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列柜的展示分析.docx
22页陈列展示的基本目的:1、 站在顾客的立场:•明显易看,符合人体工程学、顾客视线角度•容易了解,明确分类,区分生活形态•容易选择,具有商品规定、按照次序陈列2、 站在店铺的立场:•良好的效率,卖场空间有效的区分、布置•容易进行商品的库存管理,容易了解畅销货品,防止丢失•降低成本,省力化、标准化、手册化二、陈列展示的基本原则:1、 持整体展示的简洁明了和合理有序,使可能的销售尽快达成系列产品的组 合形象表现始终占有主导和核心地位2、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形式精炼就是内涵丰 富:应将主导和焦点系列产品配置适当且对应的POP,以建立必要和明确的展 示视觉感应营造(空框)效应注意虚实、点面的对比和统一3、 明确树立主题围绕其展开展示内容:以定期更新的中心题材视觉效果暗示、 诱导、启发和感染消费者,强化其对品牌表达的特定层次生活方式的认同意识, 激发其购买欲望4、 充分和综合运用各功能要素完善展示效果和风格现代商品陈列展示的实施 需综合应用消费心理学、社会审美趋向、有关人体工程学、品牌产品设计开发, 及其他诸种惯例和共识协调色•首先要读懂色环,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丰富色彩中,红、蓝、黄是基本的三原 色,比如绿,是由监黄两色调出来的,每两个颜色之间存在着协调、对比、补色 三种关系。
•在色环上挨得越近的颜色越接近,比如红与橘便是一对协调色隔开的便出现 差距,比如绿和紫便是一对对比色对比最强,反差最大的称之为补色,如红与 绿、黄与紫便是补色3、 色彩的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深浅)不同颜色相比较的明亮度如:赤橙黄绿青蓝紫中,黄色明度最高,兰色、紫色则最低;同一颜色中,加入黑色后,明度降低,加入白色后,明度升高如浅红的明度高 于大红,大红又高于深红4、 色彩的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和颜色中所含彩色成分多少,是颜色的纯粹程度例如:黄色中掺入一点黑,或其他颜色,黄色的纯度就会降低,颜色略变灰三、色彩的感觉1、 色彩的冷暖感: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系;蓝色、蓝绿色、蓝紫色为冷色系绿紫色和无彩色属于中性色在无彩色中,白色偏冷,黑色偏暖2、 色彩的轻重感:由色彩的明度决定明度越高分量越轻;色谱中,黄色最轻,紫色最重白色轻, 黑色重3、 色彩的远近感:由色彩的纯度决定纯度高的往前进,纯度底的往后退可以形成色彩的层次同类色相配:指深浅、明暗不同的两种同一类颜色相配,比如:青配天蓝,墨绿配浅绿,咖啡 配米色,深红配浅红等,同类色配合的服装显得柔和文雅2、近似色相配:指两个比较接近的颜色相配,如:红色与橙红或紫红相配,黄色与草绿色或橙黄 色相配等。
近似色的配合效果也比较柔和3、 强烈色配合:指两个相隔较远的颜色相配,如:黄色与紫色,红色与青绿色,这种配色比较强 烈4、 补色配合:指两个相对的颜色的配合,如:红与绿,青与橙,黑与白等,补色相配能形成鲜 明的对比,有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第四章、陈列展示的功能要素商品展示的功能要素是商品陈列展示入门的起点和检测标准/同时也是其最终目 的它包括商品属性、审美趋向、表现角度、消费行为心理、人体工程原理以及 相关惯例和共识等等上述要素同步综合作用于整个陈列展示的基本操作过程 中—、商品的属性:包括色系、款式、功能、商标、质料、设计格调、价位、工艺、规格和产地、工 