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四级联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精品教育文档[汇编].pdf
9页中学生“四级联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成为教育界普通关注的重 要课题通过对广东省河源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 我们发现多数中学平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表现是:只有少许应 付,没有形成常规;只有单打独斗,没有全员参与;只有事后救 火,没有提前预防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心理健康局面,结合最 新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我们提出了构建中学生心理危机 “四级联动”干预系统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双向多层次干预系 统,为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建立起了快速反应的通道,从而有利 于实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确保中学 生的安全与健康和校园的的谐与稳定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 1. 形势严峻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与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长 期以来,学校和家长在思想和行动上尚未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 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少甚至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009 年 11 月,我们对河源市3 所中学不同年级的900 名在校学 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分别进行了心理健康情 况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76 份问卷内容主要从躯体化、强 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学习压力等方面对中学 生的身心状态进行了自测。
调查结果显示,有8208的学生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499 名,占 5696;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有184 人,占 21% ;重度 已形成心理疾病的学生有36 名,占 411综合分析, 有 25 左右的学生急需心理疏导由此可见, 河源市中学生群体确实有 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 对象复杂 当前的中学生主要是90 后,面对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 竞争的激烈和媒介的影响前所未有;同时他们又正处于青春期阶 段,这一阶段的人的心理两极性特点更加突出,当他们面对挫折 时,若处理不当,最易导致青春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青春期闭 锁心理、感情脆弱、遇事易冲动、早恋等;另外,现在中学生的 家庭结构更复杂, 一是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二是不完整家庭 明显增多, 三是双亲长期外出务工家庭大量存在独生子女家庭 长大的孩子易受到溺爱,容易形成较差的自理能力、较低的心理 承受能力,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遇事稍有不顺,就可能做 出不可思议的行为; 后两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和 父母的关爱, 从而易产生孤僻、 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 3. 机构缺失 当前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组织机构不健 全、人员素质低、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
其中组织机构不健全、 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尤为突出许多中学只是形式上成立了一个心 理咨询室,师资配备严重不足,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是中学的政工人员兼职,他们没有系统的 心理咨询的知识, 缺乏广泛的专业性知识和心理治疗技术,更没 有一支结构合理且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从河源市的中 学来看, 专业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师资配备严重 不足部分中学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这支队伍的90 为兼职, 基本上是其他学科教师经统一组织培训、考核后发给心 理健康教育教师合格证,兼职从事此项工作 心理健康的课堂教 育一般由心理咨询教师来承担,而对学生操行的指导管理则是由 各班主任负责,两者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面 对全体学生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完成,不是哪一个部门、年 级可以完成的 因此,建立非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专业的 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协同工作的系统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四级联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1. 系统的构成 中学生“四级联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由四级机构组成(附 图),一级是心理宣传小组;二级是心理小组;三级是心理 咨询中心;四级是医院。
它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各机构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通报信息, 相互支持工 作,相互依靠补充,共同促进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2各机构的职责 (1)心理宣传小组 主要成员是学生心理互助员,承担心理危机预警 (含心理健 康知识宣讲、朋辈咨询、心理互助调节等)和信息整理、传递、 反馈等职责 心理互助员是一项学生自助岗位,他可以发挥学生 同伴群体内的互助作用,从而起到一般心理无法达到的效 果他们来自学生,和同学朝夕相处,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到本班 同学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状况,从而为心理危机的积极干预赢得 时间通常心理互助员要经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初 步形成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能力在发现同学有心 理问题时要积极地向主管教师或班主任报告 (2)心理小组 主要成员有班主任、 教师等人员,承担心理危机初步干预 (含 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互助调节和心理疏导等)和信息整理、 传递、反馈等职责 每个成员都是一个有效的危机识别者和干预 者,学生问题的解决一般都需要班主任、教师的帮助班主任、 教师等人员须经过一定的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具有准确 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能力,并具备初步干预学生心 理危机的能力, 还要负责开展基本的危机管理教育,增强中学生 危机管理意识和技能。
