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背砂砾填筑施工技术方案.doc
14页台背(砂砾)回填施工技术交底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1、工程概况延安至延川高速公路 LJ-19 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108+800~K113+750(右线), 全长 4.95Km本合同段主线设计桥梁 1244.5米/6 座,其中大桥 5座,中桥 1座;, 桥台设计均为重力式桥台根据施工图设计说明,桥台台背回填均采用砂砾填筑, 全线桥梁台背回填设计总量 2962m3.2、设计要求2.1 设计台背回填区横向与路基同宽, 纵向底部处理长度每侧≥ 3m,上部处理长 度每侧≥( 3+2H)m(H=路床底标高一基础顶面面标高) ,台背回填必须用专业队伍和 机械,回填施工应采用小型冲击夯击配合大型( 20t)压路机进行压实;2.2 全段所有桥台台背均采用天然砂砾填筑,台背填筑砂砾按设计要求达到回填 单点压实度应大于 96%或者沉降差小于 2mm;;二、 编制依据1.延延高速公路 LJ-19《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延延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册;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三、 施工准备1、回填范围台背回填区横向与路基同宽,纵向底部处理长度每侧≥ 3m,上部处理长度每侧≥( 3+2H)m(H=路床底标高一基础顶面标高) ;2、设置台阶2.1、为确保桥台背得后的填土与挖方路基或已填筑路堤的有效搭接、良好结合、 结合部纵向必须设置反向台阶2.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台背填料与挖方石质路堑衔接,采用 1:1 的坡度相接,台背回填施工前,应在衔接坡面开挖内倾坡度大于 4%,高度 100cm 宽度 200cm 台阶 后,再进行台背回填施工;3、填料选择桥台背回填的填料宜采用砂砾、 石渣或半刚性材料填筑, 结合我部现场实际情况, 台背回填均采用天然砂砾填筑。
砂砾最大干密度为 2.08~2.36g /cm3;机械施工松铺系数 按 1.10,人工摊铺松铺系数按 1.30 控制,每层松铺厚度 20cm;4、层次标记每层厚度按 15cm 控制,自基础顶面开始,将分层填筑线在墙身左、中、右位置 做上标记,标明填筑位置及相应层次,以便控制松铺厚度;4、主要机械设备:小松 PC220挖掘机 1台,龙工 50C装载机 1台,东风 153洒水车 1 台,东风 8T 自卸车 4 部,徐工 XS202J压路机 1 台,小型冲击夯机 3 台四、施工工艺和方法:1、基坑处理待结构物砼强度达到 75%以上时方可开始桥台背回填施工,在进行台背回填前, 桥台背的基础部分必须采用砂砾或岩渣 (细料)逐层填筑封闭, 其压实度应不低于应不 低于 95%;2、回填范围基底处理2.1、桥台背构造物背后回填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的草皮、农 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均应清除, 并排除积水基底清理完毕后, 应进行填前碾压, 使其达 到规定压实度的要求,2.2、基底的翻浆土必须采用透水性材料换填;3、施工放样 由测量队放出中线及边桩,每侧至少 2 个断面,每断面 3 个点,并放出路基设计 填筑宽度线,每侧各加宽 30cm(以保证路基边缘有效压实)用石灰洒出边线,以确定 上料范围。
4、填筑施工4.1 布料整平结合现场地段情况, 采用挖掘机沿两侧向中间把砂砾横向均匀摊开, 含水量达到最 佳含水量的± 2%后,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机由两侧向中间依此整平;4.2、碾压:碾压用 20t 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的原则是由轻至重,由边至中,由低处到高处, 靠近台背 2m 范围以静压为主第一阶段:压路机以 2.5~3.0km/h快速静压 1 遍,重叠 1/2 轮; 第二阶段:压路机以 1.7km/h 左右开小振动碾压 3 遍,重叠 1/2 轮; 第三阶 段:压路机以 1.7km/h 左右开大振动碾压 1遍,重叠 1/2 轮,在靠近台背,压路机无法 作业的边角,用小型夯机人工夯实;第四阶段:压路机以 2.0~2.5km/h 进行收面至表面 无轮迹,路段的外观达到线形顺直为止五.试验检测 砂砾石填料填筑时粒料之间间隙率较大,如单用灌砂法检测比较麻烦,且不一定 能真实反映压实状态,所以台背砂砾回填的压实度采用沉降观测法为主,灌砂法为辅 检测1、灌砂法检测:每层至少检测一点,如果填筑面积超过 50m2,按平均每 50m2 检 测一点,且压实度达到 96%,当自检合格后,分层填写施工记录和检测记录,并报监 理抽检,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沉降观测法检测; 砂砾料摊铺按试验段要求摊铺后用 20T 振动压路机静碾一遍, 振动碾压 3 遍后停止碾压,利用水准仪测量各测点高程并记录,准确读至 mm继续 用 20T 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1 遍后,再利用水准仪测量相应点的高程, 比较两次沉降量 继续用 20T 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测量记录测量高程若两次测出的同一点的高程相差不超过误差允许范围 2mm 内,则该层的压实质 量符合要求;否则,继续碾压,重新测试相应点的高程,再和上次的测试高程结果相 比较,直至最后一次量测的高程和上次量测的高程之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台背砂砾 回填质量符合要求后,记录好摊铺的厚度、碾压遍数,沉降差桥涵背回填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压实度( %)96按验标附录 B 检查,每50m2 每压实层至少检 查 1 点1台背回填施工工艺框图六、施工过程控制要点1、台背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注意台背回填时,必须待台身 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2、按设计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不小于 96%;3、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4、参照规范要求填筑材料天然砂砾的含泥量必须小于 5%,最大粒径应小于 50mm, 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5、台背填筑长度范围应保证大于设计规定长度,并进行整体段落施工;6、台背填筑前应按照规范要求, 完成结构物基础周围的回填达到与周围地面平齐 , 并调整好台背区域路拱和纵坡,保证排水顺畅;7、台背相接路堤应按规范要求处理成台阶,在与石灰土路段相接时应按照设计要 求,在分层台阶相接处铺设土工格栅, 以保证台背填筑砂砾与正常路堤结合良好, 避免 不均匀沉降;8、桥台背背后回填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碾压前应对松铺厚度、平整度或含 水率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放可碾压;9、由于台背碾压以振动碾压为主,所以必须保证较好的平整度,注意采取人工辅 