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津10kV线路大修施工方案.pdf
18页1 / 18盐津 10kV 线路大修施工方案四川省华蓥市南方送变电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三月2 / 18编制单位:四川省华蓥市南方送变电有限公司编 制 人:李元福校 核 人:王乾勇批 准 人:彭胜利建设单位:昭通供电局3 / 18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工程管理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五、工作危险点预想及其防范措施4 / 18工程名称:盐津 10kV线路大修 工程编号:一、编制依据1、盐津 10kV线路大修工程相关性文件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4、相关安全、质量考评文件二、工程概况对 10kV 头水支线和10kV 银厂支线的线路进行修复,10kV 线路5.486km,修复部分杆塔 44 根(含金具材料等)1、导线规格: LGJ-703、交叉跨越情况:本次施工沿途跨越公路12处、跨越经济作物房屋等18处、跨越河流 3 处三、工程管理1、施工管理工程负责人(彭胜利):负责组织工程施工及施工安全管理工程质监员(王乾勇):负责工程施工方案制定,工程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组织施工班组进行自验收,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督察。
工程技术负责人(袁文平) :负责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时处理或协调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技术问题施工负责人(刘芝会):负责施工现场的工作协调及保证工程进度和安全及质量现场安全负责人(王定举)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技工、民工:对其所承担的施工项目安全、质量负直接责任1. 2、工程计划施工: 2013年 3 月 25日—2013 年 4 月 30 日,37 个工作日2、质量管理:2.1、质量目标: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工程投入系统运行一次成功,无障碍、无关键性项目缺陷杜绝工艺低劣,做到文明施工,并确保有关记录完5 / 18整齐全,争创优良工程2.2、线路施工前,由线班长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会同班组有关人员进行一次现场踏勘,以及熟悉图纸开工前组织对技工、职工学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建立工序管理点,进行工序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在导线架设、附件安装等安装建立质量管理点, 工程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和公司质检员负责上述管理点的检查工作2.3、工程施工必须贯彻执行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程序,认真执行线路作业指导书。
公司质检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督查工程安全质量情况,及时组织处理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2.4、加强设备及材料的检验工作,发现损坏或涉及技术质量等有关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解决,不影响施工进度,并做好记录3、安全管理3.1、安全目标:不发生电力生产人身轻伤事故; 不发生责任性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触电、高空摔跌、外力击打伤害事件;不发生因电力施工引起的3000 元及以上的赔偿纠纷; 不发生由本队负一定责任致使电力系统外人员轻伤事件;不发生责任性返工、返修事件;不发生1000元及以上的工器具、仪器设备损坏的事件;努力做到无违章、无差错,控制未遂和异常,确保安全生产3.2、施工期间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电力安全规章和线路队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做到“五同时”3.3、每天开工前应开好班前会,布置工作任务,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分析当天施工中的危险点和预控防范措施,施工前工作负责人应组织检查安全措施、技术措施落实情况,未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前,不得进行任何工作,并要严格执行开工前的列队“二交一查”工作:宣读工作票、作业票、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工作任务、停电范围、带电线路、小组负责人、注意事项、完工后集合地点等及检查个人工器具、施工工器具、人员精神状态等。
施工中要明确分工,统一指挥,各负其责, 加强监护和指导 施工结束前工作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在当天施工地段认真检查施工情况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如实填写好“施工现场分工及安全检查表”,并开好班后会,工作负责人总结当日工作完成情况和安全施6 / 18工情况,队长布置下一天的任务,表扬好人好事,对施工中出现的违章、违纪行为及时提出批评、考核3.4、严格执行工作票及施工作业票制度,以及线路施工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包括民工)进行一次安全专题活动, 指出前间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应注意的事项等,学习讨论施工方案、施工计划,进行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制定, 对全体工作人员交待安全措施、 技术措施,填写好“施工方案交底记录”3.6、根据周作业计划,应提前三天向相关运行单位提出配合停电要求,并将工作票、配合停电联系单、现场踏勘记录传送给相关运行单位3.7、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穿绝缘鞋、着工作服,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长腰绳,在停电线路作业正确使用个人保安线严禁酒后工作3.8、加强对技工、 民工安全管理, 上杆塔技工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并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施工证。
地面作业的民工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必须签订安全教育协议和使用民工教育卡,使用中应做好安全交底并询问清楚后签字,并要加强监护民工不得从事危险性工作3.9、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 对工作班人员的作业行为应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动作 如工作负责人必须离开工作现场时, 应临时指定负责人,并通知全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许可人使用工作任务单时,小组负责人应监护、指导小组正确作业,完工前要协同工作负责人查看施工地段并汇报工作负责人3.10、登杆塔作业前应检查杆根、脚扣和登高工具,高空作业严禁抛物,应用绳索传递3.11、凡跨越的电力线路及周围平行、邻近不满足安全距离的电力线路,在未得到设备主人停电、接地、许可和未将导线降落至地面(需要降线时)不得进行施工3.12、工作结束,工作负责人必须检查线路工作地段的状况相位、搭接点、电气间隙等以及在杆塔上、导线上及瓷瓶上有无遗留的工具、材料等,并查明全部工作人员由杆塔上撤下后,向工作许可人报告工作结束3.13、严格执行“工作危险点预想及其防范措施”3.14、在林区施工时禁止带火种上山、防止马蜂伤人7 / 184、工艺要求4.1 工艺流程4.2 操作工艺4.2.1 拆除旧电杆和导线4.2.2 杆位复测: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及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
