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01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共5页].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哈****
  • 文档编号:137490053
  • 上传时间:2020-07-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10101-2004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101-200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槽)、管沟、室内地坪、室外散水等基础、垫层或防渗层采用灰土的工程2 施工准备2.1 原材料要求2.1.1 土料: 采用就地挖出的土应尽可能用粉质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2.1.2 石灰: 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活性氧化钙、氧化镁含量不得低于50%,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石灰贮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生石灰的技术指标见表2.1.1 表2.1.1 生石灰的技术指标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等三等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小于(%)858070807565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的筛孔)不大于(%)711171014202.2 主要工机具2.2.1 机具设备:装载机、压路机、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混合机。

      2.2.2 主要工具:手推车、石夯、木夯、铁锹、铁耙、胶管、铁筛2.3 作业条件2.3.1 灰土击实试验完成2.3.2 基槽必须经过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验合格并验收2.3.3 基槽内松土已清除,积水抽除,淤泥晾干,局部松软土层,或孔洞挖除并分层用灰土夯填2.3.4 非下雨天气,灰土含水量适宜2.3.5 当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水位低于垫层以下500mm左右2.3.6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施工条件,进行必要的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2.3.7 房心和管沟铺夯灰土前,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墙间的加固措施2.3.8 作好测量放线工作,在基坑(槽)边坡上钉好标高、轴线桩2.4 作业人员2.4.1 主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2.4.2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验槽原土碾压土料、石灰过筛灰土拌合清除松土土方开挖取样检测检验灰土地基的承载力人力或机械夯打、碾压3.2 操作工艺3.2.1 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消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如有积水、淤泥应晾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3.2.2 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Omm 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 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3.2.3 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用3:7或2:8多用人工翻拌,机械混合,不少于3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优含水量为14%~18%;如含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应稍晾干或洒水湿润,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3.2.4 铺设应分段分层夯筑,每层虚铺厚度可参见表3.2.4,夯实机具可根据工程大小和现场机具条件用人力或机械夯打或碾压,遍数按设计要求的干密度由试夯(或碾压)确定,一般不小于4遍表3.2.4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夯实机具种类重量(t)虚铺厚度(mm)备 注石夯、木夯0.04~0.08200~250人力送夯,落距400~500mm,一夯压半夯轻型夯实机械0.12~0.4200~250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压路机6~10200~300双轮静作用或振动压路机3.2.5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并做成直槎。

      当灰土地基高度不同时,应做成阶梯形,每阶宽不少于500mm;对作辅助防渗层的灰土,应将地下水位以下结构包围,并处理好接缝,同时注意接缝质量,每层虚土从留缝处往前延伸500mm,夯实时应夯过接缝300mm以上;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夯实3.2.6 灰土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士的铺摊3.2.7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3.2.8 雨、冬季施工:3.2.8.1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3.2.8.2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夯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上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3.2.8.3 冬期回填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槎和分层夯实的规定。

      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并且要有冬期施工方案4 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4.1.1 灰土土料、石灰或水泥(当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石灰时)等材料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应搅拌均匀4.1.2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数、压实系数4.1.3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灰土地基的承载力4.1.4 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 位数 值主控项目123地基承载力配合比压实系数设计要求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 按拌合时的体积比现场实测一般项目12345石灰颗粒土料有机质含量土颗粒粒径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mm%mm%mm≤0.5≤5≤15250筛分法试验室焙烧法筛分法烘干法水准仪4.2 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序号关键控制点主 要 控 制 方 法1配合比控制材料质量,并利用计量工具严格控制灰土配合比,同时作好记录2分层铺设厚度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每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冬雨季施工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

      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浸泡、冻胀等返工事故4压实系数施工过程中应通过试验分层检查压实系数5地基承载力施工结束后,应对地基的压实系数进行检查,并做荷载试验每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一点4.3 质量记录4.3.1 灰土进场验收记录4.3.2 工序交接检验记录4.3.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3.4 工程检验批检验记录4.3.5 分项工程检验记录4.3.6 灰土试验报告4.3.7 施工现场管理检查记录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0.1 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密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埋方法和复验结果5.0.2 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搓的规定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上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5.0.3 生石灰块熟化不良:应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务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5.0.4 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6 成品保护6.0.1 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测量定位桩、轴线桩和水准点桩,防止碰撞位移6.0.2 夜间作业,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配合比不准确和铺填超厚6.0.3 灰土夯实后及时修建基础和回填基坑(槽),或作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四周应作好排水设施,防止受水浸泡6.0.4 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受冻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7.1 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控 制 措 施1土方机械操作机械伤害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学员不得独立操作2土方运输翻车卸土的地方应设车挡杆防止翻车下坑,施工中应使边坡有一定坡度,保持稳定,不得直接在坡顶用汽车直接卸料3机械碾压机械倾倒压路机制动器必须保持良好,机械碾压运行中,碾轮边缘应大于500mm,以防发生溜坡倾倒停车时应将制动器制动住,并楔紧滚轮,禁止在坡道上停车4机械行走触电碾压机械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距离不小于2.5m,水平距离不小于4-6m(110-220kV时)5夜间作业人身事故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6夯实机械操作触电作业时应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及其它防护用品。

      检查施工用电缆、闸箱等,防止电缆老化、脱皮、闸箱漏雨,开关破损等安全隐患的存在,对有问题的电缆配电箱,开关等应及时进行更换和维护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7.2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环境因素控制措施1拉运灰土过程中粉尘拉运过程中对车辆进行覆盖2铺垫灰土粉尘经常洒水湿润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