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异化的干预机制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76762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2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异化的干预机制研究 孙瑞英,张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在发生深刻的、全方位的改变,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泛在信息社会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带给人类众多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关键词:泛在信息社会;信息异化;干预机制一、绪论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崛起,人类开始不断猜想和论证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从最初接近乌托邦的预测,到如今信息社会的形态日渐清晰,信息社会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而随着信息社会的日渐发展,一种强调“无所不在”通信理念的“泛在”特性正在日渐清晰这是信息时代人类通信的最新特征,也是移动通信业迎来的一个巨大发展机遇针对越来越复杂多样化的泛在信息环境,本文从多角度、多层次来重新审视泛在信息社会的需要,从整个复杂的泛在信息环境及用户信息的信息行为的角度来分析信息异化的成因和表现,针对不同的原因和实际问题逐个提出解决的措施二、泛在信息社会2006年10月18日至19日,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届年会上,日立信息通信集团总裁筱本学先生,以“城市信息化及‘泛在信息社会’的到来”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阐述了日立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描绘的“泛在信息社会”的前景:信息社会初期受到基础系统和信息终端技术、性能的限制,“信息”并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随着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等通信基础技术不断进步及系统、软件、服务器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信息社会将逐渐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利用IT“无论在何时何地所有人都能够安全、安心地使用信息”,日立称之为“泛在信息社会”2007年5月15日在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富士通论坛”宣布:世界将迈入泛在信息社会在本届论坛中,富通分别从技术和现实应用角度着重对泛在信息社会及相关技术进行全面展示富士通主席Naoyuki Akikusa在发言中指出,信息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未来的IT系统将把真实世界的人与物映射到网络世界中,这就需要人们用新思维来对待未来的科技发展一)泛在信息社会的概念“Ubiquitous”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为“无所不在,普遍存在”,如同空气、水那样自然存在如今,随着IT产业的深入发展信息正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社会被描述为“泛在信息社会”,即无论任何人或物,处于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网络联接,获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一种全新的信息社会。

      泛在信息社会(U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而形成的信息无处不在、信息交流无处不能的信息社会,是IT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的人类未来的生活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信息技术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通过无线通信达到互联的状态,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还有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当前世界各国正在由电子社会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构建泛在信息社会已上升为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在泛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工作理念以及教育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成为生活必需品,且每个人都能够利用信息创造新价值,其核心思想是信息技术将以不为人们所觉察的方式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达到互联的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由网络传感器、智能网络、先进计算技术以及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集成的,以移动接入、实时通信、宽带传输、泛在计算、多媒体界面、传感互联成为主要技术表现形式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交互作用的技术社会形态二)泛在信息社会的特征“泛在”是泛在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泛在”理念的特征正日渐清晰,“泛在”将是未来信息社会重要的特征,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方便地获取和交换任何信息。

      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泛在:1.信息泛在2.技术泛在3.服务泛在泛在信息社会不仅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物联网是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泛在信息社会的基础支撑网络,而泛在信息社会又是未来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泛在信息社会中的信息异化(一)信息导化的结构异化——哲学术语,源于拉丁语的alientio和alienare,原意指的是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和让别人支配的意思一般来说,哲学上的异化是用来形容一种对的关系状态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在创造信息过程中,受到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各种因素干扰,人的思维和行动由信息支配和控制,从而反作用于人本身,变成人外在的异己活动,反过来成为支配和控制人的力量人被信息制约、支配、控制,成为了信息的奴隶泛在信息[来自www.Lw5U.coM]社会里,现代化IT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无处不在,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预期,渐渐迷失了人的本性,导致了信息异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在信息面前变得越来越渺小,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正常生活,制约了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异化的表现及成因泛在网产业涵盖面广,各个产业基础不一低频和高频RFID产业链相对成熟,超高频RFID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感知延伸层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感知、传感、延伸技术把物接入到网络尚是简单终端,终端之间没有通信,涉及范围还比较小,目前还处于简单的物联阶段万亿级物体互联,现有的电信网和互联网编码和地址体系都不适应物联网产业蒸蒸日上,然而在繁荣景象背后,物联网的安全危机正日渐显现因为网络本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更何况分布随机的传感信息网络、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更是为各种网络攻击提供了广阔的土壤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隐患比互联网更加严峻,而且物联网是越普及,不安全的后果越严重如果处理不好,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安全都将面临威胁我国泛在网的现状涉及到多技术、多网络、多行业;多个标准化组织,标准分散,不统一,主要领导机构不明确等问题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四、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异化的干预机制在泛在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变,信息成为生活必需品,信息素养成为人类的生存之道,泛在信息社会成为网络、信息装备、应用平台、内容和解决方案的融合体可见,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社会的大趋势,同时又建立在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RFID技术等基础之上,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影响巨大,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环境将产生重要变革。

      一)泛在环境下全民信息素养的提高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布了《布拉格宣言:走向具有信息素养的社会》,该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健康的信息环境是发展泛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因素,作为信息时代必然产物之一的信息素养,提升信息素养是适应泛在信息社会的生存之道泛在信息时代,个体不再只是简单的扮演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逐渐成为信息的创建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平台正在成为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和公民行使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全民的信息收集、评价和利用能力,摒弃网络的负面影响,构建健康和谐的信息社会;有利于激发全民的创造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泛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成为人类的必需品,信息素养成为现代信息人的生存之道而且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其中全民的信息素养又是决定信息环境的重要因素二)泛在环境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组织与整合泛在网是感知中国的基础设施,感知中国是泛在网的重要体现泛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创新将是政府信息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体现出“一切以用户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主动为公众分析、设计和提供各种可能的个性化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是未来政府信息服务的重点方向信息资源建设创新是提高信息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建立“企业型政府”的呼声高涨,这就要求政府要像信息服务企业一样为社会、为公众提供高效和满意的信息服务一方面,要实现政府的网络化和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管理,完善政府信息管理体系,加快公共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出台更有力度和效率的信息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信息资源网络和无线终端,为构建泛在信息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三)泛在环境下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物联网是泛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联网目前存在安全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或者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制约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物联网和互联网在本质上是密木可分的,我国现有的网络安体系中的部分体系可以适用于物联网,并为其安全性提供一定的保障,例如认证、加密体系等。

      但是必须要根据物联网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积累的安全技术以及对数据安全的经验,来研究和建立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物联网安全的可以概括为物理安全、信息采集安全、信息传输安全和信息处理安全,最终目标就是要确保物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泛在环境下IT技术的发展我国要在国内外的泛在网络都处于起步阶段时,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发展数据库、解析系统的协同,移动终端更智能化,终端的数量要真的“泛在”,普及无线网络,为从泛在物联阶段走向泛在协同阶段做好准备五)构建泛在网统一标准,加强国际合作目前国内外对于泛在网都还在初级阶段,国际各标准组织之间对泛在网的研究缺乏统一的协调和协作;国内对泛在网的研究也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进行零散的研究,没有从整体上的研究专业应用、终端设备的不同,决定了在感知延伸层、应用层存在很大的差异应用层面的标准化工作需要行业、社会和通信各方的密切合作只有产业规模化、降低成本,才能最大化地创造社会经济效益泛在网提供了构建真正全球性治理架构、打破现有互联网治理模式和格局的机遇要加强各国和各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泛在网发展的统一标准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6.[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孙瑞英,信息异化问题的理性思考[J].情报科学,2007,(25).[5]孙瑞英.信息异化与信息异化根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5).[责任编辑:刘 强]-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