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太原市晋源区事业单位招聘40人(医疗20人)模拟训练卷(第4次).docx
116页山西太原市晋源区事业单位招聘40人(医疗20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对受灾农民的补偿资金属于_____A: 扩大再生产资金B: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C: 社会物资储备资金D: 公共消费资金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国民收入的分配按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积累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其中扩大再生产资金用于建工厂、修铁路等;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用于修建学校、公园、医院和博物馆等;而社会物资储备资金则用于战争、救灾等消费部分包括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个人消费和国家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公共消费本题所属考点-《经济》2.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资讯错误的是_____A: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 目前中、美、日等国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C: 2005年10月发射成功的“神舟六号”,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D: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D。
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很多好处,比如塑料的发明,但随着塑料的使用率提高,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对环境有很大的损害,因此,合成高分子材料并非“百利而无一害”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公文运用语言应当做到_____A: 活泼、生动、准确、简明B: 形象、生动、简明、得体C: 委婉、动情、简约、细腻D: 准确、简明、庄重、得体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语言特点公文写作规定使用语体文语体文具有通俗易懂、语义确切等优点,同时,由于公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现实效用性,所以,公文运用语言应当做到准确、简明、庄重、得体4.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短缺向过剩的转折点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故本题判断错误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 中国人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 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 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该句话并未表达出古代欧洲科技成就高于中国。
故此题应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_____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引发的技术革新,尤其是交通业的革新,使人际关系、国际交往日趋密切,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资产阶级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掠夺,亚、非、拉许多国家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他们的附庸客观上,资产阶级在对外掠夺的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冲击了旧的思想和制度7.纳兰性德《酒泉子》“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全词营造了_____的意境A: 凄清冷寂B: 安宁祥和C: 寂静无声D: 幽美宁静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通过“早鸦啼”“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等词句可知作者营造了一种凄清惨淡、孤寂落寞的意境,故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
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判断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符合的是_____A: 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B: 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D: 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中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答案解释:A通过该题文字中,所给的数字资料显示,生物的多样性在不断减少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信贷是银行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如果信贷规模过大,不可能造成的风险是_____A: 投资或消费过热B: 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的减少C: 企业或居民还贷困难D: 加剧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由于信贷规模过大,盲目投资和资金的低利用率的现象会增加,从而导致市场的需求增加,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供给的相对不足,进而造成企业和居民还贷困难;另一方面,信贷规模过大,银行的资金利用率会超负荷,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此时银行有更大的货币派生动机,会迫使流通领域中货币量的增加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中发明了很多方便人们生活的产品,他的第一项专利是_____A: 电灯B: 留声机C: 投票记录机D: 激光手术刀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1869年,21岁的托马斯•爱迪生,申请到了他一生中1300多项专利的第一项专利-----电传表决机,又称投票记录机。
故本题应选C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11.贾某教唆郭某去杀情敌杨某,在郭某买好枪支弹药准备出发时,贾某怕情人责怪且感到悔悟,就让郭某不要再去杀杨某,但是郭某仍然执意前往并将杨某杀死,贾某的教唆行为属于_____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贾某教唆郭某故意杀人,属于共同犯罪,应当对犯罪行为整体结果负责,由于贾某没有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仍成立犯罪既遂,而不是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现实中虽然没有龙,我国却有龙的形象,龙的概念,这一情形表明_____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动的创造物质②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③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④能动的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①错在在任何条件下意识都是不能创造物质的,物质先于意识存在②错在意识都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有的意识能反映、有的意识不能反映龙的形象是由许多种动物拼凑而成的,说明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
故③正确龙的形象是人的意识对于外部的反映,这反映是能动的故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以下接打公务的行为中,不正确的是_____A: 机旁随时放着记录单、便签和笔,以便随时记录B: 离开办公室时请同事替你接C: 在饭店、剧院等场所随时使用进行联系D: 如果已经回电,但没打通,切记要再进行联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在饭店、剧院等公共场所不可随时使用进行联系,禁止大声喧哗,破坏秩序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领域,但不包括下面的_____A: 机械保护焊接、金属铸造加工B: 果品蔬菜保鲜、啤酒饮料灌装C: 可燃物燃烧、动物呼吸D: 消防灭火、医药卫生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做灭火剂而不能用于可燃物燃烧,动物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若郑州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_____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国务院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所以本题选D。
16.下列对工伤认定的有关说法不成立的是_____A: 职工发生事故的伤害,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B: 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自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60日内,提出认定申请C: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在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D: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选项A说法正确,B项错误;《工伤保险条例》第20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选项C说法正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中,不在行政复议的范围内的是_____A: 陈某认为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罚款处罚不合理B: 张某不服行政机关对其任免的决定C: 梁某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D: 刘某不满行政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査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