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五味瓶 1.doc
3页五味瓶五味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 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 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体验美、感受美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绘画、制作等不同的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学具准备:学具准备: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教学媒体:教学媒体:KT 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课时:课时:一课时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 所以设计本课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教学过程可以采 用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 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 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 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学生 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 进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一)导入阶段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 、 “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 苦、辣、咸”这五种味道 (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 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作用: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作用:体会色彩给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 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方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味道 与颜色对应的答案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 ─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二)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 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作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总结,逐渐培养理性认识。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 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 瓶子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学生活动:自己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作品作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指导性的建议三)评价阶段三)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 KT 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 ,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 展放在上面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2.教师活动:小结,引导学生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作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四)整理阶段四)整理阶段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 KT 板上的大“五味瓶” 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五)课后拓展五)课后拓展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 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 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六)(六)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创新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生 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大胆地联想和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