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枕病中医临床路径.docx
3页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颈部肌肉扭伤的门诊患者一、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落枕病(TCD编码:BGS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部肌肉扭伤(ICD10编码:S16.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简明脊柱外科学》(张绍文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协作组制定的“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临床常见证候:瘀滞证风寒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协作组制定的“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的患者2•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患皮肤病、合并骨折、关节脱位、骨病、骨结核、肿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张口位片、颈椎MRI或颈椎CT胸部正侧位X线片、血沉、风湿病因子、抗“0”、HLA-B27等八)治疗方法1•推拿治疗2•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① 瘀滞证:活血化瘀止痛② 风寒证:疏风散寒通络(3)物理治疗(4)刮痧疗法3•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2•颈项部压痛解除,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TCD编码:BGSO10ICD10编码:S16.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门诊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时间W7天实际治疗时间:天时间门诊第1天门诊第2天门诊第3-7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完成门诊病历书写□初步拟定诊疗方案□病理观察表、颈椎活动度、VAS评分表填写□完善相关检查□实施治疗措施□与本人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实施治疗方案□完成病历书写□评价治疗效果□实施治疗方案□完成门诊病历书写□诊结前疗效评价□完成病理观察表、颈椎活动度、VAS评分表填写□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重点医嘱治疗方案:□推拿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或中成药内服□物理治疗□刮痧疗法□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其他可选检查项目: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开口位X线片、颈椎MRI或颈椎CT胸部正侧位X线片、血沉、风湿病因子、抗“O'、HLA-B27等治疗方案□推拿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或中成药内服□物理治疗□刮痧疗法□必要复查相关结果治疗方案□推拿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或中成药内服□物理治疗□刮痧疗法□健康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