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肇庆市第七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4页广东省肇庆市第七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图,从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至亚洲最大港口上海,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参考答案:C2. 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分布在A.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区 B.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C.西北太平洋海区 D.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区参考答案:C3. 关于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② 下风向形成黄土层③荒漠化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④影响海上航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4. 下图为台湾岛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该地貌类型为A. 风成地貌 B. 海岸地貌 C. 流水地貌 D. 雅丹地貌参考答案:B风成地貌、雅丹地貌均分布在较干旱地区,台湾岛为湿润气候,不可能是风成地貌或雅丹地貌,图中显示该造型没有明显的流水冲刷痕迹,更不可能是流水沉积地貌该地貌位于东北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由于海水的冲蚀、磨蚀等作用会形成一些奇异的造型,选B。
5.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无论水体深浅,都不属于湿地 B.内陆地区因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因此没有湿地分布C.为开发水能建设的人工水库不属于湿地D.一些高山地区也可以有湿地分布参考答案:D6. 下列环境问题不能够反映当代环境问题的规模全球性特点的是 A.臭氧层破坏问题 B.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C.海洋污染问题 D. 水土流失问题参考答案:D7.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我国的棉花主产区不在东北,故不能建成全国性的商品棉基地,答案中不能含有②,排除选项A B C ,只能选D,东北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基地故选D考点:区域的农业发展点评:只要考生地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比较熟悉,完成此题并不难,是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8. 黑土地1厘米土壤腐殖质层的形成需要300年左右的时间,是很难再生的自然资源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黑土层厚度(单位:cm)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影响黑土形成的最活跃因素是( )A. 气候 B. 生物 C. 地形 D. 成土母质20. 导致黑龙江省黑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建设占用耕地 B. 粮食单产不断下降C. 高产作物面积增加 D. 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参考答案:19. B 20. C19.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成土毋质、气候、生物、地形等,其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9. 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A .吉林、安徽、湖南、广西 B .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C .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江西、湖北、河北、四川 参考答案:C10. 图1甲图是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乙图是中国轮廓图,读图1,回答1~3题1.甲图所示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2.②地对应的热量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A. 亚热带,湿润地区 B.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 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D. 中温带,半干旱地区3.图甲气候类型对应乙图中最典型的地区是( )A. ④地 B. ③地 C. ②地 D. ①地参考答案:B B C11. 图3所示为全球分布于地表的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分布。
据图完成4-5题4.下列区域可能大面积分布该自然资源的是:①巴西高原 ②青藏高原 ③南极大陆 ④刚果盆地 ⑤四川盆地 ⑥东西伯利亚山地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②⑤5.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A.大气臭氧层变薄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C.人们的需求量加大 D.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参考答案:C D12. 右图为“某月沿90E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2.该月份甲地盛行风向及气候特征分别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参考答案:11.A 12.B13. 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a>c>d>bB.a=b=c=dC.b>d>c>a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四幅图幅面积相同,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是acdb,坡度顺序与此相同14. 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最大港口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全长472公里,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蒙内铁路由中国投资承建,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是首条海外全中国标准铁路。
下面左图为肯尼亚简图,右图为蒙内铁路某段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9. 下列产品通过蒙内铁路输出最多的是A. 园艺产品 B. 粮食 C. 工业制成品 D. 海产品10. 上右图所示路段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A. 防风沙 B. 节约耕地C. 便于野生动物的迁徙 D. 减轻对公路运输的干扰参考答案: 9.A 10.C 15. 读下图,回答下题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渭河南岸无大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B. 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 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D.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参考答案:B据图可知,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特点, B正确;渭河南岸无大支流,是由于受到了地形的限制,A错误;洛河的含沙量较大,C错误;图示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D错误16. 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 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 海水深度变小 B. 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C. 海水深度变大 D. 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13. 夏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A. 向东移动 B. 向南移动C. 向西移动 D. 向北移动14. 从总体看,我国四大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的原因是①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 ②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③入海河流含沙量大 ④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散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参考答案:12. B 13. A 14. D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
通过联系影响等值线的因素分析便可以解决问题12. 海水深度大小对海水透明度影响小,AC错;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可以增加海水透明度,B正确;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降低海水透明度,D错13. 冬季时,长江流量减少,水质较清,乙处数值数值变大,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向西移动,选择C14. 渤海属于内海,周围是陆地,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黄河、海河含沙量大,同时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散,所以透明度较小,②③④正确,污染严重,浮游生物受影响,密度小,①错17. 读图,完成12~13题12.与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13.在铁路沿线设置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线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参考答案:A B18. 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回答1-2题1.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噪声污染2.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下列不属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是A.城市大气中酸性气体含量的增加 B.噪声污染,城市内河污染及内涝C.城市棚户区冶安、消防设施隐患 D.城市用水紧张,水荒日益严重参考答案:1.C 2.D19. 读“2006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22~23题。
22.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23.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参考答案:22.C 23.B略20.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41—42题:4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4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参考答案:41.C 42.A21.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23~24题23.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4.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参考答案:23-24 AA略22. 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