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件流生产与传统生产模式的主要区别.docx
3页单件流生产与传统生产模式的主要区别 一.车位排布不同 单件流要求车位按“丰”字型、自上而下排布,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交叉倒流、回流状况的发生,使生产线流线化生产,而在传统生产模式生产线上,有时车位的排布会使某些工序之间出现交叉回流的现象 二.生产线建立方向不同 单件流要求建立弹性化的生产线依据订单的数量和客户的交期随时更改款式、日产量及作业人数,也就是说人员随需求量变动而转变配置,这样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就更高了,需要培训多能工而传统生产模式则没有上述要求 三.裁片发放掌握方式不同 单件流中裁片是严格根据节奏时间由水蜘蛛来发放的,这样可以使流程顺畅,这也是流线化生产的一个条件传统生产模式中裁片发放有车位或指导工,这样整个生产线就显得很乱,各个工部之间车缝完成的数量也不全都,简单堆货 四.生产方式——平衡生产方式? 单件流是根据各个工序先后顺序来排定各个工作站的工作量; 各工序操作的标准工时已由IE部人员实时测出,平衡节奏是由定时器来操控全部员工必需听从信号指挥 五. 工资计算方式 1. 传统生产模式实行个人计件工资制度,员工自己做多得多,做少得少;所以她们只会顾着自己负责的工序舍命做,这样一来就简单引起工序不平衡、流程不顺、堆货、品质不良等,更致命的是不易发觉问题,结果一旦出现返工就是整批。
而单件流生产线实行的团体计件工资制度则完全不同,每个员工都是团体中的一部分,所安排到的工作量是相等的,她们赚取的钱是平分的,这样就会使她们的团队精神加强,生产线上也不会出现员工之间或员工与QC之间、发生争吵的情形自然,久了之后生产线上人员安定、感情加深,这个集体就更加团结,生产力也就提高了 2.凡是人都会有从众心理,别人怎么样我也要跟着怎么样,都想在集体中被重视在传统生产模式生产线上,员工是单独的个体,缺乏团队精神,只会顾着自己的工序车缝,哪里还会去监督别人;同时,自己做得不好或做得太慢也是自己的事,最多返工自己来返或延长上班时间来弥补;而实施团体计件,全部员工都是同时上班同时下班,不容许个别人自己加班,生产线上每个员工的作用都相当于领班,都要去监督别人,同时也被其他人监督,做得太慢或做错了其他人都会被你连累,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她们就会不知不觉地约束自己,消退了偷懒的念头,品质观念也跟着加强 3.团体计件要求每个员工的技能度都差不多,这样工序才可以平衡,但在实际中,员工的技能度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团体计件会使技能度差的人更加刻苦努力直到跟上节奏,因此,实行团体计件可以把后进者拉上来,提高技能度;而传统生产模式生产线上,员工技能度凹凸不平且没有方法可以约束她们自觉提高技能度,再加上工序不易安排,所以经常出现流程不顺,堆货的现象。
4.单件流强调的是一个整体效益,生产线要追求的是整体效益上平衡,也就是说,每个员工的效益是相等的,不允许出现员工之间效益不平衡;传统生产模式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实际计算的是个人的效益,这样公司与员工都没有好处 六.非标准动作完成方式 1.单件流生产线上,是由水蜘蛛按节奏时间准时发放裁片,员工无故不得离开岗位而在传统生产模式生产线上,通常是配料员每两个小时按看板的目标产量一次性将裁片放到裁片台上,这样既铺张时间又没方法把握掌握裁片的发放尺度,简单形成包流,出现工序不平衡、堆货等状况 2.单件流生产线上,是由水蜘蛛完成裁片的配置、整理和修剪工作的,削减了员工的非标准动作降低了工作站节奏时间,提高了效率传统生产模式生产线上一般是由员工自己来做上述工作,造成了员工过多的非标准动作,增加了工作站的节奏时间,而效率则会降低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