅行中传承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 文化产业短板,吸引市内外文化投资者在麻城特色文化产业领域做文章可学习沿海城市经验,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借鉴“文化+科技”、“文化+休闲”、“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创新模式,在“水”字上做文章,发展浮桥河、三河、明山水库的生态游;在“绿”字上做文章,发展生态农业,兴建一批乡村农家乐和生态农庄;在“游”字上创品牌,建设杜鹃博览园、移民公园和麻城名人文化园;着力打造“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品牌,实施移民文化遗 址修复和保护工程,建设麻城美食文化一条街,使麻城由单纯的山水游向休闲游、体验游、人文游转变,促进旅游消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化创意策划人才,夯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基础每三年评选一次“麻城文艺奖”,用评奖鼓励人才,推出新人新作,为文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文艺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支持大别山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托龟峰山民俗艺术团、东路花鼓戏团,开展送戏下乡,进一步打造东路花鼓戏品牌,实施地方戏精品工程,让东路花鼓戏成为麻城扩大对外交流的名片;弘扬麻城特产文化,把全民创业与特产文化结合起来,实施品牌战略,大兴“三乡三业”;弘扬麻城花挑和民间剪纸艺术,建造麻城民俗文化展览馆,展示麻城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2021年11月28日书 陈昌学男,1977年8月生于湖北麻城市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会员2021年毕业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分配于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工作2021年在湖北大学进修学习2021年通过考试进入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工作工作期间,历任中学语文、英语教师,有过多年中学毕业班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业余爱好摄影、文学写作,有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在《中国教师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师院报》、《楚天声屏报》、《麻城报》及《初中生天地》、《黄冈周刊》、《创业麻城》等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也有部分作品散见于黄冈教育网、黄冈新视窗、麻城信息港、麻城教育信息网等网站系学校、麻城市骨干教师,2021年麻城市首届初中班主任培训优秀学员,2021年麻城市委党校第三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有论文在2021年麻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举办的“住建杯”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征文中获“十大优秀征文” 通联: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陈昌学 邮编:438300:327197770 tel:13597602939 e-mail:13597602939@ 网易博客地址:http:// 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