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38622790
  • 上传时间:2023-07-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3.5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一、 课程说明《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工具课二、 课程基本要求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古代汉语的一般理论和知识,了解各种与 阅读古籍有关的常识通过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阅 读古籍•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语言修养1 •必要时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2 •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布置作业 3~ 4次,内容是查阅工具书•分析文字 结构•语法练习•标点古书•翻译文言文和辨别诗词平仄三、学时分配早节内容学时数绪论「2第一单元15第二单元8第三单元8第四单元A第五单元6第六单元5第七单元A第八单元5第九单元5第十单元6第十一单元A第十二单元5第十三单元6第十四单元\6合计99四、大纲内容绪论 2学时第一单元 15学时01.怎样查字典辞书02 •古今词义的异同03.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04.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文选:郑伯克段于鄢独之武退秦师齐晋 之战第二单元 8 学时05.汉字的构造 06.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文选:冯谖客孟尝君 触龙说赵太后 第三单元 8 学时 07.判断句,也字08.叙述句,矣字09.否定句,否定词10.疑问句,疑问词文选:《论语》选第四单元 8 学时 11.词类的活用12.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文选:寡人之于国也许行第五单元 6 学时 13.连词.介词14.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文选:非攻庖丁解牛第六单元 5 学时 15.《诗经》的用韵 16.双声迭韵和古音通假 文选:《诗经》选第七单元 8 学时 17.古书的注解(上) 18.古书的注解(下) 文选:《楚辞》选第八单元 5 学时 文选:淮阴侯列传霍光传 第九单元 5 学时 文选:狱中上梁王书报任安书第十单元 6 学时19.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20.古书的句读 文选:柳子厚墓志铭 愚溪诗序 游褒禅山记 第十一单元 6 学时 21.骈体文的构成(上) 22.骈体文的构成(下)文选:文心雕龙.容裁 文选序第十二单元 23.赋的构成 24.古汉语的修辞 文选:解嘲 别赋 前赤壁赋 第十三单元 25.诗律(上) 26.诗律(下) 文选:诗选 第十四单元27.词律 文选:词选5 学时6 学时6 学时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98 年校订重排本 参考书: 1.蒋礼鸿等《古汉语通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周秉钧《古代语纲要》 ,湖南人民出版社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专科)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古代汉语”是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 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本课程课内学时为 72,共 4 学分,开设一个学期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由选文、本篇选词综述、古汉语知识通论三部分组成课内讲授选文 26 篇,古汉 语知识通论 15 讲自学本篇选词综述教学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力求做到选文与知识相结合, 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注意 在文选教学中讲解常用词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 (上)、(下)(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为基本教材,另 外有朱振家等编的《古代汉语学习》为辅助教材 《古代汉语》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 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古代汉语学习》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作补充分析 和阐释,并附有思考和练习题参考答案二)音像教材 本课程的录像课为系统讲解型,由朱振家、吴继昌主讲三)网上 省电大责任教师在网上进行重点、难点,帮助同学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内容文字教学要求:认识汉字的性质和构造,了解分析汉字形体对掌握词义的意义, 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 简字的特点,熟悉汉字通假的两种情况汉字的形体构造一、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1 、六书的由来与次第2 、许慎对“六书”说的发展3 、“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代词义:(一)不带标音成分的纯表意字1 、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 、会意字构造与词义(二)带标音成分的形声字1 、形符与声符的位置2 、形符与词义的判断汉字形体的变异一、古今字(一)古代常常一字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音词或同源词,后代为了表达明确,便为其中的 一个(或几个)词另造新字,于是这种新字与原字之间便成为古今字二)古今字的两个来源:1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2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二、异体字:(一)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 字,称为异体字二)异体字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采用不同的造字素材和方法而记 同一个词的结果三)异体字的类别:1 、造字异体2 、繁简异体三、繁简字:(一)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繁简字实质上也是一种异体字二)繁简字间的几种关系:1 、繁简字间的对应关系2 、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3 、声音相同的替代关系汉字的通假一、 通假是指在古汉语的书面语里, 把已有的字作为音节符号, 记录与之音同音近的词的 方法。

