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1332484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分子重要人物高分子重要人物(排序不分先后排序不分先后)创创立高分子化学的施陶丁格立高分子化学的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 1881-1965)棉、麻、丝、木材、淀粉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连人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高分子体系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们虽然天天与天然高分子物质打交道,对它们的本性却一无所知现在我们已认识什么是高分子,并建立了颇具规模的高分子合成工业,生产出五光十色的塑料、美观耐用的合成纤维、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致使高分子合成材料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构成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面对这一辉煌成就,我们不能不缅怀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施陶丁格1881 年 3 月 23 日,海尔曼·施陶丁格出生在德国的弗尔姆斯他父亲是新康德派的哲学家,所以他从小就受到各种新的哲学思想的熏陶,对新事物比较敏锐,在科学推理、思维中,能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发现关键之处提出新的观点在中学时,他曾对植物学发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哈勒大学学习植物学这时有一位对科学发展颇有见地的朋友向他父母进言,最好先让施陶了格打下雄厚的化学基础后,再让他进入植物学的领域。

      这一中肯的建议被采纳了,借他父亲转到达姆一所大学任教的机会,施陶丁格也来到该城的工业大学改读化学从此施陶丁格与化学给下不解之缘1903 年,他完成了关于不饱和化合物丙二酸酯的毕业论文,从大学毕业接着又来到施特拉斯堡,拜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梯尔为师继续深造1907 年,以他在实验中发现的高活性烯酮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同年他被聘为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的副教授5 年后他被楚利希联邦工业大学聘任为化学教授在这里他执教了 14 年,这期间的教学和研究使他熟悉了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和一些新的理论,为他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在这期间,他投入了上述关于高分子组成、结构的学术论战1926 年,他为了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更多的实验来验证他的大分子理论,他应聘来到布莱斯高的符来堡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在符来堡他度过了他的后半生,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1932 年,施陶丁格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成为高分子科学诞生的标志认清了高分子的面目,合成高分子的研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此新的高分子被大量合成,高分子合成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表彰施陶丁格在建立高分子科学上的伟大贡献,1953 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华华莱士莱士·H·卡卡罗罗瑟斯瑟斯( (Wallace H. Carothers,1896~~1937) )卡罗瑟斯 1896 年 4 月 27 出生于美国洛瓦的伯灵顿他开始受教育的是在得梅因公立学校,1914 年从北方中学毕业卡罗瑟斯的父亲在得梅因商学院任教,后来担任过该院的副院长受他父亲的影响卡罗瑟斯 18 岁时进入该院学习会计,他对这一专业并不感兴趣,倒是很喜欢化学等自然科学,因此,一年以后转入一所规模较小的学院学习化学1920 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21 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在南达柯他大学任教,讲授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1923 年又回到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在导师罗杰·亚当斯(Roger Adams,1889-1971)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铂黑催化氢化的论文,初步显露了他的才华,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即留校工作1926 年到哈佛大学教授有机化学1928 年杜邦公司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总部所在地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 32 岁的卡罗瑟斯(Wallace H. Carothers,1896-1937)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卡罗瑟斯来到杜邦公司的时候,正值国际上对德国有机化学家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1881-1965) 提出的高分子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卡罗瑟斯赞扬并支持施陶丁格的观点,决心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他把对高分子的探索作为有机化学部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开始卡罗瑟斯选择了二元醇与二元羧酸的反应,想通过这一被人熟知的反应来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在进行缩聚反应的实验中,得到了分子量约为 5000 的聚酯分子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度,卡罗瑟斯改进了高真空蒸馏器并严格控制反应的配比,使反应进行得很完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 10000-200001930 年卡罗瑟斯用乙二醇和癸二酸缩合制取聚酯,在实验中卡罗瑟斯的同事希尔在从反应器中取出熔融的聚酯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这种熔融的聚合物能像棉花糖那样抽出丝来,而且这种纤维状的细丝即使冷却后还能继续拉伸,拉伸长度可以达到原来的几倍,经过冷拉伸后纤维的强度和弹性大大增加这种从未有过的现象使他们预感到这种特性可能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来纺制纤维他们随后又对一系列的聚酯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当时所研究的聚酯都是脂肪酸和脂肪醇的聚合物,具有易水解、熔点低(>,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由于他研究理论的重要建树,被誉为“当代牛顿“,并为液态晶体和聚合物这类物质的技术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徐徐 僖僖男,1921 年 1 月出生,江苏南京人,我国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4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8 年获美国里亥大学(LehighUniversity)科学硕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油田化学》期刊主编,《功能材料》、《功能材料信息》期刊顾问兼任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校 10 余所高校教授,《高分子学报》、《化工学报》、《自然科学进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以及国外多家世界著名学术期刊和丛书编委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高分子材料分支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第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程程镕镕时时男,江苏宜兴人,1927 年 10 月生1949 年毕业于原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 年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研究生毕业著名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学。