序等等丿 '等•确立目标切入口,务求“知己知彼”二、拓展时段界定1、 商品推广期 明示商品品质,暗示有关生活格调和方式激发认同2、 商品销售期一一明示设计造型、色彩变化和质料等三、 表现的视角1、 介绍产品本体(色彩、造型、质料等)2、 介绍生活活动(娱乐节目、生活层面等)3、 介绍生活方式(用途、功能、价格等)4、 强调商店印象(利用商品以外的元素)5、 场景式(与商品有关的实际生活情形)6、 偶发式(与商品无关的象征性幻像)7、 轻快、庄重、怪异、冷峻、高雅、可爱8男性化、女性化9、其他四、 审美取向要素1、 焦点:•每一展示面上,率先吸引注意力的视点即为焦点(见图)。
焦点通常位于视平 线中心或视平线的正上方色彩对比强烈的主导POP或产品往往被视为焦点 它可有序的牵制、引导和展开消费者的注意力并起一定呼应和提点的视感效应, 同时直接营造主题显示每一展示面的中心“卖点”(Selling Point )•每个展示面务必设定焦点,以突出主题,做到“以点带面”和“步移景换”2、 色彩对比和渐变:1) 色调:冷色暖色/深浅2) 明度:暗色灰色明色3) 色彩的质感:凝滞流动4)色彩的性格:冷峻和含蓄沉静和平和热烈和活力5)应用三效应:•虹彩效应商品陈列展示中较多运用色彩对比设定展示面焦点,或营造货品陈列的色彩渐变 效果,这将造成强烈视觉冲击力使顾客产生符合心里和谐取向的视觉运动和层 次感,并轻易锁定目标商品反之,不经处理的色彩罗列组合,极易引发纷杂、 疲劳的视感压力,从而造成反效果•呈均衡视感的展示面内,一般基部色块较大,明度较低;上部则色彩明快、色 块相对较小或周边明度较低,中心明度较高,类似“框圈”效果•店场外部货品的色彩铺排一般较名较浅由外场至内场,货品色调逐渐变深, 色泽变暗3、平衡:1) 符合人们的心理取向,引致视感上的和谐舒展、稳定有序2) 平衡通常以色块、形体和数量的合理组合、构成等形式来表现。
3) 冷色调、固态的大色块组合较多应用于平衡展开的基部自下而上,色调渐 暖或色块相对变小4) 每一均衡展示面内,通常以大容量陈列方式形成具稳定视感和较大(暗)色 块的基部5) 平衡的三种形式:•对称平衡(镜面效应)•非对称平衡(色调、色块、数量对等效应)金字塔式平衡:1、侧视坡状2、正视塔状4、重复效应:• “重复”的两种形式:(1)单一展示方式重复(同款服饰以单一叠或挂装方 式陈列)(2)多样展示方式重复(同款服饰同时以叠、挂装、配衬或其他方式相近位组 合展示)•重复效应可营造视觉趣味,突出视感韵动节奏和色块、色调构成效果注重统—和对比,同时高效能灵活利用空间,表达产品系列设计理念,形成强烈的视觉 冲击力•有关重点产品或新季产品的展示,尤其应注重操作中多元化重复陈列的效应, 最大限度强化产品系列形象5、序列效应•依次以季节、系列、性别、款号、色系、尺码进行货品分类,并设定相关颜色 和尺码序列,使消费者视明确、简洁 展示面内应:1)新季品居上居前2)小码品居上居前3)浅色品居上居前4)焦点品居上居中五、商品容量企划:1、零售环境各单元中合理的货品承载量•展示容量:零售点内单位面积或单个标准器架基台单元中出样货品的合理承载 量。
•库存容量:零售点内现场必备库存量•货品流转周期容量:零售点单位时段内货品合理销售和常备库存重量1)有效的容量企划能高效利用空间设置2)减少库存积压,降低损耗,完善货品流转进程管理和期货预订系统六、商品配置比例: 合理的比例设置有利于完善系列产品展示的整体形象,掌握销售节奏,突出主题和焦点,适度调整布局并把握销售趋向,最大限度开发销售潜力1、系列产品开发中各配搭单元间比例(譬如上装和下装量比、恤衫和外套量比2、 店场道具和POP展示与货品陈列各所占空间比例:一般情况下:20% :80%3、 店场展示货品容量与库存货品容量比例:一般情况下:65% : 35%4、 店场单位时间内货品销售量或与展示/库存总量之间比例5、 店场单位时间内货品补货量与销售量或与展示/库存总量之间比例七、人体行为工程原理惯例和共识:以人为本1、 空间设置:货品陈列垂直高度与销售指数比照:•流向流量引导•货品逻辑 组合2、 问号原则:顾客自入口步入店场内,从主流向视角观察到的衣架衣钩缺口朝 向一律向内或向左3、 视听:营业时间内要播放明快或轻柔、舒缓的经典音乐和英文歌曲若条件 许可,应放送公司指定的录像注意:音量输出不宜过大。
