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doc
10页YUNNAN NORMA L U N IVERS ITY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姓学 院、 专名号系业题 目 大学生认知失调测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杨忠颖094010356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职称/学历) 张月(助教/硕士) 2012年9月 20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填表说明1. 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2. 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3. 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4. 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作适当调整论文(设计)题冃大学生认知失调测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究学科分类(二级)题冃来源S教师科研课题b教师指导选题C学生自主选题d其他)C题冃类别(a基础理论研究类b应用研究类c调查报告类d设计类 e综述类f其他) 本选题的依ffi: 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研究意义认知失调是影响态度、行为、情绪以及人格的一个重耍因素它最早由美国著名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主耍用来探讨员作满意度认知失调强调,个体有关环 境或个人的知识、观念、一件以及信念的总和是一个有机结构的认知系统,认知系统 中的这儿个耍素是否协调会带来个体不同的情绪体验和态度改变。
根据费斯汀格的认 知失调理论,它们Z间存在协调、不相关和不协调三种关系当认知不协调时,会使 人们产生不舒服的紧张感大学生的认知是基于学校环境为主耍客观基础形成的认 知失调跟随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而日益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近年来,认知失调的 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代表性的主题当代大学生活趋于多样化,从进入大学校园 第一天开始,新的人际关系需要调试、新的学习方式需要适应以及新的观念也不断融 入大学生的认知,这些新的认知元素在巨大的环境改变下对大学生旧认知系统产生冲 击,新旧认知对撞就容易走近失调状态费斯汀格也指出认知失调能够直接影响态度 的形成和改变,直接指导、调节和支配大学生的行为这就造成大学生对生活、学习 以及人生的态度和观念都有较大的改变态度与观念的改变往往伴随着个体行为发生 质的变化这也是很多人在进入大学以后,思想观念和行为风格等一些社会性心理及 行为发生巨大变化的一贯模式现有研究已证明,个体的社会生活是主观幸福感的一 个重要指标Z—主观幸福感有认知和情感两个基本成分(Ostrom 1969)O主观幸福 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也是个体在自己的需要 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 体制等方而带来的影响,大学生社会认知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对大学生 自身行为方式有影响,还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对自我耍求和评价等都起到了至关 重耍的作用很多研究者为这种现象做出证实,特别是埃徳的研究最为著名他们的 研究结果表明,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向下发展的趋势 而根据Diener等人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环境以及对周围的人的 心理态度等等有较大关系而这些因索无一不是大学生社会认知失调的关键点由此 我做出假设,认知失调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索而本研究理论意 义在于:(1) 了解当地大学生认知失调现状,以更好的为教提供理论依据;(2) 了 解当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程度以及主要影响因素;(3)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廉和社会生 活质量的重耍指标本研究认知视角从了解大学生认知失调状况入手,其与主观 幸福感Z间的关系发岀挑战,以期在大学生认知失调的现状调查中,揭示认知失调对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找出它们Z间的关系,丰富现有认知失调和主观幸福感理论;(4)更重耍的是,现有对于认知失调的研究里,所采用的方法大都以观察和访谈为主, 缺少较为标准且量化的量表作为研究工具。
本研究将会用自编认知失调测量工具,來 弥补以往研究中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以更为量化的数据呈现来解释本研究冃的 应用价值近年来,根据众多研究者对大学生认知失调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的调查,其研究结果都较为一致,认为大学生由于环境变化带来的认知结构失衡是很 明显的,并且能够引发压力、情绪、认知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则表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认知方式、环境影响对其主观幸 福感起着重要作用,其积极情绪、内外倾向型人格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积极情绪状态下主观幸福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进入大学Z后,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 大学体验带來的差异冲击,对认知和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都造成影响他们的研 究也提醒我们,要克服认知不协调,改变消极态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基于认知不 协调理论,学校对学生的引导策略,应从角色认知、生涯规划等方面展开本研究基 丁前人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和贡献,冃的在于了解大学生认知失调状况的同时,探究认 知失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找到两者Z间的关系其应用价值有以下儿点:(1)解 释大学生认知失调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廉提供资料;(2)解释大学生认知失调与主 观幸福感Z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找岀问题突破口和解决问题良策岀发点,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3)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生活提供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可以说是现 代教育的军师,它能够解释个体心理发展趋势和状况,为教育寻找本质根源,让教育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冃标; 供研究资料和数据结果4)本研究在填补理论空缺的同时也为后來研究者提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冃前,对认知失调的有很多是在员工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但是设计其他领域 的还不是狠多首先,基于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由最初被费斯汀格与1957年后的 十年里,包括费斯汀格本人在内的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閑绕该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有这样儿项:一项是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与1959年进行的“被 迫依从”实验这项实验针对从事一系列枯燥无味的公的被试,接着诱惑使他们撒谎 告诉别人工作很有趣,付给他们高低不等的报酬,最后询问被试者是否喜欢这项工作结果拿到更少报酬的被试比拿到更高报酬的被试更积极的评价这项工作对这种传统 的学习论解释不了的现象,费斯汀格的解释是,拿地报酬的被试失调的程度高丁•高报 酬被试,所以他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就更大另一项研究是J布雷姆与1966年进行的“心 理对抗”实验他通过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在口由地从事一项习惯的行 为时,如果他的自由被取消或受到被取消的威胁,就会产生心理抗拒现象。