如果发现有较严重心理疾病或有可能对自 己、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学生,应及时上报学校心理咨询 中心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3)心理咨询中心 主要成员有心理咨询师、心理教育专家等人员,承担心理危 机的深度干预(含心理咨询、心理互助调节和心理治疗等)和信 息整理、评估、传递、反馈等职责主要负责确定干预策略,部 署干预工作, 制定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提供各项心 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同时负责对学校的心理互助员、 班主任等人员进行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专业培训对有严 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重估,通过重估, 如果发现该生有较严 重心理疾病或有可能出现自伤、伤他、自杀等倾向时,应立即启 动心理危机应急预案,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进行必要的心理危机 干预来缓解危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送医院救治或进行监护, 并通知当事人的班主任、家长或亲属 (4)医院 主要成员有心理疾病专科的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等人员, 承担心理危机的深度干预(含心理咨询、 心理互助调节和心理治 疗等)和信息整理、评估、传递、反馈等职责主要负责发出警 报,实施专业心理干预、治疗,可以向校级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各 项措施的实施保障以及干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同时要根据校级 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信息,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估。
通过重估,如果发现该生有较严重心理疾病或有可能出现自伤、 伤他、自杀等倾向和精神病症时, 应立即启动心理危机应急预案,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立即进行救治,缓解危机因心理或精神问 题而需要休学的学生,应告知学校和家长 三、中学生“四级联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实施 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由四级联动机构构成,各机构虽然是相对 独立的组织, 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信息上他们应该 相互通报, 在工作上他们应该相互支持,各级机构之间通过相互 依靠补充,共同促进系统功能的最大化 为了协调各机构的作用, 需要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四级联动”心理危机 干预系统的功能最大化 1. 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学校 心理咨询机构的力量无法取得最好的干预效果,必须要有一个多 方支持、协助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是要由学校领导统筹规划, 成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 校级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医院、心 理健康教育机构、 后勤管理部门等有关负责人组成心理危机干 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 工作的统筹、规划、安排和协调等工作;负责各级心理健康教育 和心理危机干预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安排。
2. 配备、培训心理危机干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心理咨询中心应该配备若干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和 兼职教师,并且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 互补、相对稳定、 素质较高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队 伍,他们负责本校心理预防、咨询和治疗等具体专业工作并且 应该有计划、 分期分批地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和技 能培训、深造,做到人人有证上岗,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 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并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 及心理活动尤其兼职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 量,更是发现、跟踪心理问题学生最直接的一支队伍 3. 成立心理互助协会 应积极组建、 大力扶持学生心理互助协会,充分发挥会员之 间在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调适、 自我服务的作 用心理互助协会是在同伴中进行互助,把学习伙伴也纳入到心 理危机干预系统之中来同学间由于生理与心理年龄大体一致, 面临的各类问题也大体一致,这就必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互助 会员之间平等的交流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与有效因而,建立 心理互助协会的目的是让会员之间在相互倾诉、理解和帮助的同 时,达到心理与学习的共同成长。
我们建议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把 相关的会员进行配对, 并指导与引导会员之间向正面的方向进行 交流在共同兴趣与爱好的驱使下,他们更能互相理解,互相帮 助,由此达到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4. 把心理危机干预重点放在预防性干预 系统运作的重点应放在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性干预阶段, 并且把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重点放到班级及学生宿舍在预防 性干预阶段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 防工作主要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知识 讲座、朋辈咨询活动、心理互助调节活动等教育内容二是中学 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 主要是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要 通过学生群体中的心理互助协会、心理健康宣传小组等心理健康 教育队伍, 来提高中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效能由于他们和普通 同学密切相处, 平常可以及时了解到周围同学可能存在的心理危 机状况, 从而为心理危机的积极干预赢得时间,有效提高学校心 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反应能力 5. 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预案 中学生心理危机出现后能否化解,关键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应 急预案做得好不好 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预案主要内容有:心理 危机干预的各级机构在面对处于心理问题阶段的中学生时,要分 析各渠道传递来的信息,参照心理危机预警指标,确定预警及干 预对象, 确诊真正有心理危机的中学生,根据他们心理问题轻重 的程度和危机等级实施不同的干预,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 理咨询、 心理互助调节和心理治疗等。
对有心理问题且不能自我 调适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咨询帮助;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联 合心理医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如果发现有较严重心理疾病或 有可能对自己、 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学生,应立即调动各 方面的力量, 甚至还要联系当地的消防部门和公安部门,发挥他 们在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中的作用,缓解危机, 使处于危机中的个 体得到最好的救助; 危机缓解后, 学校要按照学生学籍管理的有 关条例与其家长签订责任书,因精神问题而需要休学的学生,学 校要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 本系统从危机干预的各个环节入手,注重发挥各机构在中学 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特殊作用,更注重发挥各机构在中学生心理 危机干预中的协同干预效应工作过程中把心理危机干预的触角 伸展到班级、宿舍,全方位地贴近学生,这样能最快、最直接、 最真实地获取学生心理状况信息,为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 及时有效的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