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9课-教学设计.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66755883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能力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理解今天的中文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通过“造字游戏”,培养学生历史想像能力学习司母戊鼎,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二)过程与措施通过“甲骨文——中文,中文——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中文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结识收集青铜器有关图片,通过观测、解说,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结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的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白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懂得甲骨文和金文的含义,理解中文的演变;懂得司母戊鼎,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中文的渊源关系,如何结识商朝青铜锻造业所获得的辉煌成就三、教学工具:多媒体四、学时安排:一学时五、教学措施1、寓教于乐的教学措施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有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爱好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2、启发、讨论式教学措施。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通过一则游戏导入新课,游戏的名称为“口耳相传”随便找出来10个男生和10个女生参与游戏,将她们提成两组,每组10人给这两组第一种学生说一句话,让她传给本组下一种同窗,看那组传的快在此基本上设疑:在没有文字诞生之前,我们就是靠这种方式来传播历史国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文字什么?由此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说说甲骨文(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3)甲骨文的出土地点?2、认认甲骨文1、猜猜这是什么字例如:人、门、休、甲骨文十二生肖单字2、造字游戏例如日、月、山 (2)讨论“通过甲骨文——中文的推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分析得出“我们今天的中文是由甲骨文转化而来的”这种设计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即从感性结识上升到理性结识的能力3)教师归纳总结:与甲骨文同步存在的人类的古老文字涉及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马雅人图形文字,这三种古文字早已灭绝,唯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中文,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中文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总结事实上是对甲骨文世界意义的论述中文——甲骨文B、C组共同来完毕1)造字游戏:规定学生由“车”简朴的中文想像甲骨文的书写,此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的横向思考能力及丰富的想像力3、议议甲骨文D组和E组讨论讨论:从甲骨文——中文,中文——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导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中文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结论4、多媒体展示《金文》:(1)规定学生可以辨别甲骨文与金文,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结识,并初步把握国内文字演变的发展趋势,起到承上的作用;(2)通过学生对“刻在青铜器上文字——金文”的简朴理解,导入下一框题“闻名于性的青铜器”,起到启下的作用这种设计在于巧妙的将教学内容呵成一体,使得学生可以较为清晰的把握住历史线索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一方面从框题上分析本目需要讲清两个方面内容:第一,理解青铜家族,第二,世界瑰宝——司母戊鼎第一、理解青铜家族1、观测:教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青铜器图片,让学生欣赏,想像其用途看那组说的对,说的多2、设疑:什么是青铜器?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设计阐明:此问题设立是在总结前两个问题的基本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司母戊铜方鼎展示,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第二,世界瑰宝——司母戊鼎我一方面让学生观看司母戊鼎的图片及视频资料,目的是使学生对司母戊鼎有直观的理解,并初步结识到商代的青铜艺术已经达到了高峰为了使学生形成对“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有更形象的结识,我设计一种现场实验环节,事先准备体重秤,找几名学生称出体重,动手计算司母戊鼎大概相称于多少名这样学生的体重之和目的是增长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爱好,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接下来,我创设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司母戊鼎锻造工程的总设计师,你会如何完毕这项浩大的工程?”1、用什么锅来融化这些铜锡铅? A组讨论完毕2、在没有任何起重机械辅助的状况下,如何通过人力搬动滚烫的坩埚B组讨论完毕3、(也许某些学生会想到,分开怎么最后把它们联合在了一起 C组讨论完毕D组同窗,你觉得那组说的比较恰当或说的不恰当,理由是什么我的意图并不是在于真正规定学生可以找到解决方案,而是学生通过思考并试着解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司母戊鼎锻造的复杂,由此对商朝的工匠们可以锻造出如此宏伟的青铜器感到钦佩,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然后我设计问题:商朝青铜锻造业能获得的如此辉煌成就,你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识?鼓励学生自由刊登自己的见解,事实上是引导学生讨论“司母戊鼎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协助学生理解,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结识3、板书设计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渊源 龟甲、兽骨——甲骨文——-——中文铸刻在(商朝)  青铜器 ———————— 金文   (闻名于世——司母戊铜方鼎)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