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警大学生培训总结.doc
12页文秘知识/入职培训 入警大学生培训总结 篇一 时光如一位油画师,将警营的一排排绿色银杏都涂上了一抹秋黄三个月的光阴韶光飞逝,回眸往昔,宏图大志,细数过往昨日的誓言依然铭记!大学毕业后,当我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我心中的理想,投身到了这火热的警营,穿上了这身梦想的橄榄绿 回想几个月前,我从一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青年,抱着父母的愿望与自己的理想,来到了神圣的警营,穿上了尊严的军装,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活之前听当兵的朋友说:“部队是强者和硬汉生存的地方,是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地方!”心里还有些许忐忑,但是这根本不能阻挡我对警营的向往和追求当一颗年轻的心触及警营的第一缕阳光时,我没有心潮澎湃,也没有焦虑彷徨,在这激昂的警营,眼前的一切真实如歌我知道这次的培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纯粹的磨砺,更是一次身心的蜕变、思想的升华、认识的提高,是我们正式登上警卫事业大舞台的第一步!三个月的训练使我从初入营区一身稚气的毕业学生成长为训练有素、思想成熟的军人这中间凝聚着汗水、反思、教训与感悟在此我对自己近三个月的训练生活做一个总结,将自己的成长与理解做一个汇报 在思想政治方面,完成了由一名初离校地方大学生向一名 合格警卫人员的转变。
还记得刚入营区的第一周生活,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又陌生当梦想的激情与连队一日生活制度相碰撞时,初始会觉得很不适应坐要成行,走要成列,出门要汇报,行动要卡点,这些规定和纪律对我们这些还处在大学校园里自由散漫的作风来说是如此的坚硬与无情开始总会有种使劲用不上的感觉,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规定的位臵列队,集合口号要洪亮清晰,齐步跑步也要与集体相统一,甚至连吃饭坐下均要听从指挥才能开始但慢慢地,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理解到体会,我也逐渐感受到连队的生活制度带给自己的转变在上学读书期间我会有下列一些特点问题:一是自尊心较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二是训练积极性高,但吃苦性不够;三是能够遵守规定,但过于不拘小节;四是创新意识强,但固执己见;五是思维活跃,但波动性较大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结合连队的规章制度,我逐渐感悟出纪律的重要性在自然界一切生机活跃的生物无不有着自己的纪律,而服从命令,严守纪律更是一名合格警卫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初入警营的我也及时转变自我,通过调整心情、强大内心、提高认识、放平心态、从严要求以及转变行为习惯,从细节做起,珍惜每一刻训练机会去磨练自己,总结下来就是用心想、虚心学、耐心听、狠心练通过近三个月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在思想认知层面上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完成了向合格军人的过渡与转变。
第二,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警卫人员,严明纪律、践行忠诚、肩负责任的重要性那身笔直帅气的军装下蕴含着的是严明有序的纪律,肩上扛着的是光荣神圣的职责在这三个月中除了军事训练外还进行了近二十次的思想政治学习,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严明纪律是实现高度集中统一,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警卫工作在一项任务中起着调度指挥作用,需要内部门之间的合作,交通部门、安检部门和其他部门相互合作,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做其他的事情,那么就可能导致整个任务链出现问题,最终使任务失败其次,严明纪律是警卫人员忠诚可靠的重要内容和条件警卫员是领导身边最后一道防线,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当然同时也掌握相当多的秘密性信息以前我不知道保密性有多么的重要,也没有形成这种意识,通过学习,结合国内外大量的实际案例我清楚到,警卫人员一定要保守秘密,面对敌对分子入侵要提高警惕,更不能以有意、无意的意识行为泄露秘密,而严明纪律正是培养这种意识的最有效途径,通过严明纪律做到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献身使命 第三,更一步加强了对警卫工作的认识还记得入职前在面试的时候,局领导问我什么是警卫工作?对它的性质是怎么认识的?当时的我对此是一无所知,只能回给领导一个青涩的笑。
