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3.3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doc
5页3.1 3.3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一、淡水资源短缺:多年平均径流量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1、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 2、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㈠世界淡水资源短缺1、原因: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増甌人为原因:③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園人类对水的需求可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工业用水和农业 用水农业部门用水量最大,占世界用水量的2 / 3以上2、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原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②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3、 分析中东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从气候方面: 4、 淡水资源短峡带来的危害: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生产安全损害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国际冲突㈡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短缺原因:自然原因:①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②地区分布不均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增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2、读图3 2,(1〕我国淡水矗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 原因:水污染严重(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一一资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水质型缺水总量不丰富,缺水带 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3、表3.2,说明长江以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最紧张,缺水问 题最突出西北地区: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4、P38,思考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5、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 ㈢、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海水淡化 目前,壓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2. 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②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季节节流:变化大问题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其他:二、耕地日渐减少㈠世界耕地需求趋势读图3.4, P39思考答案1、2、4、5、6、耕地资源供不应求,耕地资源不足3>若进一步开垦土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 不太可行,因为开垦耕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㈡、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1、 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1:12、 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 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3、 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灾毁耕地人为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4、 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5、读图3. 5,注意三点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步下降人口数目多的时期,人均耕地少人口增长快的时期,人均耕地减少快6、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美国㈢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 我国土地基本国策一一2、 我国土地利用核心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3、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土地退化的防治1、 土地退化的定义 土地资源的质量的降低,自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2、 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3、 土地退化的表现 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4、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5、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溃化,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寒漠化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6、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发生地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 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夕卜力作用 风蚀作用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 中④生态环境脆弱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 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7、 土壤侵蚀的防治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将防治工希与胡除贫困、狂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8、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月巴,适时耕作,舍饲养畜三、一些矿产资源频临耗竭1、 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2、 图3.6,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的多3、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仅次于美俄4、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