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商隐的诗词《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1178083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商隐的诗词《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赏析】 “秋阴不散霜飞晚”这句描写眼前景物,渲染气氛,衬托心情时至深秋,但连日阴沉沉,孕育着秋雨,连霜都来得晚了诗人暂住骆氏亭,心情原来就低落,又加之整日阴霾的天气,愁情更加一层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情感悲到极致,意境却美到极致残荷”是红莲的故衣,经受了夏与秋的变换,更加的沧桑,雨打残荷的声音想必也不会那么动听只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夜,除了萧萧风雨声,最悦耳的唯恐就剩下雨打残荷声了吧一声声,点点滴滴,错落有致,终于赛过一个人孤独地度过这漫漫长夜一个“留”字,足见得诗人的欣喜之情,还好没有错过,还好就这么不期而遇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此诗之结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以景结情,不仅景中含情,且有声有情,声情并茂,余音袅袅,不绝于缕。

      扩展阅读:诗歌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许多作品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心情,以及他对爱情的执着,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地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模糊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局部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进展的其次座里程碑 李商隐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颜色、李贺诗的梦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动听,意象极美但他的诗中因爱用僻典,诗的整体意旨往往隐晦其次,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进展,擅长用明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心情,诗中布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作品深婉精丽、韵味深厚,“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有象征示意颜色,有一种模糊美。

      如《锦瑟》,关于其诗意,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寄予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模糊美再次,他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李商隐的七绝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夕阳楼》等,较多抒写身世之感,感情细腻,意境婉约,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悲伤美,在艺术上更是细美忧约、沉博绝丽,在精工华丽的辞藻中,模糊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扩展阅读:李商隐的良师益友 李商隐的启蒙训练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的教师,则是他回到家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特别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欣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特别观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舞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

      在令狐楚的帮忙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特别快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念,盼望可以凭借这种力量绽开他的仕途在这一时期(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的《谢书》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谢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