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docx
5页1.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 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 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 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2.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 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 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 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3.太康诗风: 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 晋诗风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致雕琢,缺少 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4.《诗品》: 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 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122 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 指出其诗体的本源。
提出了“自然英旨”、“直寻”的吟咏性情观5.志怪小说 : 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 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等 对后代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说狐谈怪的小说流派6.《文心雕龙》: 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 50 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的规则;下编主要是批评, 涉及到作家作品及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7.《玉台新咏》: 徐陵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书十卷,选录自汉迄梁 的诗歌660 余首,其中多为五言四句的小诗,成为后来五绝之前身,风格上宫体情调颇明显 《玉台新咏》之收录对《文选》有所补充8.《搜神记》: 是东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干宝,今本二十卷所谓“志 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 (1 分)《搜神记》,具有完整的结构,离奇的故事,浪漫的想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注 意细节描写以及对话的生动对后世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9.“魏晋风度”: 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 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 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
10 •《典论•论文》:中国文论史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曹丕在论著中反对古来"文 人相轻”之习气,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 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并提出了“气”说的美学范畴11.《后汉书》: 南朝范晔所撰,全书纪十卷,列传八十卷范晔其人不满现实,不 肯媚事权贵这在其著中表现为“贵德义、抑权势”的进步倾向书中首列《文苑列传》,记 录后汉作家事迹他最自负的是书中序论,骈文体式,笔势纵横,整齐密丽,后多为《文选》 收入12.宫体诗: 宫体诗发端于齐梁之际,萧纲时达到全盛今人考证“宫体诗”因萧 纲入主东宫而得名内容上多写妇女、男女之情,或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创作上重声律、 求技巧,从咏物走向咏人,刻画精工,细致入微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13.《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 门,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 团的残暴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和文学思想,具有史料价值语言 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 格和精神面貌。
对后世的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4.玄言诗: 魏晋玄学风盛玄学对文学之影响,产生了玄言诗诗人以玄言入诗, 诗述玄理西晋以玄言入诗者不多,玄言诗的代表诗人为东晋时期的孙绰、许询《诗品序》 评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但是玄言诗对后来山水诗的出现也有积极意义,如孙绰 的《秋日诗》,借山水抒情,写自己逍遥林野的生活,已经没有多少玄味15.“正始文学”: 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文学以阮籍、 嵇 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 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 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 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 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16 “诗赋欲丽": 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此论文乃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第一篇文 学批评论文诗赋欲丽”是对建安文学的创作倾向的基本概括,是文学自觉的本体要求, 顺应时代对诗赋提出的总体的审美规则17.《文选》: 是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
