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篇铸造复习题.doc
6页第二篇 铸造复习1.液态合金的_流动_能力,称为流动性合金的结晶范围愈窄,其流动性愈好2. 缩孔 多呈倒圆锥形3.灰口铸铁中C主要以 片状石墨 形式存在,可制造 床身、导轨 4.可锻铸铁中G的形态为 团絮状 ,可制造 管接头、阀门 5.球墨铸铁中G的形态为 球状 ,可制造 曲轴、连杆 6.蠕墨铸铁中G的形态为 蠕虫状 ,可制造 热交换器 7.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 化学成分 与 冷却速度 8.球墨铸铁的强度、塑韧性均较普通灰口铸铁高,是因为 球状G的应力集中效应小 与 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小 9.HT200牌号中“HT〞表示 灰铸铁 ,“200”表示 σb≥200MPa 10.生产球墨铸铁用 稀土Mg 作球化剂11.当对金属液体进展孕育处理时,孕育剂的作用是 增加晶核数量 ,12.液态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当收缩不能得到充分补充时,就会产生 缩孔 缩松 缺陷13. 在铸铁牌号中“KTH〞表示 可锻铸铁 14.铸件内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铸件便发生裂纹。
高温下形成的裂纹为热裂纹 低温下形成的裂纹为 冷裂纹 15.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 充型能力 16.机器造型不能紧实中箱,故不能进展 三箱造型 17. 内应力 是铸件产生变形与裂纹的根本原因18.影响液态金属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是 化学成分 ;纯金属流动性 好 19.纯铜又称为 紫铜 铜、铝合金 不复杂中小铸件的大批量生产21.对于形状较复杂的毛坯一般采用 铸造 生产方法〔X〕1. 铸型中含水分越多,越有利于改善合金的流动性〔X〕2.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合金的流动性〔X〕3.. 合金的浇注温度越高越好〔√〕4.HT350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350M Pa的灰铸铁〔X〕5.灰口铸铁可以经过热处理改变基体组织与石墨形态〔×〕6.灰铸铁通过球化退火可获得球墨铸铁〔√〕7.铸铁的冷却速度越慢,碳原子析出越充分,越有利于石墨化的进展〔X〕8.可锻铸铁在高温时可以进展锻造加工〔P〕9..球墨铸铁可通过调质处理与等温淬火工艺提高其机械性能〔X〕10. 金属型铸造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黑色金属铸件。
〔X〕11. 常言道“趁热打铁“,就是说铸铁是可以锻打的〔P〕12. 铸造生产中,模样形状就是零件的形状〔√〕13.可锻铸铁主要适宜制造形状复杂、承受冲击的薄壁铸件〔X〕14. 孕育铸铁的性能比普通灰口铸铁差〔P〕15.减小与消除铸造内应力的主要方法是对铸件进展时效处理〔X〕保证液态金属有足够充型能力的前提下浇注温度越高越好1.液态合金的流动性通常以“螺旋形试样〞的 来衡量 A. 质量 B. 体积 C. 宽度 D. 长度2.为细化晶粒,可采用 A. 快速浇注 B. 加变质剂 C. 以砂型代金属型 3.在以下合金中,流动性最差的合金是 A.灰铸铁 B.铸钢 D.铝合金4.铸件缩孔常产生的部位是 A.最后凝固区 B.冒口 C.浇口 D.无法断定5.亚共晶成分铸铁随含碳量增加,结晶间隔 ,流动性 愈接近共晶成分,愈容易铸造 A.减小,降低 B. 增大,降低 C. 减小,提高 D. 增大,提高6. 就是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 先凝固,此后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
A. 逐层凝固 B. 中间凝固 C. 糊状凝固 D. 顺序凝固 7.合金液体的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流动性 8.采用一般的工艺方法,以下金属材料中,铸造性能较好的是 A.铜合金 9.在铸造生产的各种方法中,最根本的方法是 B.金属型铸造号 C.离心铸造 10.牌号QT600-3中的“3”表示 A.伸长率为30% B.伸长率为3% C.碳的质量分数为3%11.制造柴油机曲轴应选用 A.灰铸铁 B.可锻铸铁 C.球墨铸铁 D.白口铸铁12.在铸造生产中,最根本的工艺方法是 A.离心铸造 B.熔模铸造 C.压力铸造 D.砂型铸造13.为了使铸件实现定向凝固,在安放冒口的同时,还可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 A.零件 B.冷铁 C.铸钢 D.灰铸铁14. 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使其缓慢地发生变形,从而使内应力消除A.自然时效 B.人工时效 C.震动时效 15.铸件的尺寸较大的回转体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宜采用 造型方法 A.实体模样进展两箱造型 B.机械造型 C.陶瓷型铸造 D.刮板--地坑造型 一样的情况下,合金液体的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充型能力 四.名词解释1.HT200---是最低抗拉强度为200MPa的灰口铸铁。