      程镕时教授参与筹组高分子理化学研究小组,配合合成橡胶研究需要,从事高分子表征的研究、凝胶色谱谱图解析的研究于同于同隐隐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五十余年来,他除了教学以外,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术上突出的成就是开发了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不等活性缩聚动力学这一新领域,和以高分子硬弹性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研制了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人工肺曹曹 镛镛 男,汉族,湖南长沙人,1941 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 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87 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 1988 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1979 年至 1981 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进修200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新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同时并存的难题;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出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片基发光二极管;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之比可高达 50%,表明单重态的形成率可以超出公认的 25%的概念,提出大幅度提高聚合物发光效率的一个新途径。

      冯冯新德新德 冯新德教授原籍江苏吴江,1941 年就读浙江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学系研究生,师从我国化工界泰斗李寿恒教授,之后改教化学工程系有机化学直到 1945 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美研究生,1948 年在美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教,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新德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教学与基础研究,领域涉及烯类自由基聚合,环化聚合,嵌段与接枝共聚合,电荷转移光聚合,开环聚合,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生物材料等,特别是在抗凝血材料与药物缓释材料,以及高分子老化与生物老化的初始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冯先生在其近 60 年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中,发表论文 200 余篇,荣获多项奖励,为我国高分子科学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级人才,被誉为我国高分子化学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何炳林何炳林 高分子化学家广东番禺人1942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 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南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最先研究领域为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1958 年获二机部资助创建了南开大学化工厂,先后研制出几十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效益。

      1978 年后研究工作扩展到生物高分子,如利用反应性高分子拆分 D,L-氨基酸、酶的固定化、药物控制释放、血液净化(用血液灌流法已救活全国百余安眠药中毒患者)等近年又在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方面开展了研究, 成功地应用于催化氢化和氢甲酰化等反应黄葆同黄葆同( (1921.5-2005.9) ) 上海市人1944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 1952 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进行过生漆结构和干燥机理研究, 新高分子合成,乙丙橡胶新催化/活化体系研究等1979 年以来研究以聚烯烃为组份的多相聚合物,包括共混和嵌段、接枝合成及其用于共混增容共混型热塑弹性体和聚乙烯接枝 PDMS 增进耐磨性获得专利;利用共晶和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原理, 设计增容剂, 使聚烯烃/极性聚合物共混为新材料;并深入研究体系的界面和结晶行为进行乙烯(丙烯)/α—烯烃共聚和丙烯序贯聚合规律和聚合物结构研究用非稳态扩散动力学概念研究了齐格勒-纳塔非均相催化剂共聚机理开展了可溶性锆茂和钛茂催化剂下的烯烃(共)聚合研究林尚安林尚安 高分子化学家福建永定人1946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岭南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对烯烃高效催化聚合、共聚合与聚合理论及各种聚烯烃合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明了各种烯烃催化聚合反应规律和最佳聚合条件,理论分析了各种影响的因素,并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级数及数学模式,聚合反应单元微观历程及机理,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及浓度的定量测定,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定量测定与计算,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组份等进行了研究研制成功多种新型高效齐-纳催化剂及茂金属催化剂,用于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中低密度聚乙烯、等规(及间规)聚丙烯、等规聚丁烯、等规(及间规)聚苯乙烯及 11 种烯烃共聚物,进而研究乙烯气相聚合、聚烯烃结构调节与功能化,均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钱钱保功保功(1916(1916—1992)1992) 江苏江阴人1940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1949 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研究员、院长 ,兼任湖北化学研究所所长在国内开创了合成橡胶、高分子辐射化学、高聚物粘弹性能和高分子固态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在合成橡胶的力学性能、粘弹性能、分子运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领导组织稀土顺丁、镍顺丁橡胶的表征研究还对天然橡胶的结晶过程、聚乙烯的紫外光敏交联、高聚物体系固态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钱钱人元人元( (1917-2003) ) 江苏常熟人1939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 年起在聚合物溶液性质、链结构、物理及力学性能、流变学等多方面开展研究深入研究了高聚物加工过程与结构性能的关系,开创了修饰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以适应聚丙烯的加工性能要求,为中国聚丙烯纤维工业的开发奠定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