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2015《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完整版)DOC.doc
12页电大课程《证据学》形考作业(一)一、名词解释 (全部为课本页码) 1、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P.4] 2、证明力:是指在许可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许可证持有人可持许可证来证明自己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证据法学中的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P.4] 3、自由心证制度: 是指一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有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进行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中证据制度[P.28]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P.20] 5、直接言词原则: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两个概念结合的产物 [P.47]二、简答题 (全部为课本页码;只答观点就可以) 1、简述当事人主义的特点: [P.9]答:(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2)充分尊重嫌疑人即被告人的主体性;(3)法官扮演着仲裁者角色,保持中立,庭审不是必经程序。
2、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P.27] 答:(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强调法定规则意义、维护法制统一等制度,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4)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 3、简述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及例外:[P.42-47]答:基本内容:(1)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3)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例外规定:(1)被告人自愿认罪,并对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的,法庭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决这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例外性规定2)在民事诉讼中具体证明对象的多数内容往往因存在其它证明方法而不具有以证据证明的必要性,从而削弱了证据裁判原则对事实认定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例外 4、简述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明规则:答:(1) 相关性规则;(2) 传闻证据规则; (3) 任意性自白规则;(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 最佳证据规则;(6) 证人的特权规则;(7) 交叉询问规则;(8) 补强证据规则;(9) 推定;(10) 司法认知。
3、 论述题 (全部为课本页码,除了观点外,还要进行论述) 1、 P.6-10 2. P.19-37电大课程《证据学》形考作业(二)一、名词解释 1、诉讼证据: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P.59) 2、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P.72) 3、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已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可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P.133) 4、证据保全: 是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执法机关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照职权主动采取一定措施加以固定的调查取证措施 (P.231) 5、反证:是指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P.191) 二、简答题: 1、简述正确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在实践中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P.62) 答:(1) 办案人员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或人们的想象、假设、推理、臆断、虚构等等作为定案的证据适用;(2) 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不能把“算大帐”,即某人或某单位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加减得出的差数作为证据使用,应为“算大帐”还不真正具备客观性;(3)按照客观性的要求,证据必须要有正确的来源,对于没有正确来源的,如匿名信、道听途说等,由于无法进行查证,不具备客观真实性,当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简述证人的资格条件有哪些? (P.90-91)答:(1)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2)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3) 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4) 凡是在刑事诉讼开始以前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应当优先为证人参加诉讼;(5) 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6) 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3、简述证据的分类有哪些?(P.193) 证据的分类,是指在理论研究上将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一般来说,以证据来源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以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为标准,可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一证据的证明方向为标准,可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以证据的证明作用、方式为标准,可氛围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根据证据事实与诉讼主张的关系,可分为本证和反证3、 论述题: 试述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是什么?(参见P.68--70)【论述要点】(1) 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理,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事实的依据,是司法人员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2)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迫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3)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的案件事实的基础; 四、案例分析题 (1)该卫生防疫站没有出具决定书,人民法院应否受理该个体餐馆的起诉? 该防疫站已经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出具决定书只是程序上的问题,行政相对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2)该卫生防疫站收集证据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不合法《行政诉讼法》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电大课程《证据学》形考作业(三)一、名词解释 1、举证时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仲裁委员会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举证的期限举证时限是一种限制当事人申诉与诉讼的行为 (P.226)2、证明:指诉讼主体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运用已知的证据和事实来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这种证明,人们有时候又成为“司法证明” (P.241) 3、证明对象:是证明活动中需要证明的事实,又称待证事实或者要证事实 (P.250) 4.证明责任:是指诉讼主体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P.259) 5、证据开示制度:是指诉讼当事人或诉讼外第三人所掌握的事实材料,只要与案件有关,除享有秘密特权保护的以外均应向对方当事人披露,任一方当事人均享有要求对方当事人及诉讼外第三人披露上述事项的权利的制度 (P.217、222))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证明标准的适用答: 一般认为,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作以下理解:(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这是指作为定案根据的每一个证据都具有证据的本质属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这是指司法机关所认定的对解决争议有意义的事实均有证据作根据,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不得认定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办案中收集到的证据可能与其他证据或案件事实有矛盾,这时,必须进一步补充证据,有根据地排除矛盾,查明事实真相,否则,不得认定有关的事实4)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惟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以上四点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认为是达到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P.284)2、简述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 答: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1)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3)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4)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1)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2)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3)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4)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 (P.252--258)3、 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答:(1)行政诉讼中所针对的诉讼标的是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该行政行为是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作出来的;(2) 政机关有能力举证;(3)由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能够有效地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P.273) 4、“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哪些? 答: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1)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2)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3)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4)证明对象不同;(5)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 (P.248--249) 5、收集证据的原则有哪些? (1) 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2) 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3) 司法人员收集证据和当事人举证相结合 (P.199--200)3、 案例分析题 1、答:本案中公安机关收集的法定证据包:(1)物证:作案工具面包车、联络工具、赃物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它们以物质的存在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属于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犯罪行为实施的方法和手段。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张某和王某的供述在本案中主要是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即对贩卖珍惜动物皮革事实的供述2)证人证言,马某的陈述,马某因为非本案犯罪嫌疑人因此其所作的陈述不能作为口供而作为证人证言对待 2、答:直接证据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张某和王某的供述、证人证言,马某的陈述,它们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即可以直接指向犯罪嫌疑人的,因此为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包括物证作案工具面包车、联络工具、赃物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因为它们都是无法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可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因此属于间接证据 电大课程《证据学》形考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优势证据标准: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P.294) 2、推定: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P.309) 3、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特定事实的真实性,及时平息没有合理根据的争议,确保审理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
(P.326)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与非法搜查和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 (P.372)5、最佳证据规则:就是为了保证被告人获得公平的审判,防止错误认定案件事实,所以所有证据资料,不但要具有相关性,而且力求确实 (P.361)2、 简答题 1、顺利达到审查判断证据的目的,司法人员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审查判断? (P.301)(1) 从证据的来源方面;(2) 从证据的内容方面;(3) 从案内各种证据的相互联系方面;(4)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方面2) 2、简述证据规则有哪些? (P.357--359) 答: 分类如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