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男女同学相处如何把握好分寸.doc
5页初中生男女同学相处如何把握好分寸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萌动,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相互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与异性交朋友是一件没有压力的自然的规象.可以把对异性的好感变成学习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出来的孩子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度”呢?1. 不必过分拘谨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从心理上像对待同性那样去对与异性的交往,该说的说,该做的做,心里坦坦荡荡,行为落落大方.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不应有任何矫揉造作不然会使人生厌2. 不应过分随便男女毕竟有别,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坚决避免.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3. 不宜过分冷淡男女同学交往时,过分冷淡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不可接近.4. 不该过分亲昵男女同学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切不可出现勾肩搭背之类的行为,更不可搔首弄姿,卖弄风情异性的过分亲昵行为,不仅会使你显得轻浮,引起对方反感,而且还容易成不必要的误会。
5. 不可过分卖弄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如果想显示自己见多识广而哇啦哇啦讲个不停,或者在争辩中得理不让人,无理赖三分,这只能表现出你的浅薄无理.当然,也不要总是缄口不语,或只是在谈话中“嗯嗯”“啊啊”这样,尽管你面带笑容,也会使人觉得与你交往索然无味6.不应过分严肃过分严肃会使人对你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有幽默会给你带来好人缘,容易得到异性同滑的喜欢但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机智聪明,故意显滑稽出洋相,那反而会影响你的形象,甚至让人反感这样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几点好处:一.通过异性交往,可以了解同龄异性的各种特征,增长对异性的认识,有助于今后的人际交往二.通过异性交往,可以发现和认识自身的价值,逐步形成切实际的自我评价三.通过异性交往,可以取长补短,互相缴励促进彼此学业的共同进步初中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与高中生的差别就在于年龄与心理特点的不同尽管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话题,但只要我们是理性的进行处理,既可以顺利化解问题,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初中生是建立同伴关系的关键期,在这一关键期里,他们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自主意识明显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发育得与小学生大不相同,有一种“小大人”的感觉,他们的自主意识明显提高,不再以老师、家长的态度为标准,往往愿意从自己的角度来判断问题,期望靠自己来解决自己周边的问题。
这种自主意识,很明显地会影响到他们在处理异性关系上的态度与行为,使之更加自以为是2、急于建立伙伴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由于能力所限,在交往上,基本上还是靠在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上,而进入初中后,由于自主意识地提高,他们期望脱离父母和老师的控制与判断,而重新建立判断自我的体系,这一体系就是同伴,有同伴,就有归属的感觉,没有同伴,就没有归属感尽管家长和老师还在不断地呵护,但这一点已经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要,他们要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自信,获得归属所以,初中很在意的不是老师和家长的评价,而是同伴的评价,这样也就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3、形成和突破异性朦胧感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很少有异性意识,男女学生基本上是无性认同,就是在玩耍、学习以及交往上不分男女,没有性别的差异;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意识到性别的不同,开始探求,虽然还不是欣赏倾慕,了解异性的特点,这是为他们将来进一步进行异性交往打下一个异性认识的心理基础中国传统观念,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在这一阶段,甚至到了高中阶段,也是不允许异性过分的进行交往,所以传统中的初中生,反而在男女交往更是讳忌很深而由于现在社会的影响,初中生已经不再羞于男女之间的交往,往往是直接突破了小学阶段的性别无知的意识,更是急于突破异性交往的朦胧感。
还有一部分初中女孩,由于性格泼辣,独立意识很强,在男女交往上更是让家长和教师感到头疼4、精力旺盛,耽于幻想,不着实际初中生因为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上的不足,在判断和落实自己想法上,还会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表现出来的就是愿意幻想,把幻想的东西当成现实,有时候会显得很天真,但他们自己却很当回事但是由于这些想法与社会的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落实这些想法,在能力和认识上也有很大的不足,往往使他们产生一些矛盾心理但由于他们并不会自省,而是把问题归咎于外部,或者是家长的阻扰,或者是老师的不理解,或者是同伴的问题他们需要在一次次的碰壁中醒悟到自己的问题综合以上的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就会发现,初中生在男女交往上就会出现我们成人不可理解的一些表现比如,他们不再拿着家长老师的指令当“圣旨”,反复说也没有用;他们在交友的过程中没有辨别,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他们会做出很多让人感觉越轨的行为,拿着自己的学习不当回事,而很重视同伴之间的感情,甚至会因为老师、家长的阻扰而双双出走但实际上,初中生的男女交往还不具有“相恋”的倾向,与高中生的男女倾慕不是一回事,很类似于小孩子“玩家家”,但又很当真这些都可能会给我们老师带来教育和引导的麻烦,尤其学生进入初二以后,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初中学生的男女交往问题,具体的方法是否可以这样:1、让学生忙起来,不给他们过多地可能出现异性交往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初中生的学习任务很明显要比小学生的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进入初二以后,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尤其要体会到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兴趣及对自身发展的意义,把学生从一种比较低俗的自然成长中引导到一种自觉的高雅成长的意识中来,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己原来的不足,体验到学习对自己成长的促进这一点不是仅仅靠学习的压力,主要靠各学科老师在授课讲解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难问题中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意义,感受自身能力的提高可以相应的多组织一些学习类型的比赛,学习心得体会交流、考试后的学习问题原因分析等等2、相应地组织一些男女生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主动打破初中生对异性的朦胧感,教给学生学会异性交往的礼仪和规范我们不能因为男女交往会产生问题,就阻止学生异性交往学生的问题就在于不懂男女差异,不会规范交往通过一些有意义、规范的交往活动,既满足了学生探求异性的心理需求,也引导学生学会男女交往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这为学生进入高中进行正常而深入的异性交往打好心理基础我们可以利用节日、班会、学校公益、社会公益,组织相应的活动,甚至可以专门召开一些有关如何建立友谊、如何对待异性交往的专题讲座和主题讨论。