4、 灯光:应注重光源光度的充分和完备,强调对产品色彩、质感的还原表现能力,自然、和谐且富有趣味的开发商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照明应避免形成眩光和不必要的光斑以免导致错觉和视感压力等反效果同时 应及时撤换、调整和补充以残损的光源灯光应直接投射于有效展示面/以衬托 货品应避免货品表面光度、照度参差不匀而造成大范围斑驳感或暗角位,最终 干扰、涣散消费者注意力•店场照明应随展示变更而作相应调节,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效应第五章、商品陈列展示的步骤与操作―、陈列展示的基本步骤:1、 根据空间布局设定各展示面焦点,以此明确主体和主导,有序引导消费者注 意力2、 物以类聚将产品按季节、系列、性别、款号、色系、尺码等首先分类,综 合运用各功能要素对系列产品各单元进行合理组合、构成,并调配各展示单元比 例容量避免形成视觉压力,导致反效果3、 以产品为主导,对应配置使用适量POP虚实对比,点面结合,以强化品 牌内涵和产品魅力,提高其价值感4、 突出主题:表达氛围和格调故事,以鲜明风格和针对性、适应性、强化整体 系列形象5、 综合检测:应用各功能要素和《店场展示日常维护检查表》(后附)进行全 面评估、解析6、 维护、跟进和相关培训。
二、服饰陈列展示规范操作1、叠装:节约有效空间,扩充容量,并配合挂装展示,以增加视觉趣味和变化统一•折叠法•折叠方式1) 常规式2) 宽幅式(多用于较厚质料的服饰叠装展示)3) 图案式(多用于有图案的体育休闲服饰于焦点位或橱窗的展示着重强调其平面、立体构成的视觉趣味,渲染卖点•叠装标准:1) 同季同类同系列产品陈列于同一区域单元2) 拆去包装,薄装每摞4件(梭织类衬衣领口上下交错摆放),厚装每摞3件3) 每摞常规式、图案式叠装原则上占位不超过12x12英寸4) 每摞叠装间距设定在10cm至13cm左右5) 每摞尺寸序列为自上而下,应由小至大6) 价签需统一置入叠装内里7) 下装经折叠后应展示尾袋、腰部、跨位工艺细节特征应避免西裤折叠成 摞展示)8) 每摞叠装需基线平直肩位、襟位、褶位等齐整9) 叠装有效陈列高度应介于60cm至180cm之间,避免60cm以下的叠装展示尤其要避免暗角位的深色调叠装展示可频繁变位以免造成滞销10) 若缺货,可找不同款但同系列且颜色相类的货品垫底注:一般应将暗色调品种置于下部例如:上鹅黄下棕11)不同性别服饰叠装应有明确区界一般以货架、台柜为单元独立分列12)叠装服饰就近位应同时有相关的挂装展示。
13)避免滞销货品的单一叠装展示应考虑同时于就近位配衬配搭重复挂装展示14) 叠装的色块渐变序列应依据顾客流向启外场向内场,由浅至深,由明至暗 同时需注意各展示单元内的色块间隔、渐变和对比(运用彩虹/琴键/近似效应)15) 过季品或减价货品叠装应规划有独立区域,并以专门器架陈列展示,同时配 置明确标识不得将过季和减价货品与全价应季品叠装混成错杂陈列16) 在叠装区域就近位置,应尽量设置全身或半身模特展示其中代表性款式或其 组合配衬效果,并需呼应所配置的PO.P图示内容2、挂装充分展示服饰自然形态和细部特征,易于形成色块视觉冲击和气氛•挂装法:1) 常规单件挂装法2) 侧边夹挂法:(多适用于下装出样)•挂列方式:a、 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