助找平摊铺,并剔除 5cm以上粒径的砾石,以保证可靠的压实;10、施工过程拍摄影像资料,建立台背填筑专项档案资料七、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上,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贯彻“四专”要求, 贯彻落实交通部对桥涵台背回填质量管理“四专”, 即“专 人负责”、“专门标准”、“专门材料”、“专门设备”,切实加强质量管理;2、建立严格的三级交底制度,即项目总工对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队长交底、施工队长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的制度,并责任到人,层层落实;3、加强回填质量的检测和验收工作,每道工序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 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特别是每层压实度, 必须达到 96% 以上;4、建立奖优罚劣制度,以此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督促施工质量;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八、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综合保证措施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制定完善的保证措施 领导挂帅,全员参加,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贯穿施工全过程。
项目经理为安全 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安全副总监直接管安全,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 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1.1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及宣传力度;1.2 、针对关键工序, 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和专项作业指导书, 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 督与落实;1.3 、施工现场设工地医疗所,做好现场医护和急救工作2、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2.1 、现场的易燃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物品;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的规定执行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2.3 、现场施工机械需悬挂相应的安全警示牌,标志牌和反光条;3 、施工机械的安全保证措施3.1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 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3.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说明规定, 严格执行工作前的各项检查制度、 工作中 注意观察和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3.3 、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 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不准酒后操作机械, 机械不 带病运转、不超负荷运转3.4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以及车辆安全大检查 对每次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 ( 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 ) 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 故的发生4、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4.1 、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各种电气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 严防行走运行机械损坏电线路、毁机伤人4.2 、线路架设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 设施最高处与外电架空线路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规定,沿地面敷设的电缆不得老化脱 皮,过路处要穿管保护4.3 、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必须良好4.4 、严禁将电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上;4.5 、各种机械、金属设备上所有照明及易发生电击危险场所的照明和行灯应使用36v 及以下安全电压;潮湿环境下行灯必须低于 12v,并应有绝缘良好的手柄和护罩;4.6 、 对电气设备、绝缘用具必须定期检查、测试4.7 、变、配电房不要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门向外开, 建筑结构要符合安全标准; 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 必须安设能防止沟通两个电源的连 锁装置;4.8 配电房应有防雷及消防设施, 户外围墙高度不宜低于 2.5m,并设置明显的警告 牌;安全保障组织机构框图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场地周边区域均为良田,要加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损坏农作物 和农民的利益,以免发生纠纷;2、合理布置场地,材料机械设备要集中堆放,避免破坏农田植被;3、生活垃圾要集中处理,禁止随意丢弃;4、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机油,柴油等有害物质须采取措施处理,不得让其留入 农田或水源,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5、施工人员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6、施工设备采取降噪措施,以免施工扰民;7、对职工进行教育宣传,提高全体操作人员环境保护意识;8、严禁工程材料乱堆乱放,施工现场各类材料及设备应合理规划区域,统一整齐堆放,并设置相应标识,标明材料、设备名称及性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