      二、汉字通假的两种情况:1 、本无其字的假借2 、本有其字的假借三、汉字通假的条件:1 、必须是音同或音近;2 、音同或音近是以上古音为标准的四、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与关联词汇教学要求: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能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异, 尤其是同中有异; 把握词的本 义和引申义;认识古汉语词构成的特点词的古义和今义一、 汉语词汇的新陈代谢,形成了古今词汇词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新词, 也不断淘汰旧词;词汇的发展, 不单是权量的增减, 也表现为词义的发展演变, 从而形成了古今词义二、古今词义异同的一般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1 、这类词多属基本词汇2 、基本相同不是绝对相同,在一些次要属性上存在差异1)客观对象起了变化的;(2)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深化的二)古今词义基本不同的:1 、词义程度上的差异:(1)词义变化显著的;(2)词义变化微殊的2 、词义范围上的差异:(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3 、词义感情色彩上的差异:(1)词义褒贬的差异(2)词义轻重的差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 、本义 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指有字形可考、有文献资料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2 、引申义 指在词义发展中,由本义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派生的意义可以分为:( 1)直接引申义(近引申义) :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2)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 :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三、本义的推求及其意义:1 、推求本义可以根据汉字初形;也可以根据词义发展规律,从多义归纳比较中求得,二 者都需要有文献上的参证2 、把握本义有以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四、词义引申的途径:1 、延展引申2 、条件引申3 、比喻引申4 、关联引申语法(一) 虚词部分教学要求:了解常用虚词的语法特点,掌握它们在相应结构中的主要用法一、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用虚词:(一)之、其、者、所;是、或、莫(二)曾、且、乃(三)于、以、为、与、诸(四)而、虽、然(五)唯、夫、焉、哉语法(二)实词部分教学要求:了解古今汉语实词用法的异同;着重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古今汉语实词用法基本相同古代汉语一些实词在句中可以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语法功 能,词类活用现象比较突出二、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一)名词等活用为动词1 、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根据动词的语法特点来判定实词是否活用为动词。

      二)使动用法1 、动词的使动用法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 、名词的使动用法(三)意动用法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 、名词的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三、名词用作状语(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1 、表示行为的状态2 、表示行为的处所3 、表示行为的凭依4 、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1 、表示行为的处所2 、表示行为的方向(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频数和时间的持续语法(三)句法部分教学要求:了解古今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 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特有句式, 并能正确分析一般的句子结 构古代汉语判断句、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主语与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1、“……者,……也”2、“……,……也”3、“……者,……”4、“…三、判断句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 ,表示否定判断四、指示代词“是”用作判断句主语,不要误以为判断词古代汉语被动句不是谓语动词所表一、 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即句子的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示的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受事者二、意念上的被动:以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内容三、古代汉语几种常见的被动表示法:1 、“于”字句2、 “见”字句,“见……于……”式3、 “为”字句,“为……所……”式4、 “被”字句,宾语前置几种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一、疑问代词做宾语二、 否定句代词做宾语三、 用“是” 、“之”复指前置宾语选文1、薛谭学讴2、纪昌学射3、 伯乐荐九方皋4、 欲学不畏暮年5、竖谷阳献酒6、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7、 郑伯克段于鄢8、 齐桓公伐楚9、烛之武退秦师10、晋灵公不君11、齐晋鞍之战12、召公谏弭谤13、 邹忌讽齐王纳谏14、 冯谖客孟尝君15、季氏将伐颛臾16、北冥有鱼17、齐人有一妻一妾18、天论19、公输20、秦与赵兵相距长平21、韩信拜将22、谏逐客书23、柳子厚墓志铭24、段太尉逸事状25、钴鉧潭西小丘记26、醉翁亭记南开大学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南开大学 , 古代汉语 , 教学大纲2002 年制定, 2004年修订課程類型: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對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先導課程:現代漢語教學總時數: 160 學時教材:洪波教授主編的《古代漢語》立體化教材紙板教材:洪波教授主編的《古代漢語》講義第一課語文知識:漢字教學要求: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瞭解漢字的性質、發展的歷史、結構規律以及古代典籍中的文字使用情況, 重點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古代典籍的文字使用情況, 懂得通過 字形來分析字的意義。

      教學內容:第一節 漢字的性質和特點一、漢字的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