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附答案).doc
7页第五章 教育目的 练习题一、单选题:⒈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⒉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⒊美育即( )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⒋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定位作用 ⒌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 A.监督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⒍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这种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⒎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
这种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⒏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⒐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方向⒑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⒒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 )是否得以实现A.教育目的 B.教育价值 C.教育思想 D.教育理论 ⒓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目的 B.教育性质 C.培养目标 D.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⒔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⒕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学说⒖教育目的的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课堂目标⒗.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日的,它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⒙.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中的教育目的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⒚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⒛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A.孔德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赫尔巴特 E.福禄倍尔21.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重视孩子的( )A.身体锻炼 B.精神生活 C.品德培养 D.智力开发 E.自立意识、自理能力 22.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
A.从各自理想出发,使各个价值得到充分发展B.人的精神、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C.德、智、体、美相结合的全面发展D.自由天然性得到自由发展2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尊重个人价值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进行素质教育 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24. (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素质教育25.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对象的特殊要求叫做(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 D.培养目的26.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 )A.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B.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开拓精神的人C.适应时代精神,强调个性自由发展D.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7.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调和折中论的代表人物有(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赫尔巴特 28. 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
A.教育自身 B.教育评价 C.教育实践 D.培养的人才质量29.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30.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的关系A.理论和实践 B.整体和部分 C.具体和抽象 D.普遍和特殊二、填空题⒈教育目的的功能表现为: 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⒉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要认识和考虑社会依据和 ⒊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可以表示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 ⒋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__ __⒌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 ⒍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⒎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⒏ 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⒐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的关系⒑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 等部分构成。
11. 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12.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是针对 提出的⒔.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 决定的⒕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段社会具有鲜明的 ⒖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⒗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⒘ 是教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⒙ 是教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⒚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⒛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三、名词解释⒈教育目的 ⒉ 培养目标 ⒊教学目标 ⒋人的全面发展 ⒌社会本位论 ⒍个人本位论四、简答题1.教育目的有哪些主要作用或功能?2. 教育目的有哪些取向?3.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如何表述的?其基本精神是什么?4. 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五、论述题⒈试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哪些丰富的内涵⒉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谈谈你对我国教育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以及如何才能处理好各育之间的关系⒊结合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试评析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特点六、案例分析题运用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分析说明教师实际教学中所遵循的教育目的、父母期望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学生自身受教育的目的与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你认为教育实践中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目的李娜现在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最近她十分苦恼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决定高三的学生进行分流,分火箭班、重点班和普通班李娜学习成绩优秀,她爱好表演,还在市里相关的艺术汇演中得过奖虽然自己的理想是上一所艺术院校,将来成为成为一名艺术家,可父母一心要求她放弃业余的爱好专心学习,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将来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班主任老师也劝她说,那些上艺术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不好,文化素质很低为了保证升学率,最近学校把她最爱的体育课和音乐课也取消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 2D 3A 4A 5B 6A 7B 8C 9A 10D11A 12A 13A 14C 15B 16B 17A 18C 19D 20B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A 28C .29.C 30D二、填空题⒈评价功能⒉人的依据 ⒊教学目标 ⒋建设者和接班人 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⒍培养目标 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⒏教育目的⒐具体与抽象 ⒑劳动技术教育 ⒒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 ⒓特定的教育对象 ⒔政治经济制度⒕阶级性 ⒖全面发展 ⒗德育 ⒘智育 ⒙体育 ⒚美育 ⒛劳动和技术教育三、名词解释⒈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表现为教育对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⒉培养目标:它是指教育目的在某些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一个社会对受教育者有一个总要求,这个总要求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所培养的人的具体规格标准各不相同,这种在具体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的教育目的,通常称之为培养目标。
⒊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⒋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⒌社会本位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