4.2.3 挖坑:4 .2.2.1 按灰线位置及坑深要求挖坑采用人力立杆,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4.2.2.2 电杆埋设深度 1.9 米注: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4.2.2.3 坑深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m,-50mm; 双杆基坑的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 30mm ,两杆坑深宜一致4.2.2.4 底盘就位:用大绳栓好底盘,立好滑板,将底盘滑入坑内用线坠找出杆位中心,将底盘放平、找正然后用墨斗在底盘弹出杆位线4.2.3 立杆:4.2.3.1 人力立杆:绞磨就位根据需要,首先打好地锚钎子,用钢丝绳将地锚钎子与交磨连接好然后装滑轮组,穿钢丝绳,立人字抱杆(抱杆角度要适当) 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栓好缆风绳及前后横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地锚钎子、人字抱杆、绳扣等是否安全有效,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吊索) ,然后,校正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杆位复测挖坑放线紧线绝缘子绑扎搭接过引线、引下线立杆横担组装拉线组合制作安装拆除旧电杆、导线8 / 18再回填土。
回填时将土块打碎, 每回填 300mm 应夯实一次, 填到卡盘安装位置为止最后撤去缆风绳,前后横绳及叉木电杆位置、杆身垂直度的要求同机械立杆4.2.3 横担组装:4.2.3.1 将电杆、金具等分散运到杆位,并对照图纸核查电杆、金具等的规格和质量情况4.2.3.2 用支架垫起杆身的上部,量出横担安装位置,套上抱箍,穿好垫铁及横担,垫好平光垫圈、弹簧垫圈,用螺母紧固紧固时,注意找平、找正然后,安装连板、杆顶支座抱箍,拉线等4.2.3.3 横担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杆架设的双回路或多回路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下表规定同杆架设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m )架设方式直线杆分支或转角杆1-10kV 与 1-10kV 800 500 1-10kV 与 1kV 以下1200 1000 1kV以下与 1kV以下600 300 (2)横担的安装:当线路为多层排列时,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高压、动力、照明、路灯;当线路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不宜小于200mm ;直线杆的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90 度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3)横担端部上下歪斜及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 双杆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 。
4)螺栓的穿入方向:水平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入,开口销钉应从上向下穿5)使用螺栓紧固时,均应装垫圈、弹簧垫圈,且每端的垫圈不应多于2个;螺母紧固后 , 螺杆外露不应少于2 扣,但最长不应大于30mm ,双螺母可平扣4.2.4 用水泥砂浆将杆顶端严密封堵4.2.5 安装针式绝缘子,并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9 / 184.2.6 拉线组合制作、安装4.2.6.1 拉线组合制作:(1)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拉线的组合方式确定拉线上、中、底把的长度及股数每把铅丝合成的股数应不少于三股,底把股数应比上、中把多两股2)上、中、底把连接处煨扣鼻圈,安装拉线绝缘子,缠绕制作拉线的连接缠绕,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2)使用钢索卡或铅丝缠绕固定使用钢线卡固定时, 每个连接端不得少于2 个钢线卡中把的下端不应单独使用钢线卡固定,还应用铅丝缠绕固定3)使用 UT型线夹,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应无滑动现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可靠固定(可使用铅丝缠绕)4)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外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 螺栓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可使用铅丝缠绕) 。
5)拉线棒与拉线盘连接后,其圆环开口处应用铅丝缠绕或焊接;当拉线棒与拉线纸盘的连接使用螺杆时,应垫方型垫圈,并用双螺母固定 拉线棒露出地面长度为 500~700mm 6)拉线两端的扣鼻圈内应垫好心形环4.2.6.2 拉线安装:将已安装好底把的拉线滑入坑内,找正后,分层填土夯实用拉线抱箍将拉线上端固定在电杆上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o受到环境限制时,不宜小于30o水平拉线的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02)终端杆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转角拉线应与线路转角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3)拉线盘的埋设深度最低不应低于1.3m,且应符合设计要求4)水平拉线的拉桩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杆长的1/6 ,拉线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拉线杆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o~20o,坠线上端距杆顶应为 250mm ;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 10 / 185)在水平拉线位与交通要道或人易接触的地方,须加装竹套管保护竹套管上端垂直距地面不应小于1.8m,并涂有明显标志(红、白相间的油漆) 4.2.6.3 进行拉线中、底把连接使用紧线器拉紧拉线,并使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倾斜, 应保证使紧线后的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的倾斜不大于一个电杆的梢径;水平拉线的拉桩杆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5o~20o。
4.2.7 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 ,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