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doc
7页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文言文阅读阅读古文,完成练习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释)①逐走:赛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欲得饮:想喝水解渴④河、渭:黄河、渭河⑤大泽:大湖⑥道:半路上⑦邓林:桃林1 . 结合注释,解释下列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2)未至,道渴而死3)弃其杖,化为邓林2 .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夸父逐日的故事3 . 夸父和精卫有什么共同点?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把他(她)的故事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4 . 给加点的字注音①日初出沧沧凉凉( )②孰为汝多知( )乎5 .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孰汝多知乎“为”通 6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孰为汝多知乎!7 . 对“孔子不能决也”理解不当的是( )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B.孔圣人也不有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否定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解决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8 . 用自己的话表述两个小儿各自的观点及依据观点: 依据: 观点: 依据: 9 . 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给我们的启迪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C.要敢于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10 . 课文链接。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③,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④不济,日昃⑤固始食遂大通“六经⑥”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①适:古时指女子出嫁 ②世家:家世 ③南都:今河南商丘④饘(zhān)粥:稠粥 ⑤昃(zè):日偏西 ⑥六经:儒家六部经典著作 1.下面各项中画线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是( )A.去之南都B.之虚所卖之C.后天下之乐而乐D.子将安之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范仲淹二岁而孤( ) 去之南都( ) 辄以水沃面( ) 3.翻译下列句子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4.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5.请评价一下范仲淹其人11 .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邑人②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③,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注释: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②邑人:指同县的人③怪:感到奇怪 ④大学:很大的学问。
小题1】成语“凿壁偷光”出自这个故事,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一个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②(jù)契③其舟曰:“是④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⑤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①涉:渡②遽:急忙,立刻③契:刻④是:这儿⑤求:寻找12 . 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13 . 下列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杨氏之子14 . 这篇古文的内容可用成语“__________”概括从修辞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_____句15 . 对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B.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考虑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规C.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水流太急,把剑冲走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6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 善:__________ (2)善哉善哉乎鼓琴 善哉:_________________(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____________ 志:______________17 .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汤汤乎若流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巍巍乎若太山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 画出这个句子的朗读节奏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9 .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