领导告诉我,警卫人员最重要的是牺牲和奉献精神经过三个月的培训,我似乎读懂了领导的这句话,用一个比 喻去形容,如果说金子的纯度是99.99%,那么警卫人员对警卫对象的安全要做到100%,连0.01%都要避免!这其中的0.01%,则包含着对生死的不畏、对困难的不惧、对危机的不退、对生活的不悔这,就是牺牲和奉献精神新时期阶段警卫面临的工作难度大、范围广、任务细、责任巨要求我们不仅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精通的博学思想素质和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还要有调查研究能力、谋划决策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从整体上讲要具备大局意识,从局部中谈要拥有融合精神因此,要做好警卫工作,必须要长期不断地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精通本职业务,多学广识,才能出色地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给我们的各种任务 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学习了队列、擒敌、战术及射击等项目军事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优良的作风,增强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军事技能但更为重要的,我认为更多地是在培养我们的吃苦精神不可否认,作为80后的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的丰富,家人亲属的包容使得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的历程中没有怎么吃过苦,或者对吃苦的认识太浅显。
以前,挨顿批评就是吃苦,早起看书就是吃苦而来到了部队,不管是擒敌、队列还是战术,没有一项是轻松的,没有一种是随随便便就能取得优异成绩的也许操场上那一排饱经风雨的大字最能说明:流血流汗不流 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吃苦精神是军人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是履行使命的特殊要求,是成长进步的基本前提同样地,只有刻苦训练,才能出色地完成警卫任务,才能培养全面过硬的军事素质,才能锻造不畏强敌的战斗作风 其实,对于起初的队列训练我曾有过一周的疑惑稍息、立正、行进、停止,要求动作快速准确、整齐划一我曾想这些东西有用吗?在任务上能发挥出几分功效?还不如把这份精力放在擒敌上有用退一步讲,我自己做好就行了吧,还要跟大伙保持一致,令自己融入到集体的节奏中去然而后来在一次周末休息时,当我的亲人初见久未谋面的我时不禁惊呼:“xx,你真是变化太大了,从头到脚,变了个人!”我才意识到队列训练的意义队列训练是培养个人作风纪律和行为规范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又增强团队的集体荣誉感我还记得齐步训练摆臂定位的酸,跑步训练反复挥臂的麻,正步训练一个口令500个动作大家互相挽臂,咬紧牙关撑住前踢腿时的痛,更美好的,是听到我们中队获得全大队队列会操第一名,看到队长高高举起的流动红旗,每个人脸上呈现出那份激动与兴奋的乐。
同样地,在擒敌训练和战术训练中,我们班也取得了擒敌全大队第二名的好成绩,虽然我自己在训练中扭伤了膝盖,但那些苦,那种疼,都化为擒敌会操那天挥出去铿锵有力的拳、震耳欲聋的喊和一滴滴挥洒出去,被阳光渲染地五颜六色的汗那些从战术场上下来满鼻孔满口袋的土,那些洗漱间里,倒了半袋洗衣粉都洗不干净的泥,是军事训练带给我最美好的回忆,是我成长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通过它我学到了敢于吃苦,勇于摔打自我;以苦为乐,具备乐观精神;愈挫愈坚,磨练顽强意志;永不言弃,拥有充分信心的苦乐观 在生活作风方面,首先是学会了内务的整理俗话说: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被子的叠放是否整齐,地面的边角是否干净,是反应内务的一个标准初进部队时我的内务较差,思想上也没有重视,想不通被子为何要有棱有角然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部队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就必须从整理内务锻炼起来,通过整理内务,可以打磨掉社会青年的浮躁心理,培养我们的耐心,养成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最好的习惯每天六次叠放令我的被子从起初的烤面包变成较为理想的豆腐块,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耐心与细节,多次获得周内务标兵称号其次是学习了礼节礼貌,为人处世的道理部队是非常讲文明礼貌的,对领导和上级的尊重和礼节是我来到部队收获的宝贵知识。
