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信息技术》课与专业课合作教学模式探索1-以与水务专业合作教学为例.docx
9页中职《信息技术》课与专业课合作教学模式探索1-以与水务专业合作教学为例 摘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本文在《信息技术》课教师与水务专业教师合作教学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中职信息技术课与专业课合作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可以把基础课知识技能与专业课知识技能交叉融合起来,实现了教学的“有用、有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词:中职 基础课 专业课 合作教学一、引言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如何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呢?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合作是必由之路长久以来,中职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很尴尬之前比较多的提法是“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现在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通配合不管哪种说法,都是强调中等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不能割裂,而要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二、问题的提出中等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课教师都负责所有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也有少部分学校为每个专业都配置了基础课老师在后一种情况下,基础课教师只需要为一个专业服务,也就更容易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而在前一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基础课教师需要考虑很多专业的情况,设计很多针对不同专业的案例不论哪种师资配置,如果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不积极合作,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就不会最优一)“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没有融合专业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在一年级开设到了二年级,就完全没有《信息技术》课,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没有连续,会逐渐被学生淡忘一般学校会针对二年级的同学开设信息技术类第二课堂,但第二课堂活动方案都是纯信息技术内容,没有涉及过多专业知识实际情况是,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如果第二课堂能够以专业知识为素材,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增强专业热爱,消化专业知识,拓展专业眼界二)专业课教学需要信息技术辅助在与很多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中,教师都表示,希望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作业,但苦于没有实现的条件另一些教师表示,有时从网上找到的学习资源学生关注度低,而在学生自己制作的素材中关注度却很高。
原因很简单,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或班里同学制作的劳动成果,学生们会更投入地去看三、合作教学的设计近些年,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研究很多,研究内容大部分集中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内容的融合上本文认为,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内容的融合基础上,还应该把合作推进,进行合作教学因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各有专长,往往不能够完全胜任融合后内容的教学基于现实问题,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开展了合作教学探索合作教学的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合适的教学组织方式,让信息素养的培育持续深入到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提高专业学习效果,提升信息素养笔者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水务专业教师组成了教学团队,开始了第二课堂合作教学探索四、合作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合作教学可以让信息素养的培育持续深入到水务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教学团队沉淀出了“信息技术+专业学习”的合作教学模式,如图5所示这种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是“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组成第二课堂教学团队,可以2~6人,一位基础课教师配一位专业课教师教学团队一起制定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基础课教师负责制定学习成果的技术标准,专业课教师负责制定学习成果的内容标准。
活动方案设计完毕后,基础课教师参与到专业认识实习中,专业课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基础课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采集素材,最后共同组织学生完成学习成果的制作和展示图1:信息技术与专业课合作教学模式1. 组织形式第二课堂是教师把对某一方面有兴趣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开展教学,是课内学习的补充与拓展正常课堂教学不容易开展合作教学,主要是教师时间协调问题每位老师都有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安排很容易冲突因此,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开展合作教学主要针对已经开始学习专业课的学生开展活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每周一次,整个学期完成一到两个专业学习成果制作和展示2. 教学设计1. 组建合作教学团队团队2~6人为宜,一对一搭配,方便合作教学安排2. 共同设计活动方案设计方案前,信息技术教师与专业教师首先要明确合作教学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合适的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因此,选取的专业内容应该为该专业重点核心内容,课内学习深广度不够,有拓展学习价值的接着确定专业学习活动形式,可以是认识实习或专业实训二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经常需要进行专业场合的参观和学习。
比如水务专业学生参观地点有:污水处理厂、水泵站、水文站、水质监测中心、水利枢纽、节水基地、安全馆等随着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部分课程会进行实训和企业岗位锻炼,比如水务专业的水质分析实训选定专业学习活动后,确定需要用哪种信息技术总结展示效果最好两类教师合作引导学生以专业学习过程为素材,充分运用网络、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人工智能、演示展示等信息技术,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完成图文小报、调查报表、专业小程序、参观视频、演讲展示等成果3. 教学实施1. 专业认识或实践活动在专业学习活动之前,两类教师进行前期准备,为活动提供学习支撑以参观活动为例,专业教师设计参观学习所需资源,比如参观任务单,信息技术课教师建立课程平台,将资源上传,方便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同时指导学生获取现场参观资源的途径、方法在参观活动进行时,两类教师分别站在专业角度和技术角度,指导学生获取参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源,留取参观感受和收获,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素材资料2. 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制作专业学习成果在参观活动结束后,两类教师协商成果展示的方式和所用的工具,指导学生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完成专业成果的总结或展示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各有优势,专业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而信息技术教师则从技术角度说明采用何种工具、如何展示效果更显著3. 作品展示与评价对第二课堂完成的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时,两类教师分别从技术角度和专业角度给予学生评价,学生可以在课程平台上模仿教师的评价方式对其他组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合作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专业课程参观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提升,而且信息技术作品的制作也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体验到信息技术工具的实用性和为专业服务的作用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合作教学实践研究,我们看到:“信息技术”课与专业课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深度合作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三有”一是有用:信息技术作品制作以专业认知为内容,专业课教师为顾问,完成作品,学生不仅提高了信息技术技能,还提升了专业认知和对专业的热爱;二是有趣:第二课堂不再拘泥于课堂,一般先组织参观或实践活动,作品的形式也可以很多样,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三是有效:第二课堂的人数师生比比较高,且有技术教师和专业老师双重,学生可以把基础课知识技能与专业课知识技能交叉融合起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学生们在完成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后,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实现了双提升但第二课堂的学生覆盖面还是比较低,将来,教学团队会在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上,以2020年新课标为依据,开展合作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1]田静,王燕.融合与创生:“中职数学+专业”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21(02):63-68.[2]陈成,王颖.打破学科壁垒,助力学生发展——论中职院校如何实现课程融通的模块化[J].知识文库,2021(04):52-53.[3]毕春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融通的模块化教学内涵、特点、价值[J].试题与研究,2020(35):116-117.[4]曹先娉,张鹏勋.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的对接[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本文为2019~2020年北京市职教学会课题“基于中职水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之一田伟,女,汉族,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 生于:1982-09,,职称:高级讲师,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应用、动画制作教学与研究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