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最新同步教案11.docx
5页语文必修 V 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最新同步教案《项脊轩志》教案 11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能根据要求筛选归纳文本信息2、学会抓住生活细节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3、认知亲情,学会感恩教学重点:1、学生自主梳理课文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各类句式第一课时)2、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把握文章的脉络,形成整体阅读能力3、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达真挚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解读归有光难言的伤痛,培养学生情感共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清代散文家姚鼐评价归有光说:“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云疏淡也就是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凡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情感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二)解题志:名词,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这类文体轩:本指前面高有帷幕的车子,因而把像轩车的屋子、走廊都叫轩,今天轩用来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多用于书斋茶馆;项脊: 因江苏太仓项脊泾得名, 因为他远祖归道隆曾居住于此,把它用来作书斋名有纪念远祖的意思三)了解作者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
九岁能文,但科考坎坷,三十五岁才中举;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六十岁终中进士 以儒生而为县令, 为政清廉, 不为豪门大吏所容, 仕途不利,转徙五年而终归有光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时人有“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的赞誉四)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渗漉 l ù修葺 qì垣 yuán墙栏楯 shǔn珊 shān珊爨 cuàn庖 páo先妣 bǐ呱 gū呱阖 hé象笏 hù扃 ji ōng牖 yǒu2、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第一、二段( 1)结合课文,掌握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方丈:一丈见方(古今义)雨泽:雨水渗漉:渗透,漏下来顾视:环顾四周顾,环顾,向四周看洞然:明亮的样子冥然:沉默的样子增胜:增添情趣 胜,美珊珊: 明洁晶莹的样子再变:变化了两次再,第二次,两次比去:等到离开比,等到 2)注意下面几个人称代词予居于此:我而母立于兹: 你汝姊在吾怀:你,我余泣:我久不见若影:你( 3)注意下面几个加点词语词义或词性的变化使不上漏:从上面雨泽下注:向下面垣墙周庭:用垣墙前辟四窗:在前面内外多置小门墙:在内外(名作状)东犬西吠:向西(名作状)乳二世:喂养(名作动)( 4)讨论下面几个句子的句式特点项脊轩,旧南阁子。
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妪,先大母婢也:同上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状语后置鸡栖于庭:“鸡于庭栖”,同上读书轩中:“(于)轩中读书”,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第三、四段( 1)结合课文,掌握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后面的归宁,指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母亲)制:规制,格局无聊:没有依靠古今意,今译没有意义)盖:伞 2)讨论下面几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其制于前稍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判断句第二课时(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训练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文言文阅读同现代文一样,第一步要整体把握文意这便启示我们:阅读文言语段,要把它当作文章来读, 而不能把它当作古汉语材料来阅读 按照这个阅读理念阅读古文选段, 首先不要死扣字、词、句,要先整体理清思路,特别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情)所谓人,是指语段中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人物间的关系怎样所谓事,是指语段中写了几件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谓情,是指文段围绕主要人物所叙述的事件里蕴涵的感情1、指导学生找出本文所记叙的人学生明确:本文所记叙的人物主要有归有光、老妪、母亲、祖母和妻子;其中归有光的形象可分为幼年、少年和成年。
2、指导学生找出本文所记叙的事学生明确:本文所记叙的事情主要是家庭琐事,依次有修缮项脊轩、诸父异爨、回忆母亲、回忆祖母、项脊轩遭火未焚、怀念亡妻等生活画卷3、指导学生透过这些人和事找出作者流露的情学生明确:修缮项脊轩 —— 喜诸父异爨、回忆母亲、回忆祖母 —— 悲项脊轩遭火未焚 —— 悲喜交加怀念亡妻 —— 悲(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 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能力, 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言文阅读理念,完成教学重点,并为话题讨论做好铺垫二)教师出示话题: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1、幼年归有光的伤痛2、少年归有光的形象3、少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4、成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把全班分为四个组进行讨论比赛, 每组讨论解决一个话题; 每组由学生推选一名组长来搜集组员讨论的信息, 然后归纳作答 如有不准确的地方, 教师指导, 学生补充, 最后读懂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板书如下:幼年的伤痛:想像和怀念母亲难言的伤痛少年形象:好静、勤奋少年内心世界:悲凉不老的亲情成年内心世界:人亡物在,无限伤心(通过本话题讨论,突破教学难点三)拓展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剧演出,每组选出两名演员,要求三男五女角色分工: 学生 1——幼年归有光 学生 2——少年归有光学生 3——成年归有光 学生 4——母亲学生 5——老妪 学生 6——祖母学生 7——妻子 学生 8、9、10——诸小妹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 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领悟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情,唤醒学生对亲人的感激意识。
四)归纳总结( 5` )一间百年老屋,又小又漏又暗,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但老屋却见证了作者家境的变迁,也记录了他家人的音容笑貌寄托了作者的绵绵哀思,读之令人心酸掉泪联想我们现在的技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辛勤付出,缺乏感激之情,缺乏感恩之心拥有时不知道珍惜, 失去时才知道可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爱家庭、 爱父母是爱祖国、 爱人民的起点,我们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珍惜亲情,从感恩开始,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愿本文就是一面镜子,时刻照见同学们感激的面容、感恩的心灵!(五)布置作业学习本文借老屋写亲情的写作技巧,想想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请同学们作文《感受母爱》六)板书设计文言文阅读方法:整体把握人、事、情(理)幼年的伤痛:想像和怀念母亲难言的伤痛 少年 形象:好静、、勤奋不老的亲情 内心世界:悲凉成年的内心世界:人亡物在,无限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