心理抗 拒的程度与两个因素成正比,一是被取消或受威胁的口由的重要性,二是该种自由行 为的比例而这种心理上的抗拒可视为是一种旨在重新确立被取消或受威胁的自由的 动机状态后來的一些研究也都是围绕着相同的话题,在员工工作中通过观察或者实 验、访谈等方法进行探究这些研究为金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员工提出很多有助丁制 定员工管理制度的理论和见解他们的研究中,对象都只限于工作人员,然而,随着 社会心理在生活中应用口益广泛,认知失调在研究者眼中也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对认知失调的探索也逐渐被人们青睐其中,有邓力群和黄 代翠基丁认知失调理论来分析犬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他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宿舍 人际关系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他们做出推断,大学生都相信自己是公正、善良、聪 明和有价值的人,也正如费斯汀格所说是理由化的动物,他们有很多相信口己正确的 动机,当遇到与自己认知相左的信息时,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认知或歪曲外部认知 就如宿舍人际关系而言,当宿舍内部发生人际关系孑盾时,我们往往首先认为自己是 有理的或者是正确的,这与和自己室友产生孑盾的认知是冲突的,此时我们往往为了 保护自己的尊严和自我形象,将责任归于室友或者对宿舍人际关系抱有无所谓态度。
正如1956年杰克布雷姆对明尼苏达大学女生做的“不协调”实验的结果一样,当我们 做岀决定后,我们往往过高的评价自己的选择和贬低我们放弃的选择,以期来减少不 协调此研究对大学生认知失调与宿舍人际关系做岀了很正面的推论,其结果对丁大 学生处理宿舍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他们给出处理此类问题时应该高氯的自身问题和 原因,这对于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可是,正如上述研究一样,此 研究并没有采用很标准的测量T具,来用可操作的数据证实大学生认知失调对宿舍人 际关系的影响而本研究将用自编的可操作的问卷对大学生认知失调做岀量化的明确 的测定,这也是在方法上和采用工具上的突破此外,陈良芒于1999年以“大学生认知失调及其心态平衡过程与思想教育方法的 确立”为题,对大学生认知结构失调带來的心态失衡问题提出了思想教育方法,这一 研究依然没有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但是具研究立脚点很新颖他针对大学生认知 结构特点做出总结以后,他提岀,大学生认知结构具有单一性和不完整性的特征,而 他们所处环境和生活过度时期会给大学生认知产生很多不协调的冲击性认知元素,容 易造成大学生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引起的心态失衡往往就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教育 的难点,所以他认为根据认知失调来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态状况是科学确立思想 教育方法的关键点。
他的这一观点,也正是本研究立题的一个重耍依据点当然大学 生群体中,对最容易出现认知失调的大一新生也有有关研究,如刘光对大学新生认知 失调的表现、成因及引导策略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他的观点、结果与前人研究的结果 和假设是相符的,唯一不足的,还是研究方法不具有操作性近年来,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关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也有很多 成绩自从Diener提岀主观幸福感以后,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索及其关系的研究层 出不穷如周亚广对不同专业的220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他用 信效度(0.76/0.51)都很好的口编问卷经研究他得出,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有高度 相关,不同的人格特点与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有高度相关性这与本研 究岀发点是有交集的因为认知失调与人格形成息息相关,由威金特的认知分化理论 可以得知,认知结构分化程度与人格发展紧密相连再者,刘剑等人也对与主观幸福 感有关的因素和培养方法做了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有内 外环境共同作用影响的,其中包括人格、认知、自尊、经济、家庭环境、自我价值等 这些研究多少都给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但是却并没给岀明确的数据化的结 果证明认知失调与主观幸福感Z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前人对认知失调影响大学生人格、态度等各方面的理论基础 Z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出疑问,以期用更加标准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揭示认知 失调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丰富已有理论,也为大学生提高口身生活质量做出 贝献研究的主耍内容:1、 问题提出1.1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知失调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否 显著影响其社会生活1.2近年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趋势如何1.3现有工具中并没有很标准的测量大学生认知失调的研究工具1.4大学生认知失调是否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关关系1.5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生活方面,我们能否在认知失调和幸福感 方面提出科学教育依据2、 研究对象本研究将随机抽取云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32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问 卷修订中,前后测男女各30名,正式施测被试为4个年级男女各25名3、 具体研究内容3.1编制大学生认知失调测量量表3.2通过量表了解大学生认知失调状况3.3采用己有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做调查3.4大学生认知失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3.5对现有教育提出建议和意见4、 问题假设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