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语气词“啊”的用字规范问题]口字旁的语气词.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315786316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3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语气词“啊”的用字规范问题]口字旁的语气词 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语用功能非常多,使用频率非常高,然而其用字也很混乱对于语气词“啊”的规范用字问题,本文说明了现状,阐述了原因,并以语言事实和专家学者的分歧为依据,提出自己关于规范用字的建议   关键词:呀;“啊”;语气词;规范原则;语言符号  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语用功能非常多,所以使用频率非常高,然而其使用也很混乱对于语气词“啊”的规范用字问题,不少人从音变的角度进行探索研究本人从语用意义谈谈其用字规范问题  一、语气词“啊”的用字现状  在现代汉语许多教材中,由于连读,语气词“啊”受其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而产生变读,具体变读情况如下:  1.“啊”的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a、o、e、i、ü时,“啊”读作ya  2.“啊”的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u时,“啊”读作wa  3.“啊”的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写作“哪”  4.“啊”的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写作“啊”  5.“啊”的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i[?]时,“啊”读作[zA]写作“啊”  6.“啊”的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i[?]和er时,“啊”读作ra。

      写作“啊”  写作中,按照此种规律变读正确的很少绝大部分或一律写作“啊”,全用“呀”,或者随意书写以中学教材为例:  一律写作的“呀”如:《分马》中“不能瞎呀”“多咱看见我老孙头摔过交呀(哇)”“算啥呀”“是呀(啊)”“牺牲不起呀”“可真难呀(哪)”《卖蟹》一文中有:“五角五呀(哇)”“可也没到你那价呀”“遭罪的钱呀(哪)”“莫下海呀”“秤码可得高点呀(哪)”“快走呀(哇)”——《卖蟹》《短论两则》中有“其实呀(啊)”“没有呀(哇)”《皇帝的新衣》中有“我并不愚蠢呀(哪)”“多么好看啊(哪)”“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哪)”“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哇)”  全用“啊”的如:《桂林山水歌》一文中有:“云中的神啊(哪)”“情一样深啊(哪)”“是山城啊”“是梦境啊”“心里醉啊(呀)”“塞外的风沙啊(呀)”《我的老师》一文中有:“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哪)”“多么伟大的人啊(哪)”“蔡老师啊”《怀念》一文中有:“节日的夜晚啊(哪)”“按我说啊(呀)”“这八月良宵啊(哇)”《最后一次讲演》一文中有:“拿出来讲啊”“拿出来说啊(呀)”“无耻啊”“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呀)”“他们自己在恐怖啊(哇)”。

        其他例句,如:  你们可要把它修复呀(哇)——刘犁《茅棚》  松涛呀(哇)——郭小川《大风雪歌》  看呀看(哪)——郭小川《秋歌之二》  多占地面呀(哪)——贾平凹《丑石》  你吃呀(ra“啊”)——欧阳雪《我见到了碧野》  但她全为了儿子呀([za]啊)——肖复兴《表叔与阿婆》  鲜红的旗帜竖呀(哇)竖起来——《八月桂花遍地香》  我冤枉呀(nga啊)——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字幕  在中学语文教材同一篇课文中“啊、呀、哇、哪”还有随意混用的例如《土地》一文中有:“变化是多么神速啊(哇)”“真美哪(呀)”“干啊(哪)”“这是我们的土地啊(呀)”《青纱帐——甘蔗林》一文中有“北方的青纱帐啊”“因为我们的青纱帐呀(啊)”“南方的甘蔗林哪”“因为我们的甘蔗林呀( 哪) ”“天空是一样地高远呀(哪)”“那甜甜的秸秆啊(哪)”“太阳是一样的炽烈呀”“那密密的长叶啊(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文中有:“好种子呀(啊)”“一个来回就是40公里啊(呀)”“不能吃呀(啊)”“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哪)”《回延安》一文中有“胸口呀(哇)”“眼睛呀(啊)”“杨家岭的红旗啊(呀)”  二、用字不规范的原因  (一)不知语气词“啊”变读变写规律而随意使用。

      在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教学中和公共基础课普通话口语训练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朗读说话或书写过程中音变的正确率很低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一音变规律非常陌生,他们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从来没有这种变读意识,更不要说变写的意识了只是根据习惯随意使用教学中训练他们按照语气词“啊”的变读规律来变读变写,普遍都感觉不习惯不适应,而放弃变读变写甚至有学生提出疑问:当“啊”变音读成“呀”、“哇”、“哪”时,为什么不直接写成“呀、哇、哪”呢?直接写成“呀、哇、哪”即省事,又能表达出实际要表达的语气意义这种说法似乎也不无有道理  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艰巨性,从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说明,这一音变规律可能只是适合某些方言区的人们使用?也或许是一些语言文字学家的美好愿望?  (二)认为“啊”、“呀”、“哇”、“哪”各有自己的语用意义  因为“啊”、“呀”、“哇”、“哪” 都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范围之内,都是已被收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所编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和各大字典词典中它们具有独立的合乎规范的形体,具有明确的合于规范的读音,而实际应用中也确有各司其职的用法,即“啊”、“呀”、“哪”在实际的语言事实中各有自己的语用功能和语法意义。

        笔者认为,依据习惯,语气词“啊”主要是表示感叹语气,用于疑问则有反问指责的意味  例如留言“你在干什么啊?”,容易被误理解为指责对方,而“你在干什么呀?”就不会引起不快你在干什么?”纯疑问,“呀”用于疑问句末,“你在干什么呀?”,语气更加缓和,甚至语气比“呢”更委婉些人们在给儿童说话的时候用“呀”的频率就比较高,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据笔者对身边实际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哇”主要是作为叹词用,语气词“啊”变读为“wa”的还写作“啊”,读为“na”的就写作“哪”  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关于语气词“啊”功能意义至今也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吕淑相、赵元任、朱德熙、胡裕树、黄伯荣、胡明杨、张谊生等专家学者各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