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22年课《古代诗歌五首》之《望岳》导学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68159473
  • 上传时间:2022-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望岳》导学案 1.易错字 岱宗(dài) 青未了(liǎo) 决眦(zì) 2.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曾”同“层”) 3.词语释义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进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拢 神秀:天地之灵气,奇妙秀美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割:分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冲突,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怜悯,内容深刻很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擅长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力量有《杜工部集》传世  【文题讲解】  “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头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诗人热忱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风光,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

      望 岳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布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视,最终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宏伟磅礴的气概,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1.在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根底上通过反复诵读体悟诗歌内容,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育学生的诵读力量,鉴赏古诗的力量,探究学问的兴趣  3.背诵全诗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对古诗词方面的学问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领会泰山宏伟奇妙的风光,喜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人豪情的根底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力量  2.背诵全诗  【难点】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入资料助读整体把握品读名句体会诗情 导入一:激趣型  [设计意图] 通过五岳的引入,让学生的认知产生悬念,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风光美丽,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许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出名呢?那固然是“五岳”,由于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日我们就一起来领会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光!(出示课题、) 导入二:抢答型  [设计意图] 通过简洁抢答,揭题激趣  运用抢答的形式,简介  在黑板上写出李白、王安石、杜牧、杜甫四位诗人的姓名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叙述中抢答  (1)他,是唐代闻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富有浪漫主义颜色,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李白)  (2)他,是唐代晚期闻名诗人,他的抒情写景七言绝句,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小杜”我们学过的诗有《山行》《清明》杜牧)  (3)他,曾是宋朝的一个案相,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临川人我们学过他的一一首诗《书湖阳先生壁》王安石)  (4)他,是唐代闻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我们学过的诗有《春夜喜雨》《绝句》。

      杜甫)(板书诗题、)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和作品的状况,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关于作品: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头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始终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忱地赞美了泰山高大宏伟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风光,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理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3.关于背景:杜甫诞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骄傲感和自信念--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他在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当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信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生的人生抱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熟悉,并较娴熟地阅读全文,为下面了解文意奠定根底  (一)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把握下来,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待上课时解决  下面加点的字你会读吗?(要求:将以下字词读音标注在括号内)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  ) 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  )  2.仔细听读配乐诗朗读《望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给全诗划分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读完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你在朗读这首诗时应当带着怎样的语气、情感来读?  〔明确〕 宠爱赞美 要求:与小组成员沟通,并试着朗读  4.将这首诗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要求:小组推举1~2人朗读,其他小组成员仔细听读,将没有读准的字音和节奏帮忙订正过来,并对朗读进展评价)  (二)品读诗歌,领悟诗情。

       围绕“望”,理解泰山的雄伟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诗人要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明确〕 泰山从“岳”“岱宗”“齐鲁”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风光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观赏泰山的风光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索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始终望到哪里  〔明确〕 (1)描绘泰山风光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明确〕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奇妙秀丽又雄伟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钟”:聚拢,既写出泰山奇妙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宠爱赞美之情  “割”:分阴暗对比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雄伟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黄昏景象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 三、再读古诗,赏析名句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观赏诗歌的力量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奇妙秀丽,如此雄伟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明确〕 我还没有登上山顶,风光就如此奇妙漂亮了,假如我登上了最顶峰呢?一览众山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顶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观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久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林则徐更说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4.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发?  它告知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舞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究竟就肯定能获得更大成功 [设计意图] 通过比照,引导学生把握杜甫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诗歌内容,感受独特情感,培育学生的鉴别力量。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念满怀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进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因此意气风发,信念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  望 岳  首联:绵延不绝、树木葱郁 远望  描绘泰山风光  颔联:奇妙秀丽、雄伟高大 近望  颈联: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细望  想象登顶感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