以萧统的文学观为指导,并在其实际主持下完成共三十卷,以文体和体裁分类,共分三十七体,收录秦以前至梁代的作家 130 人,作品514 篇(一题数篇按一篇计)《文选》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起到保存 和流布的作用,而且提供了文学范本,对于推动文学沿着自身的轨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骈文: 骈文是南北朝时期出现并流行的一种文体,具有裁对、隶事、敷藻、调声 的特点裁对,即讲究对偶工整,就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音节数目相同的一对句 子,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句式上用四字句或六字句;隶事,即用典,表现典雅 含蓄;敷藻,即讲究文采,显示作者的语言才华;调声,即注意语言的平仄协调,读起来有韵律美19.上官体:因初唐诗人上官仪而名上官仪工于五言诗,讲究对仗精工,辞藻华丽、 色调音韵之美,人们争相仿效,名噪一时,谓之“上官体”绮错婉媚”是其最主要特征20.文章四友:初唐武周时期四位宫廷诗人的合称,具体是指杜审言、李峤、苏味道、 崔融,他们都以律诗见长其中,杜审言诗才最高,李峤存诗最多,苏味道与崔融乃文章大 手,好诗不多21.吴中四士:初唐开元时期吴中的四位作家,即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张若 虚成就最大,代表作《春江花月夜》,被成做是“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22.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全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 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 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 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 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 明显的区分23.初唐四杰:初唐高宗时期四位诗人的合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 因年少才高、官小名大被合称“四杰”,王勃成就最高,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或 州)》,他们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24.《感遇》38 首: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汇集诗人一生不同时期部分作品的组诗, 大都是感政事而发的篇章,内容丰富,思想感情复杂,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超越同时代的 其他诗人25.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出现的以山水田园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 作家是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裴迪等王维、孟浩然成就最高,因而又称“王孟 诗派”,把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推想了高峰,影响极大。
26.边塞诗派:盛唐时期出现的以边塞景物、边塞战争、边塞生活和诗人的独特感受为 描写对象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 高适、岑参成就最高,因而又称“高岑诗派”,把中国文学史上的边塞诗创作推向了高峰, 影响极大27.沉郁顿挫:对杜甫诗歌风格的概括,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点:忧时伤乱、忧国忧民 的情结;雄浑绵邈的意境、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千回百折、曲折跌宕、吞吐含 情的表现手段总起来是说杜诗用曲折跌宕 的表现方法把深沉的文思和忧郁的心情巧妙表 现,沉雄浑厚,苍莽悲壮,博大精深28.大历十才子:中唐大历时期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 峒、耿湋、夏侯审等十位诗人的合称,首见于姚合《极玄集》李端小传钱起、卢纶成就最 高诗歌内容以酬赠送别、感伤身世、隐逸思归为主风格特征是“省净清约”29.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元白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 作家有:韩愈、孟郊、贾岛、卢仝等,韩、孟成就最高,故名曰“韩孟诗派”以不平则鸣 为旗帜,奇崛险怪是其主要特征,与元白诗派的浅近通俗相对,对宋诗影响较大30.元白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韩孟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
主要 作家有: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等,元白成就最高,故名曰“元白诗派”用新 乐府进行创作,浅近通俗是其主要特征,与“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相对,对晚唐和宋初诗 风影响较大31.新乐府:即新题乐府,和汉魏乐府相对而言,确切的讲新乐府就是用新题反映时事 的乐府诗元稹、白居易是其代表32.古文:所谓“古文”,即先秦、两汉以来通行的散文,是与讲究声律、辞藻、用典 和排偶的骈文相对而言的它以散句单行、不拘格式为基本特征古文”作为文体概念是 由韩愈最先提出,唐以前无此概念33.小李杜:所谓“小李杜”是和“李杜”相区别而言的李杜”指的是盛唐诗人李 白和杜甫;“小李杜”则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二人皆擅长于“咏史诗”的创作诗 歌形式上杜牧长于七绝,李商隐长于七律,为晚唐诗坛增辉甚多34.永州八记:中唐作家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的游记的最著名的一部分,是柳宗元游 记的代表作,它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 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8 篇,故名曰“永州八记”35.唐传奇:文体名,唐代小说的通称,因晚唐作家裴鉶的小说集名转变而来。
唐传奇 指的就是唐代文人创作的以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的描绘为内容的文言短篇小说36.变文:文体名它是唐代寺院中僧侣向听众作宣传的有说有唱、散韵结合的俗讲话 本,用接近当时口语的通俗文字写成,其内容大致分佛教故事和世俗故事两大类作为文体 在唐代成就并不突出,但对唐以后的说唱文学影响很大37.花间词人: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因《花间集》而得名《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 文人词集,后蜀赵崇祚在其中选录了当时十八位作家的500 篇作品这些作家大都是蜀人或 是流寓入蜀的,温庭筠、韦庄成就最高,他们在词风上大体相近,后世称之为“花间词人” 或“花间词派”内容多写花间月下、男女之情,相思之愁主要风格是香软浓艳绵密温 庭筠被称作是“花间鼻祖”38.南唐词人:指出现于五代时期南唐的一群词人他们大都是帝王和大臣,多才多艺, 有着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在追求花月歌酒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外,更有着高雅的精神 生活追求写词以“娱宾遣兴”为宗旨,以“助欢佐乐”为目的,也有不少作品抒发了深广 的忧患意识主要代表人物是:冯延巳、李 璟和李煜父子。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