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doc
5页对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摘 要: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与保证在实施新课改进程中,要切实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必须在改革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教学思路新、教学方法活是优化历史教学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思考当前,创新教学方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保证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本文仅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要注重情境教学法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政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和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二、要注重多元思维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巧设疑难,激活思路在讲授西安事变时,你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蒋介石曾疯狂追杀共产党,共产党为什么不乘机消灭蒋介石?”学生可能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
经过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统一认识,从而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二是纵横历史,多元思考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如,在讲抗日战争时,把“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联系起来思考在纵横联系中,会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三是创设情境,拓展思维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仅靠教材中的材料是不够的教师要想办法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教材有关联、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新材料,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产生新的思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有意识地引入最新的史学研究的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对新观点甄别论证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要注重同语文教学的联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再现历史现象,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本身就离不开“文”同时,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她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文与史有机地结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这样一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四、要注重知识串联的方法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客观公正、辩证思考、一分为二等综上所述,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晰的,方法是灵活的,一切设计与实施都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