2.铸造——将液体金属浇铸到及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3.灰口铸铁的孕育处理——孕育处理是向铁液中参加孕育剂即参加许多外来质点,使石墨结晶核心增加,得到分布均匀的细小石墨,并以珠光体为基体的灰口铸铁, 使其强度,硬度、气密性显著提高,断面敏感性减少——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叫合金的流动性——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五.简答题1.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答:灰铸铁中石墨呈片状,片状石墨的强度、塑性、韧性几乎为零,存在石墨地方就相当于存在孔洞、微裂纹,它不仅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减少了基体受力有效面积,而且在石墨片尖端处形成应为集中,使材料形成脆性断裂石墨片的数量越多,尺寸越粗大,分布越不均匀,铸铁的抗拉强度与塑性就越低由于灰铸铁的抗压强度、硬度及耐磨性主要取决于基体,石墨存在对其影响不大故灰铸铁的抗压强度一般是抗拉强度的3-4倍球墨铸铁中石墨呈球状,所以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较小,使得基体比拟连续,在拉伸时引起应力集中的现象明显下降,从而使基体强度利用率从灰铸铁的30%~50%提高到70%~90%,这就使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与韧性、疲劳强度不仅高于其它铸铁,而且可以及相应组织的铸钢相比。
可锻铸铁中石墨呈团絮状及灰铸铁相比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较小,可锻铸铁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及韧性有明显的提高2.化学成分与冷却速度对铸铁石墨化有何影响?答:化学成分:1)碳与硅:碳与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元素,铸铁中碳与硅的含量越高,石墨化越充分2)锰:锰是弱阻止石墨化元素,但锰及硫化合成硫化锰,减弱了硫的有害作用, 故铸铁中有适量的锰能间接促进石墨化3)硫:硫是强烈阻碍石墨化元素4)磷:磷对石墨化没什么影响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慢,原子扩散时间越充分,越有利于石墨化3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是什么1〕尽量使分型面平直、数量少2〕尽量减少型芯与活块,以简化造型工艺III3〕尽量使铸件的全部或大局部置于下箱,以便于造型、下芯,合型及保证铸件精度4.比拟以下铸件分型面各分案的优劣?III答:手柄 方案I: 分型面为曲面,要用挖砂造型,比拟麻烦;但模样是整体的,强度好方案II:分型面在最大截面处,且为平面,使造型方便,但模样是分体的,强度低 轴承 方案I:φ40凸台不阻碍拔模,不用活块造型;铸件的大局部位于下箱,使造型、下芯、合型方便,精度高;型芯处于垂直状态下芯比方案II要难方案II:φ40凸台阻碍拔模,要用活块造型,比拟麻烦,且不适应机器造型,但下芯容易且型芯稳定,5.铸造厂生产了一批灰铸铁件。
经检测,随炉单个浇注的Φ30试棒的抗拉强度为205~210MPa,符合图纸材料〔HT200〕的要求用户检验时,在铸件不同部位取样,检测结果说明,铸件上壁厚为8mm处的σb为200MPa;15mm处的σb为196MPa;25mm处σb为175MPa;30mm处的σb为168MPa据此,用户认为该批铸件不合格,理由是:1〕铸件力学性能不符合HT200要求;2〕铸件整体强度不均匀试判断用户的意见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因随炉单个浇注的Φ30试棒的抗拉强度为205~210MPa,已到达图纸的要求;且符合国家对铸件性能的检测要求,铸件随着壁厚的增加,冷却速度减慢,晶粒粗大,力学性能降低6.如图1-4所示砂型铸件:〔1〕 试选择三种可行的造型方案并比拟各自的优缺点;〔2〕 选定其中方案之一,绘出铸造工艺图〔8分〕答:造型方案Ⅰ为整模造型,从保证铸件质量与精度都是最你好的;造型方案Ⅱ在台阶处开模,可减少铸件加工余量,但须分模造型,加之上模型较薄,模型易变形,影响精度造型方案Ⅲ采用两箱分模造型,方案虽可行,但对保证铸件质量与精度不如方案Ⅰ好7.有一测试铸造应力用的应力框铸件,如下图,凝固冷却后,用钢锯沿A-A线锯断,此时断口间隙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1〕间隙会变大〔2〕凝固冷却后,铸件Φ30的粗杆处于拉应力状态,铸件Φ10的细杆处于压应力状态,沿A-A线锯断后,内应力释放,受拉应力产生压变形,受压应力产生拉变形,所以断口间隙会变大8. 将以下图表示的铸件在铸造时采用的三箱造型,简化成二箱造型〔提示:可以用改铸件构造、分型面、使用型芯等〕。
〔a〕改铸件构造〔b〕改分型面〔c〕改使用型芯注:以上方案答对一个既可〔a〕 〔b〕 〔c〕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