3、不要过分地关注学生的异性交往,家长老师都要把问题看淡一些,避免给学生造成多管闲事的感觉,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逆反心理初中生的男女交往很少存在恋爱倾向,最多也只是一种模仿,如过多地关注和指责,会误导学生把本来不是那么回事的关系也就当成了那么一种关系去对待,会更加激化学生的逆反心态无论家长,还是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不要看见学生男女之间有交往、有接触,就无限上纲,而是忽略和引导不急于表态,这应该是第一反应,给与恰当的引导,这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事情让初中生正确对待男女同学的交往”心理教案一、设计理念:本活动依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而设计,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和潜能,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尊重、接纳的态度,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诚开放的氛围,从而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充满好感,他们渴望接近异性,并试图与异性同学建立比较要好的关系这种需要是正当的,也有助于个体的心理成长然而,由于青春期学生的过于敏感和富于想象,使他们中不少同学在异性交往过程中,把握不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常将二者混淆,导致心理困扰。
有的学生因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表现为异性交往时过分的害怕、紧张、甚至恐惧;而有的学生受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甚至放荡不羁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二、对象:初二或初三学生三、活动准备:1、成员组成:成员组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2、地点:心理活动教室、桌子的会议室或其他功能教室3、材料准备:① 、每人一张问卷② 、异性同学交往的情景四、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创设1、热身活动:目的是消除学生的焦虑、紧张、防卫心理等反映帮助学生建立对团体的归属感、信任感1)分组:班级心理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若要每个学生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一番,时间不够,更多的学生是在小组里表现分组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运用本活动里,我采用如下方法来进行:男女生分别围圈座好,各指定一个排头,开始从一到六报数,报同一数字的男生或女生组成一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扩大同学们的交往范围,了解更多的观点,开阔自己的视野,因为关于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平时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谈论,并不了解圈外的世界2)刮大风方法:把比人数少一张椅子数目的椅子围成一圈。
除了当鬼的人以外,其余的人分别坐在不同的椅子上,每张椅子限坐一人做鬼的人站在中央,他可以随意说大小风吹如果他说大风吹,他说有X的人必须起来换位置如果说小风吹,则是相反,没有X的人起来换位置换位置时不能持续两人互换或坐回原位没抢到位置的人则是新鬼坐鬼三次的人则算输,需接受处罚例如:鬼:“大(小)风吹”,其余的人:“吹什么?”鬼:“吹戴眼镜的人”(如是大风吹,则是有戴眼镜的人起来换,如果小风吹,则是没戴眼镜的人起来换!)2、教师自我表露:“在设计这次活动时,我曾在办公室里与你们的其他老师热烈地谈论过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话题,老师们普遍认为青春期渴望了解性知识,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对异性产生好感等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从上五年级开始就喜欢上我班的一个男孩儿,他聪明、可爱,爱模仿,我很想多跟他说几句话,可是他现在并不是我的先生还有一位30多岁的男老师坦然地告诉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喜欢女孩儿,喜欢那个女孩笑时的模样,如果她能冲我笑笑,我会幸福好几天这样做,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强化了学生对心理活动课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非常互相信任的开诚布公的关系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使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开放。
二)自我开放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情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是掩饰自己、伪装自己,从而知道青春期产生的性心理是个体成成熟的必然现象这样,使老师同学才能了解到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与进行心灵间的对话经过以上教师的自我表露,接着告诉学生:同学们现在也正处在青春期,随着性生理上的发育,在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变化,时代在变,不知你们现在都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儿或女孩儿了?下面请你们来如实地填写问卷,填写时请注意不要写姓名,但要写性别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问卷内容如下:1、你喜欢与什么样的男生(女生)交往?2、如果他(她)出现了,你打算如何与他(她)交往?各小组讨论交流后把问卷统一收齐,交给教师教师把男生组的问卷随机发给女生组,女生组的问卷随机发给男生组,这样每个同学手里都拿到一份异性同学的答卷,然后在小组内继续交流讨论,最后给你手中的问卷写下你的看法提醒学生:评价时尊重同学,对事不对人,即使你猜出了是谁,也不要写出同学真实姓名,不允许有污辱性语言进行人身攻击,不允许调侃各组把你们认为写得比较真诚的挑选出来,在班内公开交流第二课时(一)热身:1、重新分组:上次活动中相邻的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