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与并购战略研究.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25124823
  • 上传时间:2024-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4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与并购战略研究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与并购战略研究2012年 目录目录 2前言 4一、研究目的 4二、主要结论 4第一章 物联网产业投融资机遇 5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51、环渤海地区技术研发实力强劲 52、长三角地区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 63、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发展活跃 64、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迅速 7二、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征 71、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 72、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 83、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显现 8三、物联网产业投融资发展机遇 91、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投融资的发展 92、创业板的推出和日渐成熟带动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93、物联网专项基金的设立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10四、物联网投融资概况 101、物联网产业投融资整体运行 102、投融资产业链分布情况 13第二章 物联网产业股权融资 15一、物联网产业股权融资情况概述 151、整体情况 152、细分领域 153、企业区域 16二、物联网企业股权融资方式分析 171、VC/PE股权融资分析 172、战略投资分析 18三、股权融资案例——摩根大通投资方正国际 181、事件 182、股权融资方-方正国际 183、投资方-摩根大通 19第三章、物联网产业IPO 20一、企业IPO情况概述 201、IPO总体情况 202、企业区域 223、细分领域 234、募投项目分析 24二、IPO企业特征 251、物联网平台层企业集中上市 252、创业板和中小板是物联网企业上市的集聚地 25三、IPO案例——深圳捷顺科技创业板成功上市 261、事件 262、上市主体 263、募集资金 26第四章 物联网产业并购 27一、企业并购情况概述 271、并购总体情况 272、地区分布 283、细分领域 29二、并购企业特征 301、以横向并购为主,并购方主要集中于IT服务 302、产业链整合和专业化程度加强需求增强,核心技术能力被重点关注 30三、并购案例——远望谷战略性横向和纵向收购 311、事件 312、并购对象 313、并购方 31第五章 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与并购发展建议 32一、对政府的建议 321、注重放眼发展全局,促进物联网产业实现区域性协调发展 322、注重密切结合实际,促使物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和谐发展 323、注重理清产业定位,促使园区规划与本地资源禀赋相匹配 33二、对企业的建议 331、加强政府融资渠道,充分争取和利用物联网专项资金 332、加强财务风险评估,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的同时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34前言一、研究目的2011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中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物联网快速发展。

      在投融资方面,《规划》明确指出,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赛迪投资顾问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物联网产业资本运作的特点和方式,并通过典型案例阐述了物联网产业投融资的运作模式,为园区支持区域内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也为物联网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参考在新政策的推动下,物联网企业将进入下一轮快速发展阶段,以充分整合资源为手段,通过投融资和并购方式与资本市场实现共赢二、主要结论1、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2)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3)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显现2、从物联网产业链上来看,现阶段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融资活跃端主要集中在平台层和感知层这一方面与中国支撑层有一定基础的情况相符合,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物联网产业在感知层和平台层上即将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应用层的布局还远远不足,是中国物联网产业今后发展的重要领域3、创业板的推出为物联网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解决了快速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4、物联网平台层企业投融资活跃,并有横向扩张的巨大需求,预计随着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继续拓宽,对平台层企业规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并购浪潮仍将持续第一章 物联网产业投融资机遇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不含应用层)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1、环渤海地区技术研发实力强劲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北京物联网技术研发及标准化优势明显,区域综合科研实力强劲北京拥有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高等科研院校,以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标准化组织。

      同时,北京拥有中星微电子、大唐电信、清华同方、时代凌宇等业务领域涉及物联网体系各架构层的物联网企业,在核心芯片研发、关键零部件及模组制造、整机生产、系统集成以及软件设计等领域已经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天津、山东以RFID应用开发为主体,围绕传感器、智能芯片、无线网络发展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天津重点发展智能感知装备产业、物联网传输产业以及信息安全产业;山东发展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重点突破交通运输、农牧业、节能环保、城市管理等领域物联网重大示范工程2、长三角地区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上海是国内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上海设立了上海物联网中心,抢占物联网产业链高端环节在推广应用方面,防入侵传感网防护系统已在上海机场成功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围栏已在世博园区安装,实现了智能安防。

      江苏以无锡产业核心区建设为重点,打造物联网应用先行区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机构牵头制定国家标准,技术主导物联网产业标准化进程,推动物联网发展成为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少数与国外处于同等技术发展水平的领域浙江已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集聚,关键技术和传感元器件制造领域优势明显,坚持“强两端,优中间”策略,完善网络构架体系,努力成为全国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产业高端发展和商业化应用的领先区域3、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发展活跃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广州已基本形成数字家庭、信息服务、软件、光电、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计算机、汽车电子及船舶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形成了“一核多点、南北主轴”的区域布局,形成了以广州科学城为产业核心基地,以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从化市为主轴的产业发展带深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领军城市,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强劲。

      目前,深圳已经形成通信设备、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以及软件四大产业的聚集,并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和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相继出台了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4、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成都是国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和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和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成都作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拥有物联网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技优势,初步形成了满足数据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基础体系,率先开展了物联网试点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重庆市发展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物联网基地已相继落户重庆,中国物联网基地落户重庆南岸茶园新区物联网基地建设为重庆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打下基础2011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力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建设完善研发体系,使物联网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处于国内前列。

      二、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征1、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同时,这些地区依托发达的经济环境与雄厚的地方财力,建设了一大批物联网示范项目这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发展方向,并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社会应用这些地区物联网社会应用的大规模展开,不仅为相关企业带来了现实收益,更为物联网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得益于产业与应用相互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未来优势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国内物联网领域的资源要素也将进一步向这些地区汇聚集中,优势地区在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将有增无减2、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目前,除一、二线重点城市外,国内众多三、四线城市也正积极谋划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以徐州为例,徐州物联网产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市场应用、人才资源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基础优势,力争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聚集技术和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将徐州市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物联网人才高地,在全市大规模推广成熟的物联网应用,将徐州建设成为国家矿山安全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引领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先行区。

      以佛山为例,佛山出台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提出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射频识别(RFID)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此外,四川双流县、河北固安县、山东微山县等众多县级城市,也纷纷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3、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显现虽然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但RFID与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相关软件,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几大产品领域的产业分布已经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国内各重点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已初步显现随着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