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语文计划Word文档.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3686140
  • 上传时间:2024-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7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  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

      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实验教材与修订教材相比,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

      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四、六单元的是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14、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5、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6、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四、教学进度表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1)  1、《新闻两则》(2)   第二周      2、《芦花荡》(2)  3、蜡烛(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4)  第三周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2)   5、《亲爱的爸爸妈妈》(2)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2)   第四周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   6、阿长与《山海经》(2)   7、背影(2)   第五周       8、台阶(2)   9、老王(2)  10、信客(2)   第六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3)  21、桃花源记(3)  第七周       22、 短文两篇(3)   23、、核舟记(3)        第八周       24、大道之行也 (2)   25、杜甫诗三首(2)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3)  第九周        11、中国石拱桥(2) 12、桥之美(2)    第十周       13、苏州园林(3)期中复习(4)    第十一周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14、故宫博物院(2)   15、说“屏”(2)  第十三周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3)  16、《大自然的语言》(2)  17、《奇妙的克隆》(2)  第十四周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  19、 生物入侵者(2 )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2)  第十五周     20、你一定会听见的(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3)  第十六周     26、三峡(2)  27、 短文两篇(3)   第十七周     28、 观潮 (3)  29、湖心亭看雪(2)  第十八周     30、诗四首(3)  课外古诗词(3)  第十九周    课外古诗词(3) 名著导读(3)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6)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