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题10.docx
14页[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题10[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题10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题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问题:1. 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______A.讽喻诗B.弃妇诗C.田园诗D.山水诗答案:B问题:2.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______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答案:C问题:3.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______A.急忙B.迅速C.竭力D.屡次答案:D问题: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率尔而对”的弟子是______A.公西华B.曾皙C.冉有D.子路答案:D问题:5.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选自______A.《孟子》B.《论语》C.《左传》D.《战国策》答案:A问题:6. 《国殇》选自______A.《九歌》B.《九章》C.《诗经》D.《国语》答案:A问题:7. 《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______A.欧阳修B.李白C.韩愈D.王安石答案:C[解析] 韩愈是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问题:8. 在下列作家中,属于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的是______A.刘禹锡B.张籍C.白居易D.韦应物答案:C问题:9. 下列文集中,属于柳宗元的是______A.《柳河东集》B.《昌黎先生文集》C.《东坡七集》D.《壮悔堂文集》答案:A问题:10. 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______A.《花间集》B.《漱玉词》C.《敦煌曲子词》D.《稼轩长短句》答案:A问题:11. 下列作品中抒写羁旅思乡之情的作品有______A.陶渊明《饮酒》(其五)B.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C.李白《行路难》(其一)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B问题:12. 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______A.骚体赋B.古赋C.骈赋D.文赋答案:D问题:13. 贯穿《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______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文与可的生平事迹答案:C问题:14.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______A.拟人B.叠字C.比喻D.夸张答案:B问题:15. 下列选项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______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亟请于武公,公弗许C.将袭郑,夫人将启之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答案:A问题:16. 被称为“曲状元”的是______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汤显祖答案:A[解析]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中的“曲状元”,却不是领军性人物,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是关汉卿。
问题:17. 下列文章中,大量采用反语、暗示和讽刺手法的是______A.《灯下漫笔》B.《废墟》C.《咬文嚼字》D.《论学问》答案:A问题:18. 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有浓郁京味的作家是______A.茅盾B.老舍C.曹禺D.郁达夫答案:B问题:19. 议论文的核心要素是______A.论据B.标题C.论证方法D.论点答案:D[解析] 议论文论证的核心便是证明作者自己的观点,论据和论证均是围绕论点展开的问题:20. 《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______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答案:B二、填空题问题:1. 《诗经氓》:信誓旦旦,______答案:不思其反问题:2. 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__,悠悠我心答案:青青子衿问题:3. 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______答案:欲辩已忘言问题: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答案:海上明月共潮生问题:5. 李白《行路难》(其一):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问题:6. 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______答案:天子非常赐颜色问题:7. 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______。
答案:圣主朝朝暮暮情问题:8.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答案:望帝春心托杜鹃问题:9. 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______答案:苒苒物华休问题:10. 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浅酒,______、晚来风急答案:怎敌他问题:11. 陆游《关山月》:______,厩马肥死弓断弦答案:朱门沉沉按歌舞问题:12.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______答案:匆匆春又归去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2分问题:1.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孤: 答案:孤:年少无父问题: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 答案:检:约束,制止问题: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 答案:济:渡问题:4. 请归取其孥 孥: 答案:孥:妻、子的统称问题:5. 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 答案:辞:说理问题:6. 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 幸: 答案:幸:希望问题:7. 以铁如意击之 以: 答案:以:用问题:8. 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 答案:干:冲犯问题:9. 帝心恻隐知人弊。
侧隐: 答案:恻隐:怜悯问题:10.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 答案:徐:慢慢地问题:11.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揾: 答案:揾:擦问题: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 答案:蹊:小路四、判断题问题:1.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词人,其作品集是《稼轩长短句》答案:A问题:2. 《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赵策》答案:B[解析] 《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问题:3. 《咬文嚼字》一文的中心论点是“语言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答案:B[解析] 《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问题:4. 《拣麦穗》表现出作者向往的是人间纯真的感情答案:A问题:5. 《氓》是一首四言叙事诗答案:A问题:6. 楚辞是春秋时期产生的新诗体,具有楚国民歌色彩答案:B[解析] 楚辞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问题:7.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答案:A问题:8.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集答案:A问题:9. 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全面的一位作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答案:B[解析]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问题:10. 统贯《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灯光”答案:A五、简析题共36分阅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请回答: 1. 这段话表现了李广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主要表现了李广机智、英勇、善于骑射的性格特征2. 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李广?答案:主要采用了行动描写3. 这段文字中,“单于素闻广贤”“得李广必生致之”的叙述,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达到了什么效果?答案:侧面烘托突出他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威望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六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请回答: 4. 如何理解“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这句话?答案:辫子风波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5. 九斤老太仍然“康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答案:象征着封建保守、复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6. 小说以六斤作结,其寓意是什么?答案:其意义在于像九斤老太、七斤那样的悲剧还会在六斤身上继续上演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请回答: 7. “见”字有何表现作用?为什么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答案:“见”字表现了作者自然而然,淡泊宁静的心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在强调归隐在心志而不在形迹8. “飞鸟相与还”一句包含着怎样的类比意义?答案:类比自己弃官归田举动的正确性及心灵的自由9. 通观全篇,本诗在艺术上有何特色?答案: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阅读莫泊桑《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 那匹安静的马等候他的主人米龙老爹骑了上去,教它用“大颠”的步儿穿过平原走开了。
一小时以后,他又看见两个归营的骑兵并辔而来他一直对准他们赶过去,又用德国话喊着“救人!救人!”那两个普兵认明了军服,让他走近前来,绝没有一点疑忌于是他,老翁,像弹丸一般往他们两人之间溜过去,一马刀一手枪,同时干翻了他们两个人 随后他又宰了那两匹马,那都是德国马!然后从容地回到了石灰窑,把自己骑过的那匹马藏在那阴暗的地道中间他在那里卸了军服,重新披上了他自己那套破衣裳,末了回家爬到床上,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 请回答: 10. 这一片段所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是什么?答案:行为描写11. 在这一片段的人物描写中,米龙老爹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答案:这段描写中,米龙老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剽悍、机智与勇敢他先伪装诱敌,然后出其不意杀死敌人他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因此从不胆怯事后不露声色、镇静自若12. 这一语段在叙述方法上有何特点?答案:这一段是米龙老爹的供词,本应以第一人称来写,作者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全方位地叙述,把事情经过方方面面描述清楚,同时又避免了单调、呆板六、作文题(60分)问题:1. 请你根据下列材料,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选自《世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