我将牢记这些知识,并将其形成一种习惯运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金的岁月未了的情对离开营区的一切都觉得依依不舍在这里我收获了浓厚的战友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过硬的身体,收获了沉稳的心态当然,自己在警卫之路上还是一名起航者,还有很多不足和 需要学习的地方如对警卫业务知识的实践性不强,对待紧急突发事件缺少经验但我会努力学习、践行苦乐观,以高标准高规格要求自己,严守纪律,保持警惕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增强政治学习、保证身体素质胸前那光辉灿烂的警卫牌告诉我,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忠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安全;有一种共同的品质,是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内紧外松”原则,贯彻警卫工作方针,牢记主任教导的牺牲与奉献精神,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各项任务,做好共和国的金色盾牌! 篇二 以食为天的华夏民族,在饮食文化内涵上源远流长,地域广博造成的南北文化差异反映在吃的口味上也分外明显据统计,参加今年地方大学生入警培训团的600多名学员中少数民族的就有5种,而在地域省别上更是五湖四海,南至宝岛台湾北至黑龙江南京地区的饮食特点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南京菜属于淮扬菜系,口味偏甜,所以每次吃食堂红烧肉的时候都是甜的,还有那么多西红柿炒鸡蛋都不带酸味啦!其次就是喜欢吃霉菜,主要是霉豆子和霉干菜,难怪每次掺杂在烧肉里的不是豇豆就是霉干菜呢。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著名的南京鸭子,做法多样,口味独特,早在来到这里之前就对南京鸭子有所耳闻 就食堂这个话题笔者曾在宿舍做过一次调查,战友们热情高涨,表达欲望强烈江苏的马凯说:一日一蛋,隔天有奶,早餐怎一个丰盛了得!安徽老毕:班长坐陪,领导毗邻,如此档次待遇!浙江小毛:有鱼有肉,夫复何求!宿舍“四眼”本身体质不好,由于热衷于网游,大学期间平时很少锻炼,吃菜还特别挑食,刚来的那阵子口味还是有点不适应,渐渐的平时训练量不断加大,体能消耗很大,所以体能的补充异常重要食量被无限放大,挑食的不良习惯变得有点奢侈,现在身体素质和刚入警时相比更加健康,原来最让人手足无策的长跑,现在也可以轻松应对! 部队的就餐讲究的是雷厉风行,不是简单随意的请客吃饭自从入警培训开始以来每日按时定量的三餐,规律的饮食节奏,让我们的身体变的越发强健,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而且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终生受益的 还记得我们刚到南京开始培训生活的场景吗?九月中旬,天气刚入秋,但还感受不到丝毫的凉意秋老虎裹挟着盛夏的余威时时袭扰着我们训练场上,头顶着骄阳,一遍遍队列动作的练习,常常让我们汗流浃背,身体加速进入疲劳状态,但是对自身能力迅速提升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支撑着我们努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不仅包括自身内在的散漫、自由的习性,还包括对外在气候变化的适应。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南京天气的变化速度快赶上川剧变脸了相应的,我们学员的衣着更换也似走马灯一般,从短袖夏常服到长袖常服,再到春秋常服凉席也在悄然之间离开了我们的床铺一切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一场秋雨一场凉”,天气的渐渐凉爽似乎也减缓了我们内心的躁动与不安,使我们以平静和坚定之心面对培训生活 据统计,此次江苏培训团的600多名入警学员来自于全国26个省市,南至海南,北达黑龙江,可谓天南海北,遍布全国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气候特点差异明显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渐渐适应一种气候特点,并产生一定的依赖感而入警集训一声令下,大家离开家乡,齐聚南京面对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适应的时间,来自华东地区的学员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相对较容易适应,而其他地区的学员可能就需要相对长一点的时间了 “当兵走四方,时刻听召唤”,这是广大官兵的铮铮誓言,体现着高尚的情怀当我们唱出这首歌的时候,可以体会到作为一个兵,应当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培训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那是建立在我们克服了诸多心理和生理问题的基础之上,当然也包括了对气候环境的适应了。
或许,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